zhǐ táng míng
止堂铭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释守卓 (shì shǒu zhuó)

旨哉斯堂,全观全止。
是止亦止,应现何已。
法尔而然,不默则病。
必尔之归,渊默生定。
妙定圆极,心精发光。
不出户牖,灵鉴十方。
既超动静,无住者存。
居之而安,左右逢原。

仄平平平,平○平仄。
仄仄仄仄,○仄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仄仄。
仄仄平平,平仄平仄。
仄仄平仄,平平仄平。
仄仄仄仄,平○仄平。
仄平仄仄,平仄仄平。
平平平平,仄仄平平。

zhǐ zāi sī táng , quán guān quán zhǐ 。
shì zhǐ yì zhǐ , yìng xiàn hé yǐ 。
fǎ ěr ér rán , bù mò zé bìng 。
bì ěr zhī guī , yuān mò shēng dìng 。
miào dìng yuán jí , xīn jīng fā guāng 。
bù chū hù yǒu , líng jiàn shí fāng 。
jì chāo dòng jìng , wú zhù zhě cún 。
jū zhī ér ān , zuǒ yòu féng yuán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此文表达了对修行与悟道的领悟。文中以一种精炼而深刻的语言,表述了人生的境界与修行的境界。
首句“旨哉斯堂,全观全止。”强调在这个境界之中,心境广阔而深入,能够全面观察并达到全然止息。
接下来的“是止亦止,应现何已。”指出在达到止境之后,再次经历生活的种种,应当心境清净、不受执着困扰。
“法尔而然,不默则病。”说明道法自然,只有遵从自然的规律,内心安静才能远离烦恼。
“必尔之归,渊默生定。”暗示着必须回归内心深处,通过静心默默,才能获得真正的定境。
“妙定圆极,心精发光。”这一句表达了通过修行达到高超境界,内心充满智慧与光明。
“不出户牖,灵鉴十方。”意味着内心达到极致境界,不再需要通过外物感知,而是心灵通达无限。
“既超动静,无住者存。”强调在修行中超越动静对立,达到无住无碍的自在状态。
最后一句“居之而安,左右逢原。”总结:了修行者达到此境界后,在任何处境都能够安然自在,不受外界干扰。
总之,此文通过简练而深刻的文字,揭示了修行境界与人生境界的内在联系,强调了在内心默默修炼的过程中,能够实现心灵的解放与境界的超越。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本文作者释守卓介绍:🔈

释守卓(一○六五~一一二四),俗姓庄,泉南(今福建泉州)人。弱冠游京师,肄业天清寺,试大经得度。游学至三衢,见南禅清雅禅师。舍去,抵姑苏定慧寺,从遵式禅师,通《华严》。时灵源清禅师住龙舒太平寺,道鸣四方,遂前往依从。清禅师迁住黄龙寺,守卓随侍十载。既而又至太平寺,佛监懃禅师请居第一座。後主舒州甘露寺,又迁庐州能仁资福寺,终住东京天宁万寿寺。称长灵守卓禅师,爲南岳下十四世,黄龙清禅师法嗣。徽宗宣和五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卒,年五十九。有《长灵守卓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所附介谌撰《行状》,《嘉泰普灯录》卷一○、《五灯会元》卷一八有传。 守卓诗,以《语录》中《偈颂》部分编爲第一卷,散见... 查看更多>>

释守卓的诗:

相关诗词:

真止堂 (zhēn zhǐ táng)

朝代:宋    作者: 吴芾

我有虚堂号真止,坐来万虑清如水。
君今更以止名堂,想见了无尘念起。

仄平平平,平○平仄。
仄仄仄仄,○仄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仄仄。
仄仄平平,平仄平仄。
仄仄平仄,平平仄平。
仄仄仄仄,平○仄平。
仄平仄仄,平仄仄平。
平平平平,仄仄平平。

题止一堂 (tí zhǐ yī táng)

朝代:宋    作者: 唐仲友

艮不获其身,人无监流水。
畎亩义惓惓,时止非吾止。

仄平平平,平○平仄。
仄仄仄仄,○仄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仄仄。
仄仄平平,平仄平仄。
仄仄平仄,平平仄平。
仄仄仄仄,平○仄平。
仄平仄仄,平仄仄平。
平平平平,仄仄平平。

东堂四首 其三 (dōng táng sì shǒu qí sān)

朝代:宋    作者: 张耒

居止年来如传舍,构堂珍重主人情。
浮生行止谁能计,苟合真须学子荆。

仄平平平,平○平仄。
仄仄仄仄,○仄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仄仄。
仄仄平平,平仄平仄。
仄仄平仄,平平仄平。
仄仄仄仄,平○仄平。
仄平仄仄,平仄仄平。
平平平平,仄仄平平。

