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í yī sǒu ān qí yī
题伊叟庵 其一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文彦博 (wén yàn bó)

斯干室上上方北,岩伴自为伊叟庵。
每到庵中须熟寝,觉来惟共老僧谈。

平平仄仄仄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sī gān shì shàng shàng fāng běi , yán bàn zì wèi yī sǒu ān 。
měi dào ān zhōng xū shú qǐn , jué lái wéi gòng lǎo sēng tán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斯干室是在高高的北方山峰上,岩石与其自身相伴,构成了这座名为伊叟庵的寺庵。每次到了庵中,便需安详地休息,一觉醒来只听老僧谈论佛法智慧。

全诗简要概括:诗人描绘了位于北方山上的伊叟庵,庵中伴着巍峨的岩石,休息之时能与老僧共话人生智慧。表现了一种寻找心灵栖息地并追求智慧的意境。

赏析:: 这首诗《题伊叟庵 其一》描绘了一个僻静的山庵,作者文彦博以极简的语言勾勒出庵内景象。庵屋位于干燥的山坡上,被岩石环绕,与大自然相伴,形成一种静谧、舒适的氛围。庵中居住的伊叟老僧,每日以宁静的生活方式,熟寝恬静,与自然融为一体。夜晚醒来,只与老僧相伴,共度静谧时光,这种生活方式表现了一种禅悟的生活态度,追求内心的宁静和超脱。
标签: 宁静、禅意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文彦博写的《题伊叟庵》系列:

本文作者文彦博介绍:🔈

文彦博(一○○六~一○九七),字宽夫,汾州介休(今属山西)人。仁宗天圣五年(一○二七)进士。历御史、转运副使、知州判府、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平章军国事,拜太师,封潞国公。哲宗绍圣四年卒,年九十二。徽宗崇宁间预党籍,後追复太师,谥忠烈。一生更事仁、英、神、哲四朝,洊跻二府,七换节钺,出将入相五十余年。着有《潞公集》四十卷。《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三、《宋史》卷三一三有传。 文彦博诗六卷,以明嘉靖五年平阳王溱刻《文潞公文集》四十卷本爲底本(藏北京图书馆)。参校明嘉靖五年王溱刻,清季锡畴、瞿熙邦校本(简称季校本,藏北京图书馆);明嘉靖五年王溱刻、傅增湘校补本(简称傅校本,藏北京图书馆);影印清文渊... 查看更多>>

文彦博的诗:

文彦博的词: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