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òng zhū shàng rén lè tán bài tǎ
送珠上人泐潭拜塔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释德洪 (shì dé hóng)

泐潭卧龙今不见,空有遗珠留世间。
圆转自然离鑛秽,光明聊复秘形山。
随师受嚫前身事,披掌犹存此日还。
言不走盘无影迹,方知生死不相关。

仄平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lè tán wò lóng jīn bù jiàn , kōng yǒu yí zhū liú shì jiān 。
yuán zhuǎn zì rán lí kuàng huì , guāng míng liáo fù mì xíng shān 。
suí shī shòu chèn qián shēn shì , pī zhǎng yóu cún cǐ rì huán 。
yán bù zǒu pán wú yǐng jì , fāng zhī shēng sǐ bù xiāng guān 。

动物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泐潭中的卧龙现今已不见踪影,只留下一颗珍贵的遗珠在世间流传。
它自然地圆转,摆脱了尘世的污垢,光芒明亮却依然隐匿于形山之中。
随着导师指引,了悟前世的种种经历,现在仍然怀揣着当初的初衷。
言语虽未离口,但无形的印记已然存在,方能领悟生死无常并不与个人相关。
全文总结:古文描绘了泐潭中卧龙失踪的现状,唯有一颗遗珠留存于世。遗珠圆转自然,光明却隐匿形山。在导师的指引下,主人公了悟前世的事情,并怀揣初衷。言语虽未泄露,但无形的印记说明生死无常并不与个人相关。

赏析:这首诗《送珠上人泐潭拜塔》是由释德洪创作的,表达了一种深刻的禅宗思想和人生观。诗人以珠上人为主题,将禅宗的教义与个体的修行相结合,表现出了一种超越生死、通达自然的境界。
首句描述了泐潭卧龙的珠上人已经不见,但留下了遗珠在世间,这里的遗珠可以视作教义的传承,代表着珠上人的精神遗产。接着诗人提到“圆转自然离鑛秽”,意味着修行者通过内心的净化和圆满,可以摆脱尘世的浊气,达到心灵的纯净。
第三句中的“光明聊复秘形山”表达了禅宗的思想,认为心灵的光明最终会超越世俗的束缚。接下来的两句“随师受嚫前身事,披掌犹存此日还”强调了珠上人一直以来的修行和教化工作,以及其教义的传承。
最后两句“言不走盘无影迹,方知生死不相关”表明珠上人的教化方式不受世俗的拘束,不留下痕迹,同时也传达了禅宗对于生死的超越和不执着的思想。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本文作者释德洪介绍:🔈

释德洪(一○七一~一一二八),一名惠洪,号觉范,筠州新昌(今江西宜丰)人。俗姓喻。年十四,父母双成,依三峰靘禅师爲童子。哲宗元佑四年(一○八九),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爲僧。四年後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还俗。後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一一一一),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後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留南昌狱百余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德洪工书善画,尤擅绘... 查看更多>>

释德洪的诗:

相关诗词:

题泐潭 (tí lè tán)

朝代:唐    作者: 裴休

泐潭形胜地,祖塔在云湄。
浩劫有穷日,真风无坠时。
岁华空自老,消息竟谁知。
到此轻尘虑,功名自可遗。

仄平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泐潭暹上人出示延福颂古三首索鄙语因用其韵赠之 其三 (lè tán xiān shàng rén chū shì yán fú sòng gǔ sān shǒu suǒ bǐ yǔ yīn yòng qí yùn zèng zhī qí sān)

朝代:宋    作者: 释慧空

千年滞货无人顾,拈起从教着价看。
一口直饶酬得过,泐潭山更过西山。

仄平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洪休上人少年读书以多病出家居泐潭为马祖修塔以三绝句来谒答一首 (hóng xiū shàng rén shào nián dú shū yǐ duō bìng chū jiā jū lè tán wèi mǎ zǔ xiū tǎ yǐ sān jué jù lái yè dá yī shǒu)

朝代:宋    作者: 苏辙

早除郎将少年狂,祖塔结缘归故乡。
习气未消余业在,逢人依旧琢诗章。

仄平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送珠侍者重修真净塔 (sòng zhū shì zhě chóng xiū zhēn jìng tǎ)

朝代:宋    作者: 释德洪

清凉寂灭塔,三世无鲜陈。
岿然尘尘中,现此光明身。
尚无有祖成,宁当说有坏。
悯此情见者,亦惊世议隘。
泐潭道人珠,愿力无碍限。
行看苍烟丛,一切俱成办。
狐死必首丘,马嘶必望北。
盖皆不忘本,人岂宜忘德。
秋风净湘楚,万里浩无垠。
嗟予頽然卧,羡子如孤云。

仄平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泐潭乾和尚真赞 (lè tán qián hé shàng zhēn zàn)

朝代:宋    作者: 黄庭坚

平常心是道,南泉只眨得眼,庵内人不见庵外事。
赵州犹是担扳,秋毫不稳。
方丈前万仞深坑,但到牢关柱杖子。
天下横行,平如镜面,实如石师子。
借问是谁,泐潭道人,萍乡老子。

仄平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礼宝峰马大师塔 (lǐ bǎo fēng mǎ dà shī tǎ)

朝代:宋    作者: 释智愚

舌贯鼻端,牛行虎视。
只者形模,转增聋戾。
万丈寒潭兮泐水无波,千仞宝山兮浮图锁翠,八十四人兮犹居学地。

仄平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泐潭我和尚真赞 (lè tán wǒ hé shàng zhēn zàn)

朝代:宋    作者: 黄庭坚

枯木突兀,傲睨万物。
顶门上眼,正法中骨。

仄平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抒情 哲理

送泐潭化士 其一 (sòng lè tán huà shì qí yī)

朝代:宋    作者: 释慧空

大智承当三日聋,丈夫志气岂雷同。
飞鸾渡水急於箭,喝下教伊不敢东。

仄平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送泐潭化士 其三 (sòng lè tán huà shì qí sān)

朝代:宋    作者: 释慧空

瞎驴无足尾过头,蹴踏乾坤势未休。
大寂马驹追莫及,沩山水牯岂同流。

仄平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送僧三首 其三 (sòng sēng sān shǒu qí sān)

朝代:宋    作者: 释慧空

东山送人只一句,才拟钦承喝出去。
而今更向纸上求,大似因鹰拏死兔。
猷禅猷禅知不知,坚坐守之无了时。
趁取西风霜未落,泐潭百丈在江西。

仄平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