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ú yuán zá yǒng shí jiǔ shǒu jí xū táng
吴园杂咏十九首 集虚堂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彭汝砺 (péng rǔ lì)

室虚即生白,惟道在集虚。
诗书扫尘迹,仁义外蘧庐。
形忘心亦忘,万物同一如。

仄平仄平仄,平仄仄仄平。
平平仄平仄,平仄仄平平。
平仄平仄仄,仄仄平仄○。

shì xū jí shēng bái , wéi dào zài jí xū 。
shī shū sǎo chén jì , rén yì wài qú lú 。
xíng wàng xīn yì wàng , wàn wù tóng yī rú 。

抒情 哲思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室中虚空无物,即使生白虚也无所适。只有道在于聚拢虚空。

诗书被我扫除尘垢,仁义却超越了蘧庐之外。

形体被遗忘,心灵也被遗忘,万物归于同一无异。



总结:

诗人表达了对于虚空无物的洞察,认为道理存在于集聚虚空之中。他将尘世琐事置于一旁,弘扬仁义之道,超越尘世的繁华喧嚣。最后,诗人体悟到万物同源同归,形与心皆可抛却,归于同一本源。整首诗深刻阐述了古代智者对于虚实、心灵和道理的领悟。

赏析:在这首《吴园杂咏十九首 集虚堂》中,诗人彭汝砺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对虚堂清静室内和心灵净土的向往。诗中以“室虚即生白,惟道在集虚。”开篇,将虚堂的宁静和纯净描绘得淋漓尽致。在虚堂中,诗人扫除了尘埃,将诗书摆放整齐,体现了对知识和文化的珍视。诗人进一步表达了对仁义道德的追求,将仁义凌驾于物质之上,突显了内心的高尚情操。最后两句“形忘心亦忘,万物同一如。”则表现了诗人在虚堂中达到心灵超脱的境界,超越了形而上的界限,感受到了万物共一的至真至美。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彭汝砺写的《吴园杂咏十九首 》系列:

本文作者彭汝砺介绍:🔈

彭汝砺(一○四二~一○九五),字器资,饶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进士,授保信军推官,武安军掌书记。神宗熙宁初,召爲监察御史里行。元丰初,出爲江西转运判官,徙提点京西刑狱。哲宗元佑二年(一○八七),爲起居舍人,逾年迁中书舍人。以言事落职知徐州,旋加集贤殿修撰,入权兵、刑二部侍郎,进吏部尚书。因刘贽事出知江州,绍圣二年(一○九五)正月,召爲枢密都承旨,未及赴而卒(《名臣碑传琬琰集》中集卷三一曾肇《彭待制汝砺墓志铭》),年五十四。着有《易义》、《诗义》及诗文五十卷(《宋史·艺文志》着录四十卷),已佚。後人收辑遗诗爲《鄱阳集》十二卷,编次多舛误重复。《宋史》卷三四六有传。彭汝... 查看更多>>

彭汝砺的诗: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