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òng zhī fǔ wú lóng tú
送知府吴龙图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文同 (wén tóng)

国初已来治蜀者,处置尽自乖崖公。
当时奏使便宜敕,不与天下州府同。
行之已及八十载,奸宄消伏谁之功。
因循至此渐抏敝,有未晓者时相攻。
鞭笞小罪亦检察,不许略出常科中。
下民知之颇不惧,州县往往藏群凶。
侧身敛足未动者,实以累朝恩泽隆。
公之初来蜀人喜,慈爱旧熟民情通。
衆心欢然耻犯法,捄药浮薄归醇醲。
尽将约束付僚吏,兴起学校还文翁。
二年美化极沾洽,远近循服如偃风。
上将归公问谁代,当使间作如笙镛。
遂求元老得青社,其人廊庙之宗工。
往年镇抚有异绩,大旆再遣来於东。
公今与之合符去,到必奉诏参夔龙。
大资旧德固无虑,剖判自出其心胸。
所忧厥後嗣之者,忠定良法还如空。
养顽活狡作渊薮,不免剪殄烦兴戎。
同之愤懑久填臆,言贱不得通九重。
愿公上殿起居罢,第一用此闻宸聪。

仄平仄平仄仄仄,仄仄仄仄平平平。
○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仄平仄平。
○平仄仄仄仄仄,平仄平仄平平平。
平平仄仄仄仄仄,仄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仄仄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仄仄仄,仄仄仄平平仄平。
平平平平仄平仄,平仄仄仄平平平。
仄平平平仄仄仄,平仄平仄平平平。
仄○仄仄仄○仄,○仄仄仄平平平。
仄平仄仄仄○仄,仄仄平仄○仄平。
仄○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平平平。
仄平仄仄仄仄仄,仄仄仄仄平平平。
平平仄平仄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仄平仄,平仄平仄平○○。
仄平仄仄仄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仄○仄,平仄仄仄平仄○。
仄平仄仄仄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guó chū yǐ lái zhì shǔ zhě , chǔ zhì jìn zì guāi yá gōng 。
dāng shí zòu shǐ pián yí chì , bù yǔ tiān xià zhōu fǔ tóng 。
xíng zhī yǐ jí bā shí zǎi , jiān guǐ xiāo fú shuí zhī gōng 。
yīn xún zhì cǐ jiàn wán bì , yǒu wèi xiǎo zhě shí xiāng gōng 。
biān chī xiǎo zuì yì jiǎn chá , bù xǔ lüè chū cháng kē zhōng 。
xià mín zhī zhī pō bù jù , zhōu xiàn wǎng wǎng cáng qún xiōng 。
cè shēn liǎn zú wèi dòng zhě , shí yǐ lèi cháo ēn zé lóng 。
gōng zhī chū lái shǔ rén xǐ , cí ài jiù shú mín qíng tōng 。
chóng xīn huān rán chǐ fàn fǎ , jiù yào fú báo guī chún nóng 。
jìn jiāng yuē shù fù liáo lì , xīng qǐ xué xiào huán wén wēng 。
èr nián měi huà jí zhān qià , yuǎn jìn xún fú rú yǎn fēng 。
shàng jiàng guī gōng wèn shuí dài , dāng shǐ jiàn zuò rú shēng yōng 。
suì qiú yuán lǎo dé qīng shè , qí rén láng miào zhī zōng gōng 。
wǎng nián zhèn fǔ yǒu yì jì , dà pèi zài qiǎn lái wū dōng 。
gōng jīn yǔ zhī hé fú qù , dào bì fèng zhào cān kuí lóng 。
dà zī jiù dé gù wú lǜ , pōu pàn zì chū qí xīn xiōng 。
suǒ yōu jué hòu sì zhī zhě , zhōng dìng liáng fǎ huán rú kōng 。
yǎng wán huó jiǎo zuò yuān sǒu , bù miǎn jiǎn tiǎn fán xīng róng 。
tóng zhī fèn mèn jiǔ tián yì , yán jiàn bù dé tōng jiǔ chóng 。
yuàn gōng shàng diàn qǐ jū bà , dì yī yòng cǐ wén chén cōng 。

动物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国初来治理蜀地的官员,都无法像乖崖公那样处理事务。当时他上报的政令和政策都是最适宜的,不同于其他州府。经过80多年,谁能够消除国家的奸宄之乱呢?因为一直按部就班,导致政策变得陈旧,有些人还不了解其中的道理,导致相互攻击。就算是轻微的过失也受到严格的检查,不允许有丝毫的例外。普通百姓知道这一点后都感到害怕,于是州县之间藏匿了很多坏人。

有些人原本想侧身敛足,不参与政治,实际上是因为累积了朝廷的恩宠。乖崖公初来蜀地,得到了当地人民的欢迎,因为他善良慈爱,对老百姓非常亲近。人民们都感到高兴,不敢违法乱纪,把轻浮的行为都抛弃,选择喝淡醇的酒。他对官员严格约束,兴办学校,推崇文学教育。

经过两年的美化改革,整个蜀地的风气得到了显著改善,无论远近,都遵守他的法令如同顺风偃草。当时,上级将领向乖崖公询问接替他的人选,他说应该选择像笙镛一样善于协调的人来继任。于是乖崖公推荐元老中的青社之人,他们是朝廷的重要官员。

前任在镇抚时表现出色,甚至派出大旆再次来到东部。乖崖公现在与他们共同商议符合国家政策的事宜,他们肯定会奉命前往参与国家的治理。对于重要的事务,乖崖公总是很慎重,没有仓促的打算。他对自己的才德和决心相当自信,因此并不担忧将来的继任者是否会保持忠诚和明智的政策,担心的是这些善政是否会化为泡影。

他养育顽固之辈,纵容奸狡之徒,使得祸乱滋生如同草木丛生,不可避免地要进行剪除,平息乱起。这些固执的人长期积累怨恨,因为他们认为自己的才华被轻视,无法获得官位高升。乖崖公希望朝廷的政策能够容纳这些人,但他们一直没有得到重用的机会,让他们感到愤怒和失望,无法向朝廷传达自己的想法。

愿乖崖公能够上殿陈词,向皇帝阐述政策,争取取得宸襟的赞许。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还为您找到 1 首名为《送知府吴龙图》的诗:

本文作者文同介绍:🔈

文同(一○一八~一○七九),字与可,号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梓州永泰(今四川盐亭东)人。仁宗皇佑元年(一○四九)进士,初仕邛州军事判官。至和二年(一○五五)调静难军节度判官,嘉佑四年(一○五九)召试馆职。六年,出通判邛州。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改汉州。三年,迁知普州。神宗熙宁三年(一○七○)召知太常礼院。因议新法不合,四年,出知陵州,历知兴元府、洋州。元丰元年(一○七八)改知湖州。二年,赴任途中卒于陈州,年六十二。文同除诗外尤以墨竹知名,画家称文湖州竹派。後人编有《丹渊集》四十卷,拾遗二卷,附范百禄所撰墓志及家诚之所撰年谱。《宋史》卷四四三有传。 文同诗二十卷,以《四部丛刊》初编影印毛晋汲... 查看更多>>

文同的诗: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