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òng sēng guī tiān níng wàn nián chán yuàn
送僧归天宁万年禅院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田锡 (tián xī)

帝里来朝谒,林泉却忆归。
得诗从史阁,扫石向岩扉。
云伴离丹阙,猿窥换紫衣。
天台寿昌寺,山水有光辉。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平仄,平仄仄平平。

dì lǐ lái cháo yè , lín quán què yì guī 。
dé shī cóng shǐ gé , sǎo shí xiàng yán fēi 。
yún bàn lí dān quē , yuán kuī huàn zǐ yī 。
tiān tāi shòu chāng sì , shān shuǐ yǒu guāng huī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皇帝驾临都城,前来朝谒,但我心中却忆起了归乡的情景。
得到了一首诗,是从史书阁中传来的,我拿起笔帚,扫去石尘,向着山岩的门扉。
云雾伴随着我离开宫殿的红墙,猿猴窥视着我换上紫袍。
我来到了天台山上的寿昌寺,这里的山水景色是如此的美丽而辉煌。

赏析:这首诗《送僧归天宁万年禅院》是田锡的作品,表达了诗人送别僧侣归寺的情感和对山水寺院的赞美。
首先,诗人在诗的开篇提到自己曾经在朝廷中为官,但现在却怀念归山的时光。这表现了他对禅院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内心宁静的愿望。
接着,诗人提到自己从史阁得到了一首诗,这首诗可能是一种精神的财富,使他更加渴望回到寺院生活。同时,他用“扫石向岩扉”这句话描绘了回到禅院的场景,增强了读者对寺庙的想象。
诗中还有云、猿、紫衣等意象,与自然景物和禅院生活相结合,营造出一种宁静和和谐的氛围。紫衣可能指代僧袍,与禅院的宗教氛围相符。
最后,诗人提到“天台寿昌寺,山水有光辉”,这是对禅院的美好寄托和赞美,也暗示了他对禅院生活的向往。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还为您找到 5 首名为《送僧归天宁万年禅院》的诗:

本文作者田锡介绍:🔈

田锡(九四○~一○○四),字表圣,嘉州洪雅(今属四川)人。太宗太平兴国三年(九七八)进士。释褐除将作监丞,通判宣州。迁着作佐郎、亦西北路转运判官。改左拾遗、直史馆。六年,爲河北转运副使。七年,徙知相州,改右补阙。八年,移睦州。转起居舍人,还判登闻鼓院。寻以本官知制诰,加兵部员外郎。端拱二年(九八九),改户部郎中,出知陈州。因稽留狱案,降海州团练副使,嗣知单州。召爲工部员外郎,直集贤院。真宗即位,迁吏部,同知审官院兼通进银台封驳司。出知泰州。咸平三年(一○○○)召还。五年,再掌银台,兼侍御史知杂事,擢右谏议大夫,史馆修撰,朝请大夫。咸平六年十二月十一日卒,年六十四(《范文正公集》卷一二《赠兵部尚... 查看更多>>

田锡的诗: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