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òng ní dūn fù qí èr
送倪敦复 其二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徐积 (xú jī)

连朝送客经三日,每夜忘眠约数更。
枕上寻船无梦去,窗间望月有诗成。
莫愁病叟添愁思,为恐行人趁晓晴。
急送村醪追後乘,要教饮处忆南城。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lián cháo sòng kè jīng sān rì , měi yè wàng mián yuē shù gèng 。
zhěn shàng xún chuán wú mèng qù , chuāng jiān wàng yuè yǒu shī chéng 。
mò chóu bìng sǒu tiān chóu sī , wèi kǒng xíng rén chèn xiǎo qíng 。
jí sòng cūn láo zhuī hòu chéng , yào jiào yǐn chù yì nán chéng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连续三天送别客人,每晚都辗转难眠,多次约定要更频繁地相聚。躺在枕头上寻找出行的船只却无法入梦,透过窗户望着明亮的月光则灵感涌现成诗。不要因为病弱的老人而增添忧虑,他们害怕行人利用清晨晴朗的时候趁机离去。急忙赶去送别村中的酒友,再追上后乘的船只,打算教他们在离别时怀念南城的美好时光。



总结:

这篇古文描写了连续三日送别客人的情景,作者在每晚都辗转难眠,期待更频繁地相聚。他的内心纷扰,枕上寻船无梦去,窗间望月有诗成。然而,他也担忧着病弱的老人,怕他们在清晨离去。最后,他急忙赶去送别村中的酒友,并教他们怀念南城的美好时光。整篇文章表达了对别离的思念与留恋之情。

《送倪敦复 其二》这首诗是徐积创作的,它属于送别诗的一种。整首诗表达了送别友人的情感和离愁别绪。
首先,诗人以"连朝送客经三日,每夜忘眠约数更"的开篇,描述了连续三天都送别倪敦复,每个晚上都因为离别而无法入眠,多次数更。这种情感的表达使人感受到诗人对友人的不舍和离别之痛。
接着,诗人写到"枕上寻船无梦去,窗间望月有诗成",表现了诗人在床上寻找友人离去的船只,但无法入梦,而望向窗外的明月则引发了他写诗的灵感。这里的意境通过对梦境与现实的对比,增强了离别的苦涩。
诗中的"莫愁病叟添愁思,为恐行人趁晓晴"表达了诗人的担忧,担心病弱的友人在旅途中会因晴朗的早晨而匆忙启程,增加了别离的忧虑。
最后,"急送村醪追後乘,要教饮处忆南城"表明诗人急切地想送上村里的酒,以追赶友人的离开,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远行时饮酒的愿望,以怀念南城的往事。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徐积写的《送倪敦复》系列:

本文作者徐积介绍:🔈

徐积(一○二八~一一○三),字仲车,楚州山阳(今江苏淮安)人。早年曾从胡瑗学(《吕氏童蒙训》)。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进士(《续资治通监长编》卷三五七)。神宗数召对,因耳聩不能出仕。哲宗元佑元年(一○八六),以近臣推荐,爲楚州教授。徽宗崇宁二年除监西京嵩山中岳庙,卒,年七十六(《节孝集》卷三二附王资深撰《节孝先生行状》)。政和六年(一一一六)赐谥节孝处士。以孝行着闻,苏轼称之爲“古之独行也,於陵仲子不能过,然其诗文则怪而放,如玉川子(卢仝)”。着有《节孝集》三十卷、附录一卷。《宋史》卷四五九有传。 徐积诗,以明嘉靖刘佑刻《节孝集》爲底本。参校明抄本、清康熙丙子山阳丘迈刻本(简称康熙本)、影印... 查看更多>>

徐积的诗:

徐积的词: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