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òng ní dūn fù qí yī
送倪敦复 其一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徐积 (xú jī)

手持报简人归後,足步回廊角住声。
但恐舟行随早晚,此时秋色半阴晴。
明朝路向云边望,今夜诗须枕上成。
四壁无灯窗有月,直无老梦到三更。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shǒu chí bào jiǎn rén guī hòu , zú bù huí láng jiǎo zhù shēng 。
dàn kǒng zhōu xíng suí zǎo wǎn , cǐ shí qiū sè bàn yīn qíng 。
míng cháo lù xiàng yún biān wàng , jīn yè shī xū zhěn shàng chéng 。
sì bì wú dēng chuāng yǒu yuè , zhí wú lǎo mèng dào sān gèng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手持着报纸,简单地辞别了人们,脚步回转,住在廊角里,静静聆听周围的声音。
但是担心船只的行程会随着早晚变化,此时秋色半阴半晴。
明天早晨我会走向云边,展望远方,而今晚则要写下一首诗来。
四周没有灯火,窗外有明亮的月光,直到三更时分,老人也没有入睡,依然清醒。

全文

总结:

作者手持着报纸简单辞别人群,回到自己的住处。担心船只的行程变化,此刻秋景阴晴不定。明日早晨,将向着云边远望,而今夜则打算创作一首诗。四周无灯火,只有窗外明月当空,直到深夜,作者仍然清醒,无法入眠。

赏析:: 这首诗是徐积的《送倪敦复 其一》,通过描写离别的场景,表达了深切的思念之情。诗中以寥寥数语,刻画出离别时的情感和离愁。首节以“手持报简人归後,足步回廊角住声”表现了离别时的不舍和送别的情景,读者仿佛能感受到送别者凝望着远方的身影,内心涌动着无法言喻的感情。
接着诗人提到“但恐舟行随早晚,此时秋色半阴晴”,表达了对倪敦复的担忧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正如舟行随着时光的流逝,未来充满变数,而秋天的景色也多变莫测。
在第三节中,“明朝路向云边望,今夜诗须枕上成”表现出诗人对倪敦复的期盼和思念之情,明天他将望着云边的路,而今夜他要抒发自己的思念之情,写下这首送别之作。
最后一节,诗人以“四壁无灯窗有月,直无老梦到三更”收尾,突出了诗人在寂静的夜晚,思念之情更加浓烈,虽然四壁无灯,但窗外的明月却如同倪敦复一般,永远在他的梦中。整首诗通过简洁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对未来的期待。
标签: 送别、思念、离愁、友情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徐积写的《送倪敦复》系列:

本文作者徐积介绍:🔈

徐积(一○二八~一一○三),字仲车,楚州山阳(今江苏淮安)人。早年曾从胡瑗学(《吕氏童蒙训》)。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进士(《续资治通监长编》卷三五七)。神宗数召对,因耳聩不能出仕。哲宗元佑元年(一○八六),以近臣推荐,爲楚州教授。徽宗崇宁二年除监西京嵩山中岳庙,卒,年七十六(《节孝集》卷三二附王资深撰《节孝先生行状》)。政和六年(一一一六)赐谥节孝处士。以孝行着闻,苏轼称之爲“古之独行也,於陵仲子不能过,然其诗文则怪而放,如玉川子(卢仝)”。着有《节孝集》三十卷、附录一卷。《宋史》卷四五九有传。 徐积诗,以明嘉靖刘佑刻《节孝集》爲底本。参校明抄本、清康熙丙子山阳丘迈刻本(简称康熙本)、影印... 查看更多>>

徐积的诗:

徐积的词: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