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ù xīng qī shǒu qí sān
寓兴七首 其三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魏野 (wèi yě)

秦监虽至明,不能自照烛。
楚剑徒云利,翻将自杀戮。
有国苟失贤,若跣瞽双目。
况履艰险途,举步成颠覆。
秦楚昧於斯,宝器徒收畜。

平仄平仄平,仄平仄仄仄。
仄仄平平仄,平○仄仄仄。
仄仄平仄平,仄仄仄平仄。
仄仄平仄平,仄仄平平仄。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

qín jiān suī zhì míng , bù néng zì zhào zhú 。
chǔ jiàn tú yún lì , fān jiāng zì shā lù 。
yǒu guó gǒu shī xián , ruò xiǎn gǔ shuāng mù 。
kuàng lǚ jiān xiǎn tú , jǔ bù chéng diān fù 。
qín chǔ mèi wū sī , bǎo qì tú shōu chù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秦监虽然达到明亮的程度,却不能自己照亮烛火。
楚国的剑虽然人们说它很有利,但结果却将自己置于自杀和屠戮的境地。
一个国家如果失去了贤才,就像赤脚的瞎子双目失明一样。
何况去踏上艰险陡峭的道路,一步举足轻重,就会导致灭亡。
秦楚之间陷入了迷惘,只顾收藏珍宝器物,却不注重国家实力的培养。



总结:

这段古文通过对秦国和楚国的比喻,告诫人们一个国家要保持明亮的前途,需要珍惜贤才,不可轻视危险的前途,否则将走向衰落。同时也警示我们不要只追求物质财富,而忽视了国家的实力和发展。

赏析::
这是魏野的《寓兴七首 其三》。诗中表达了对时局和人事的忧虑,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担忧。作者通过叙述秦监不能自照烛、楚剑利于自杀戮等情节,暗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人民的困苦。诗人进一步强调了国家需要贤才来治理,而如果失去了贤者,就像跣瞽双目一样失去了方向和希望。
诗中还表现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忧虑,通过“况履艰险途,举步成颠覆”来强调国家的困境和危险。最后,诗人提到秦楚两国的盲目争斗,暗示宝器的积累和争夺只会导致国家的沉沦。
标签: 社会忧虑、国家命运、时局困扰、反思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魏野写的《寓兴七首》系列:

本文作者魏野介绍:🔈

魏野(九六○~一○二○),字仲先,号草堂居士,陕州陕县(今属河南)人(《东都事略》卷一一八作蜀人)。一生不仕,居陕县东郊。真宗大中祥符四年(一○一一)被荐徵召,力辞不赴。广交僧道隠者,与当时名流寇准、王旦等亦有诗赋往还。天禧三年(一○一九)十二月九日卒,年六十。卒後赠秘书省着作郎。有《草堂集》,生前已行於世。死後,其子魏闲总其诗重编爲《钜鹿东观集》十卷。《宋史》卷四五七、《东都事略》卷一一八有传。 魏野诗,前十卷以一九二五年贵池刘氏影宋刊本《钜鹿东观集》爲底本,校以宋绍定元年严陵郡斋刻本(残四~六卷,以明抄本配足,简称明抄配宋本,藏北京图书馆)、旧山楼藏清钞本(简称旧山楼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 查看更多>>

魏野的诗: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