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今九霄路”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快问快答

问题1:“自今九霄路”出自哪首诗?

答案:自今九霄路”出自: 宋代 朱熹 《元范别後寄惠佳篇清叟次韵见示格律俱高咏叹不置因亦用韵写呈二兄聊发一笑 其一》, 是一首五言诗, 诗句拼音为: zì jīn jiǔ xiāo lù ,诗句平仄: 仄平仄平仄

问题2:“自今九霄路”的上一句是什么?

答案:自今九霄路”的上一句是: 从容正朝帻 , 诗句拼音为: cóng róng zhèng cháo zé ,诗句平仄: 仄平仄平仄

问题3:“自今九霄路”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案:自今九霄路”的下一句是: 不复两尘隔 , 诗句拼音为: bù fù liǎng chén gé ,诗句平仄:仄仄仄平仄

“自今九霄路”全诗

元范别後寄惠佳篇清叟次韵见示格律俱高咏叹不置因亦用韵写呈二兄聊发一笑 其一 (yuán fàn bié hòu jì huì jiā piān qīng sǒu cì yùn jiàn shì gé lǜ jù gāo yǒng tàn bù zhì yīn yì yòng yùn xiě chéng èr xiōng liáo fā yī xiào qí yī)

朝代:宋    作者: 朱熹

故人别我去,一月旷音驿。
今朝得新诗,开卷意已适。
知君到里门,征骑聊一息。
行复敞天阍,从容正朝帻。
自今九霄路,不复两尘隔。
容与日华东,翱翔禁扉北。
回头五峰下,寂漠笑孤客。
不赋归去来,心形谩相役。

仄平仄仄仄,仄仄仄平仄。
平平仄平平,平仄仄仄仄。
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平○平仄。
仄平仄平仄,仄仄仄平仄。
平仄仄平平,平平○平仄。
○平仄平仄,仄仄仄平仄。
仄仄平仄平,平平仄○仄。

gù rén bié wǒ qù , yī yuè kuàng yīn yì 。
jīn zhāo dé xīn shī , kāi juàn yì yǐ shì 。
zhī jūn dào lǐ mén , zhēng qí liáo yī xī 。
xíng fù chǎng tiān hūn , cóng róng zhèng cháo zé 。
zì jīn jiǔ xiāo lù , bù fù liǎng chén gé 。
róng yǔ rì huá dōng , áo xiáng jìn fēi běi 。
huí tóu wǔ fēng xià , jì mò xiào gū kè 。
bù fù guī qù lái , xīn xíng màn xiāng yì 。

“自今九霄路”繁体原文

元範別後寄惠佳篇清叟次韻見示格律俱高詠歎不置因亦用韻寫呈二兄聊發一笑 其一

故人別我去,一月曠音驛。
今朝得新詩,開卷意已適。
知君到里門,征騎聊一息。
行復敞天閽,從容正朝幘。
自今九霄路,不復兩塵隔。
容與日華東,翱翔禁扉北。
回頭五峰下,寂漠笑孤客。
不賦歸去來,心形謾相役。

“自今九霄路”韵律对照

仄平仄仄仄,仄仄仄平仄。
故人别我去,一月旷音驿。

平平仄平平,平仄仄仄仄。
今朝得新诗,开卷意已适。

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
知君到里门,征骑聊一息。

○仄仄平平,○平○平仄。
行复敞天阍,从容正朝帻。

仄平仄平仄,仄仄仄平仄。
自今九霄路,不复两尘隔。

平仄仄平平,平平○平仄。
容与日华东,翱翔禁扉北。

○平仄平仄,仄仄仄平仄。
回头五峰下,寂漠笑孤客。

仄仄平仄平,平平仄○仄。
不赋归去来,心形谩相役。

“自今九霄路”全诗注音

gù rén bié wǒ qù , yī yuè kuàng yīn yì 。

故人别我去,一月旷音驿。

jīn zhāo dé xīn shī , kāi juàn yì yǐ shì 。

今朝得新诗,开卷意已适。

zhī jūn dào lǐ mén , zhēng qí liáo yī xī 。

知君到里门,征骑聊一息。

xíng fù chǎng tiān hūn , cóng róng zhèng cháo zé 。

行复敞天阍,从容正朝帻。

zì jīn jiǔ xiāo lù , bù fù liǎng chén gé 。

自今九霄路,不复两尘隔。

róng yǔ rì huá dōng , áo xiáng jìn fēi běi 。

容与日华东,翱翔禁扉北。

huí tóu wǔ fēng xià , jì mò xiào gū kè 。

回头五峰下,寂漠笑孤客。

bù fù guī qù lái , xīn xíng màn xiāng yì 。

不赋归去来,心形谩相役。

“自今九霄路”全诗翻译

译文:

故人离我而去,只有一个月的时间,便渡过了遥远的音驿。
如今的早晨,我得到了新的诗篇,展开书卷,心思已经投入其中。
得知你已经到了里门,征程中的骑士稍事休息。
前行又经过敞开的天阍,从容地整理朝帽。
从此开始,通往九霄之路,不再受两尘之隔所困扰。
容颜与旭日同在东方,翱翔于禁城的北方。
回头望向五峰山下,寂寥而微笑的孤客。
我不再写归去与来,内心的形式已然束缚。

总结:

诗人与故人分别,故人离去一个月后,诗人在阅读新诗时回忆起故人,得知故人已到,但短暂休息后仍要前行。诗人经过天阍,畅然从容,追求更高的境界,与故人距离不再遥远。诗人展望未来,自由翱翔,但回首时仍感孤独。最后,诗人表示不再叙述归程,因内心受到羁绊。

“自今九霄路”诗句作者朱熹介绍:

朱熹(一一三○~一二○○),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晦翁、考亭先生、云谷老人、沧洲病叟、遡翁,祖籍徽州婺源(今属江西),生於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高宗绍兴十八年(一一四八)进士,授泉州同安主簿。罢归请祠,监潭州南岳庙。孝宗朝,历官秘书郎,知南康军,直秘阁,提举江西、浙东常平茶盐,江西提刑,秘阁修撰。光宗即位,知漳州。绍熙四年(一一九三),知潭州兼荆湖南路安抚。宁宗即位,除焕章阁待制兼侍讲,寻提举南京鸿庆宫。庆元二年(一一九六),韩侂胄专政,行僞学党禁,落职罢祠。六年,卒,年七十一。嘉定二年(一二○九),追谥文。理宗淳佑元年(一二四一),从祀孔庙。熹登第五十载,任地方官仅七年半,立朝时间更短,生平主要从事着述和讲学,是宋代理学集大成者。有《楚辞集注》八卷、《诗集传》二十卷等。文集版本甚多,生前即有无名氏编刊之《晦庵先生文集》前集十一卷,後集十八卷,卒後,有宁宗时浙江官刻之《晦庵先生文集》一百卷。度宗咸淳元年(一二六五),建安书院雕印,除集一百卷外,并附王遂辑续集十一卷及余师鲁辑别集十卷。自宋末至明、清,仍续有增补、刊刻。事见《勉斋集》卷三六《文公朱先生行状》,《宋史》卷四二九有传。 朱熹诗,以《四部丛刊》影印明嘉靖十一年(一五三二)《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其中卷一至卷一○及别集卷七诗部)爲底本,校以宋宁宗时刻本(简称宋本)、明成化十九年(一四八三)刻本(简称成化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朝鲜李朝英祖辛卯(一七七一)刊《朱子大全》(简称朝鲜本)等。底本卷末考异,酌予吸收。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十一、十二卷。更多...

“自今九霄路”相关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