拟陶潜止酒 (nǐ táo qián zhǐ jiǔ)

朝代:宋    作者: 梅尧臣

多病愿止酒,不止病不已。
止之惧无欢,虽病未宜止。
且欲止人事,事止不经耳。
次诵止足言,行当止田里。
田里止谁亲,止乐山水美。
既止何所助,唯酒与止喜。
以言止不止,未必止为是。
止酒傥不瘳,枉止徒可耻。
止亦随化迁,不止等亦死。
慎勿道止酒,止酒乃君子。

仄平平平,平○平仄。
仄仄仄仄,○仄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仄仄。
仄仄平平,平仄平仄。
仄仄平仄,平平仄平。
仄仄仄仄,平○仄平。
仄平仄仄,平仄仄平。
平平平平,仄仄平平。

读书堂五首 其三 (dú shū táng wǔ shǒu qí sān)

朝代:宋    作者: 叶子强

小山後丛桂,方池前止水。
泠然堂中人,枯槁只中尔。
平生不止酒,来此真止矣。
今辰忽开尊,叵料真未止。
瓶罍本非二,无罄亦无耻。
卷尊佩君言,慕之戴星起。

仄平平平,平○平仄。
仄仄仄仄,○仄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仄仄。
仄仄平平,平仄平仄。
仄仄平仄,平平仄平。
仄仄仄仄,平○仄平。
仄平仄仄,平仄仄平。
平平平平,仄仄平平。

广州天庆观衆妙堂东坡井泉铭 (guǎng zhōu tiān qìng guān zhòng miào táng dōng pō jǐng quán míng)

朝代:宋    作者: 李昴英

老经云,坡记成。
名非古,堂遂轻。
两翁像,久晦冥。
伟方公,旧贯仍。
取彼栏,护此泓。
新作盖,环以铭。
遗千年,饮清泠。
续坡谁,李昴英。

仄平平平,平○平仄。
仄仄仄仄,○仄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仄仄。
仄仄平平,平仄平仄。
仄仄平仄,平平仄平。
仄仄仄仄,平○仄平。
仄平仄仄,平仄仄平。
平平平平,仄仄平平。

哭林止庵 (kū lín zhǐ ān)

朝代:宋    作者: 艾性夫

止庵诸老行,今日九原人。
头为谈经白,家因好客贫。
欲铭贞曜墓,来哭广成真。
俯仰南湖月,瑶琴锁碧尘。

仄平平平,平○平仄。
仄仄仄仄,○仄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仄仄。
仄仄平平,平仄平仄。
仄仄平仄,平平仄平。
仄仄仄仄,平○仄平。
仄平仄仄,平仄仄平。
平平平平,仄仄平平。

止斋和七五兄次渊明止酒诗韵 (zhǐ zhāi hé qī wǔ xiōng cì yuān míng zhǐ jiǔ shī yùn)

朝代:宋    作者: 薛季宣

知止良独艰,吾兄独安止。
不止郊园外,只止尘埃里。
修为止至善,孝爱止为子。
眷言兄止之,得止以为喜。
至止内泓澄,非心止弗起。
止静有余欢,止中得妙理。
勿谓止为难,止躬徒正己。
止乎吾未见,致知知止矣。
兄乎止孰似,兄止无端涘。
艮止视兼山,止斯千万祀。

仄平平平,平○平仄。
仄仄仄仄,○仄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仄仄。
仄仄平平,平仄平仄。
仄仄平仄,平平仄平。
仄仄仄仄,平○仄平。
仄平仄仄,平仄仄平。
平平平平,仄仄平平。

题止止堂 (tí zhǐ zhǐ táng)

朝代:宋    作者: 黄裳

万缘忘外息,百福静中收。
莫作南柯梦,浮荣一觉休。

仄平平平,平○平仄。
仄仄仄仄,○仄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仄仄。
仄仄平平,平仄平仄。
仄仄平仄,平平仄平。
仄仄仄仄,平○仄平。
仄平仄仄,平仄仄平。
平平平平,仄仄平平。

止止堂诗送仁禅者徧参 (zhǐ zhǐ táng shī sòng rén chán zhě biàn cān)

朝代:宋    作者: 饶节

止止堂中一禅客,五尺枯藤藏未得。
平生心胆闯古人,今复江南又江北。
昨夜霜风号古木,玄猿啼寒星斗黑。
傍家行脚有底难,独师大去吴王国。
君不见季子敝尽黑貂裘,归来印佩六国侯。

仄平平平,平○平仄。
仄仄仄仄,○仄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仄仄。
仄仄平平,平仄平仄。
仄仄平仄,平平仄平。
仄仄仄仄,平○仄平。
仄平仄仄,平仄仄平。
平平平平,仄仄平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