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别九霄路”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快问快答

问题1:“一别九霄路”出自哪首诗?

答案:一别九霄路”出自: 宋代 汪藻 《过临平二首 其一》, 是一首五言诗, 诗句拼音为: yī bié jiǔ xiāo lù ,诗句平仄: 仄仄仄平仄

问题2:“一别九霄路”的上一句是什么?

答案: 没有上一句,“一别九霄路”已经是第一句了。

问题3:“一别九霄路”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案:一别九霄路”的下一句是: 风烟长满衣 , 诗句拼音为: fēng yān cháng mǎn yī ,诗句平仄:平平仄仄平

“一别九霄路”全诗

过临平二首 其一 (guò lín píng èr shǒu qí yī)

朝代:宋    作者: 汪藻

一别九霄路,风烟长满衣。
已成身老大,无复世轻肥。
天阔鸟双下,山寒人独归。
晓来何似雨,春水半岩扉。

仄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平仄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yī bié jiǔ xiāo lù , fēng yān cháng mǎn yī 。
yǐ chéng shēn lǎo dà , wú fù shì qīng féi 。
tiān kuò niǎo shuāng xià , shān hán rén dú guī 。
xiǎo lái hé sì yǔ , chūn shuǐ bàn yán fēi 。

“一别九霄路”繁体原文

過臨平二首 其一

一别九霄路,風烟長滿衣。
已成身老大,無復世輕肥。
天闊鳥雙下,山寒人獨歸。
曉來何似雨,春水半巖扉。

“一别九霄路”韵律对照

仄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一别九霄路,风烟长满衣。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已成身老大,无复世轻肥。

平仄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天阔鸟双下,山寒人独归。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晓来何似雨,春水半岩扉。

“一别九霄路”全诗注音

yī bié jiǔ xiāo lù , fēng yān cháng mǎn yī 。

一别九霄路,风烟长满衣。

yǐ chéng shēn lǎo dà , wú fù shì qīng féi 。

已成身老大,无复世轻肥。

tiān kuò niǎo shuāng xià , shān hán rén dú guī 。

天阔鸟双下,山寒人独归。

xiǎo lái hé sì yǔ , chūn shuǐ bàn yán fēi 。

晓来何似雨,春水半岩扉。

“一别九霄路”全诗翻译

译文:
一别九霄之路,风尘长满衣衫。
如今已是年华老迈,不再拥有过去轻盈肥胖的体态。
广阔的天空中鸟儿成双双飞落,寒山中只有我独自归家。
清晨时分的景象何比细雨蒙蒙,春水潺潺流过半掩的山门。
全文总结:诗人表达了离别后的遭遇和心境,形容自己已步入暮年,不再年轻轻盈。孤独归家的路上,周围风景萧瑟,雨细如丝,景象寂寥。整首诗抒发了诗人离别后的凄凉和无奈之情。

“一别九霄路”总结赏析

这首《过临平二首 其一》是汪藻的诗作。该诗可以被归类为抒情诗。
赏析:
这首诗以离别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离别的感情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首句"一别九霄路,风烟长满衣。"描写了离别的情景,九霄路代表遥远的离别,风烟弥漫则象征了岁月的飘逝。接着,诗人提到自己已经年老,不再是当初年轻轻盈的模样,用"已成身老大,无复世轻肥。"表达了岁月无情的变迁。
接下来的两句"天阔鸟双下,山寒人独归。"表现了离别后的孤独和无奈,天高鸟飞双双,而自己却孤身一人归家。最后两句"晓来何似雨,春水半岩扉。"描绘了离别之后的早晨景象,与当初离别时的情景形成了对照,强化了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变化。

“一别九霄路”诗句作者汪藻介绍:

汪藻(一○七九~一一五四),字彦章,饶州德兴(今属江西)人。徽宗崇宁二年(一一○三)进士,调婺州观察推官,改宣州教授。除《九域图志》所编修官,迁着作佐郎。政我八年(一一一八),因忤宰相王黼,出通判宣州,罢,提点江州太平观。钦宗即位,召爲起属舍人。高宗即位,试中书舍人。建炎二年(一一二八),爲宰相黄潜善所恶,罢(《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之六)。未几,复召爲中书舍人,擢给事中、兵部侍郎。绍兴元年(一一三一),兼侍讲,拜翰林学士(同上书崇儒七之一、职官六之五三);出知湖州,因事停官。起知抚州,岁余罢,听辟属纂修日历。八年,上所编书,除显谟阁学士知徽州。十二年,知泉州,移宣州。以尝爲蔡京、王黼门客,夺驶居永州。二十四年卒,年七十六。有《浮溪集》六十卷(《郡斋读书志》附志卷五下又有《龙溪集》六十卷,似爲一书)及《猥稿外集》一卷、《裔夷谋夏录》三卷等,大多佚亡。明洪武时,赵子常辑《浮溪文粹》十五卷,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浮溪集》三十二卷。事见《鸿庆居士集》卷三四《汪公墓志铭》,《宋史》卷四四五有传。 汪藻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浮溪集》爲底本。参校清光绪福建布政使署刊武英殿聚珍版丛书本(有孙星华辑《拾遗》三卷,简称聚珍本),清康熙汪士汉居仕堂刻本《浮溪遗集》(实校补《浮溪文粹》,藏北京图书馆,简称遗集)等。新辑集外诗编爲每五卷。更多...

“一别九霄路”相关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