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ào zhuī fù dōu èr yuè zhì bà tíng shàng
诏追赴都二月至灞亭上 🔈

朝代:唐 (táng)    作者: 柳宗元 (liǔ zōng yuán)

十一年前南渡客,四千里外北归人。
诏书许逐阳和至,驿路开花处处新。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shí yī nián qián nán dù kè , sì qiān lǐ wài běi guī rén 。
zhào shū xǔ zhú yáng hé zhì , yì lù kāi huā chù chù xīn 。

抒情 喜悦 感慨

詔追赴都二月至灞亭上

—— 柳宗元

十一年前南渡客,四千里外北歸人。
詔書許逐陽和至,驛路開花處處新。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shí yī nián qián nán dù kè , sì qiān lǐ wài běi guī rén 。
zhào shū xǔ zhú yáng hé zhì , yì lù kāi huā chù chù xīn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于永贞元年九月诗人被贬永州,如今北归走了四千里,从永州回到了长安。
朝廷下诏许可在暖和的春天返回京城,在回途的官道上两旁处处开放了新花。

注释:
1.灞(ba坝)亭:灞水边上的驿亭。灞水在长安城东二十里,驿亭是古代供行旅途中休息的地方。
2.十一年前:指公元八前。五年诗人被贬离开长安的时间。南渡:指被贬到永州。
3.四千里外:永州北距长安约四千里。四千里:《旧唐书·地理志》:“江南西道永州,在京师南三千二百七十心里。”这里说“四千”,是举其成数。
4.许:许可。
5.逐:跟随。
6.阳和:暖和的春天。
7.驿路:官道,古时供传车、驿马通行,沿途设有驿站。


鉴赏:

  头两句是说,11年前被贬于4000里外的永州,此时终于回来了,语含喜悦,也有感慨。后两句借用景物来描写回京路上的欢快心情。春光,鲜花,是实景,但也是作者心理状态的反映。这样借景抒情比直接叙述更加生动,真切。末句“处处新”三字用得精当,值得好好体味。

  “十一年前南渡客,四千里外北归人”。这里看来是对事实的描述,其实精炼地概括了诗人复杂和激动的情感。其中包含着他对当年遭受贬斥的愤懑,对长期放逐生活的回忆,以及重回长安时的激动心情。交集的百感凝聚在诗句的朴素描绘之中,增强了抒情力量。

  “诏书”使他伴随着温暖的春天一同回到长安来,路上的景物明媚喜人。“诏书许逐阳和至,驿路开花处处新”,朝廷诏返京城,又是红这阳春季节,驿路上花开簇簇,既清新又温暖,此时面对此景,再有一步就可迈入长安东城门的诗人不能不深感激动、喜悦,激动、喜悦而不明说,仅用“处处新”三字来见意,便胜过了万语千言。因此“驿路开花处处新”,这是诗人自己精神状态的写照,反映出诗人的愉快心情和愿望。这是写花,更是写人,是将人的情意寄托于花,又由花来表人之情意,含蓄蕴藉而不失自然流转,堪称得体。

  然而儒法两条路线的斗争是不可调和的,事实上,顽固保守势力并没有放松对他的打击,他回到长安后所得到的却是再一次贬逐。所以,诗篇在抒发他的战斗理想的同时,也表现出他对大地主顽固派的反动本质缺乏认识,对顽固派头子唐宪宗始终存有幻想,反映出诗人自己的阶级局限性。


写作背景

  柳宗元在公元八一五年初被唐宪宗从永州召回。进入长安前,他在灞亭上写了这首诗,表达了他渴望能重新得到重用、实现革新理想的政治热情。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本文作者柳宗元介绍:🔈

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登进士第,应举宏辞,授校书郎,调蓝田尉。贞元十九年,爲监察御史里行。王叔文、韦执谊用事,尤奇待宗元,擢尚书礼部员外郎。会叔文败,贬永州司马。宗元少精警绝伦,爲文章雄深雅健,踔厉风发,爲当时流辈所推仰。既罹窜逐,涉履蛮瘴,居闲益自刻苦。其堙厄感郁,一寓诸文,读者爲之悲恻。元和十年,移柳州刺史。江岭间爲进士者,走数千里,从宗元游。经指授者,爲文辞皆有法,世号柳柳州。元和十四年卒,年四十七。集四十五卷,内诗二卷,今编爲四卷。 查看更多>>

