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ǎn bié dà cān qí èr
挽别大参 其二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李曾伯 (lǐ céng bǎi)

早年公已阿戎知,几与征西履屐随。
百六椽间无足纪,二三子侧每相思。
重来荆渚平生若,宁复苕溪一见之。
哀此哲人今已矣,诗兮岂但哭吾私。

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zǎo nián gōng yǐ ā róng zhī , jǐ yǔ zhēng xī lǚ jī suí 。
bǎi liù chuán jiān wú zú jì , èr sān zǐ cè měi xiāng sī 。
chóng lái jīng zhǔ píng shēng ruò , níng fù tiáo xī yī jiàn zhī 。
āi cǐ zhé rén jīn yǐ yǐ , shī xī qǐ dàn kū wú sī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早年我已与阿戎相识,曾几何时随他征战西域,履着草屐征程。
那时在一百零六个房梁的空间,没有留下足迹的纪录,只有我们二三位知己相互忧虑相思。
再次回到荆山渚水之间,仿佛回到了往昔,但我怎能再见到曾在苕溪畔的你。
哀叹这位哲人,今已不在人世,这诗歌岂止是我个人的悲伤。


总结:

诗人回忆早年与阿戎的相识,随他征战西域的经历,二三知己之间的相思之情,以及在荆山渚水间的重游回忆,感慨哲人去世,诗歌不仅表达个人情感,还抒发了时代的变迁。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李曾伯写的《挽别大参》系列:

本文作者李曾伯介绍:🔈

李曾伯,字长孺,号可斋,祖籍覃怀(今河南沁阳),侨居嘉兴(今属浙江)。理宗绍定三年(一二三○),知襄阳县。嘉熙元年(一二三七),爲沿江制置司参议官(《宋史》卷四二《理宗纪》)。三年,迁江东转运判官、淮西总领(《景定建康志》卷二六)。淳佑二年(一二四二),爲两淮制置使兼知扬州。九年,知静江府兼广西经略安抚使、转运使。移京湖制置使兼知江陵府。宝佑二年(一二五四),改夔路策应大使、四川宣抚使。以事奉祠。起爲湖南安抚大使兼知潭州。六年,再知静江府。复以事罢。景定五年(一二六四),起知庆元府兼沿海制置使。曾伯以文臣主军,长於边事,爲贾似道所嫉,于度宗咸淳元年(一二六五)禠职。寻卒。有《可斋杂稿》三十四卷... 查看更多>>

李曾伯的诗:

李曾伯的词:

  • 水龙吟

    西风吹上牛头,天涯慰此人情耳。斜阳任...

  • 水龙吟

    几年野渡孤舟,萧然袖此经纶手。归来廊...

  • 水龙吟

    明堂一柱擎天,眼看黄阁空诸老。平生方...

  • 水龙吟

    东南一气当春,便从黄钺登台斗。紫皇举...

  • 水龙吟

    岷峨寿佛东来,手移斗柄春寰宇。经纶事...

  • 水龙吟

    举杯长揖常娥,高情怜我霜髯白。婆娑树...

  • 水龙吟

    少年管领良宵,直须醉待东方白。而今老...

  • 水龙吟

    归来袖手江湖,不妨左右持螯白。凉宵幸...

  • 水龙吟

    归来三见梅花,年年借此花为寿。八窗轩...

  • 水龙吟

    几番南极星边,樽前常借南枝寿。今年好...

  • 李曾伯宋词全集>>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