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òng lǐ cí bù zhī huá zhōu
送李祠部知滑州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司马光 (sī mǎ guāng)

东郡堤繇苦,曏来烟火疏。
提封百里远,生齿万家余。
贤守车才下,疲人意已纾。
行闻谣五袴,京廪满郊墟。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
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dōng jùn dī yáo kǔ , xiàng lái yān huǒ shū 。
tí fēng bǎi lǐ yuǎn , shēng chǐ wàn jiā yú 。
xián shǒu chē cái xià , pí rén yì yǐ shū 。
xíng wén yáo wǔ kù , jīng lǐn mǎn jiāo xū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东郡的堤堤是多么辛苦啊,不久前还是稀疏的烟火。提高堤堰百里之遥,让千家万户有了生活的余地。贤明的守臣将才干付诸实践,疲惫的民众心情已得到缓解。走进城里,听闻有关五袴的传闻,京城的粮仓满满盈溢,连外郊的市井也充满了繁荣。



总结:

诗人描述了东郡堤堰修建的艰辛,但这些努力使得民生得以改善。贤明的官员执政,缓解了民众的疲惫与担忧,而城市和农村都因此繁荣昌盛。整首诗歌反映了古代社会中治理水利、保障民生的情景,体现了古人对于良好政绩的赞颂。

赏析:这首诗《送李祠部知滑州》是北宋司马光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人以豪放的笔法,描述了送别滑州知州李祠部的场景,同时反映了当时滑州的繁荣和官民的幸福生活。
首句“东郡堤繇苦,曏来烟火疏。”描绘了东郡堤的苦劳修筑过程,曾经的烟火疏松,意味着工程的艰巨。接着提到“提封百里远,生齿万家余。”,表现了工程的伟大,百里的堤坝不仅为人民造福,而且人口众多,生活富裕。
第三句“贤守车才下,疲人意已纾。”提到了李祠部,暗示他是一位贤明的官员,治理有方,使人们的疲劳感得以缓解。最后一句“行闻谣五袴,京廪满郊墟。”则描述了滑州的繁荣景象,人们生活富足,粮仓满溢。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还为您找到 1 首名为《送李祠部知滑州》的诗:

本文作者司马光介绍:🔈

司马光(一○一九~一○八六),字君实,号迂夫,晚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属山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仁宗景佑五年(一○三八)进士。初仕苏州签判。父死服除,改武成军签判。庆历六年(一○四六),以庞籍荐授馆阁校勘,後受庞籍辟爲并州通判。召还爲开封府推官,累除知制诰,天章阁待制,知谏院。英宗治平三年(一○六六),爲龙图阁直学士。神宗即位,擢翰林学士。熙宁三年(一○七○),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出知永兴军,改判西京留司御史台。六年,以端明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居洛阳,主编《资治通鉴》。哲宗即位,召主国政,元佑元年,拜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卒于位,年六十八。赠温国公,谥文正。有文集八十卷,杂着多种。事见《东坡全集... 查看更多>>

司马光的诗:

司马光的词: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