柳宗元的诗:

相关诗词:

顺宗至德大圣大安孝皇帝挽歌词三首 二 (shùn zōng zhì dé dà shèng dà ān xiào huáng dì wǎn gē cí sān shǒu èr)

朝代:唐    作者: 元稹

前春文祖庙,大舜嗣尧登。
及此踰年感,还因是月崩。
寿缘追孝促,业在继明兴。
俭诏同今古,山川绕灞陵。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诏追赴都廻寄零陵亲故 (zhào zhuī fù dōu huí jì líng líng qīn gù)

朝代:唐    作者: 柳宗元

每忆纤鳞游尺泽,翻愁弱羽上丹霄。
岸傍古堠应无数,次第行看别路遥。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灞上 (bà shàng)

朝代:唐    作者: 纥干着

鸣鞭晚日禁城东,渭水晴烟灞岸风。
都傍柳阴回首望,春天楼阁五云中。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题四皓庙四首 其二 (tí sì hào miào sì shǒu qí èr)

朝代:宋    作者: 邵雍

灞上真人既已翔,四人相顾都无语。
徐云天命自有归,不若追踪巢与许。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灞上送客 (bà shàng sòng kè)

朝代:唐    作者: 张祜

自省论心意不疑,五年风水因追随。
怜君有玉曾三献,顾我无才忝一枝。
烟隔灞亭人去日,雨迷秦树鴈归时。
那知此夏罇前别,却遣相如叹路歧。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奉诏赴琼林苑燕饯太尉潞国文公出镇西都 (fèng zhào fù qióng lín yuàn yàn jiàn tài wèi lù guó wén gōng chū zhèn xī dōu)

朝代:宋    作者: 王珪

都门秋色满旌旗,祖帐容陪醉御巵。
功业特高嘉佑末,精神如破贝州时。
匣中宝剑腾霜锷,海上仙桃压露枝。
昨日更闻褒诏下,别刊名姓入烝彝。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奉诏赴琼林苑燕饯太尉潞国文公出镇西都 (fèng zhào fù qióng lín yuàn yàn jiàn tài wèi lù guó wén gōng chū zhèn xī dōu)

朝代:宋    作者: 郑獬

都门秋色满旌旗,祖帐容陪醉御卮。
功业迥高嘉佑末,精神如破贝州时。
匣中宝剑腾霜锷,海上仙桃压露枝。
昨日更闻褒诏下,别看名姓入烝彝。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三月二日奉诏赴西园曲宴席上赋呈致政开府太师三首 其三 (sān yuè èr rì fèng zhào fù xī yuán qū yàn xí shàng fù chéng zhì zhèng kāi fǔ tài shī sān shǒu qí sān)

朝代:宋    作者: 张嵲

昔美都门祖二疏,太冲篇咏贵良图。
不闻宾主俱公鼎,未见篇章出宝跗。
河岳英灵添赋咏,都人士女竞欢娱。
皆言元老归休盛,恩礼便蕃自古无。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三月二日奉诏赴西园曲宴席上赋呈致政开府太师三首 其三 (sān yuè èr rì fèng zhào fù xī yuán qū yàn xí shàng fù chéng zhì zhèng kāi fǔ tài shī sān shǒu qí sān)

朝代:宋    作者: 苏颂

昔美都门祖二疏,太冲篇咏贵良图。
不闻宾主俱公鼎,未见篇章出宝跗。
河岳英灵添赋咏,都人士女竞欢娱。
皆言元老归休盛,恩礼便蕃自古无。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送都官辛七丈赴治江夏 (sòng dōu guān xīn qī zhàng fù zhì jiāng xià)

朝代:宋    作者: 苏颂

官柳春来已可攀,使君旌盖驻江干。
还颁明诏恩优渥,坐使环封俗阜安。
西塞山川余旧迹,南楼风月有清欢。
幕中才雅今应盛,暇日追游兴未阑。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