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iū rì zá xīng qí yī
秋日杂兴 其一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李廌 (lǐ zhì)

悠悠东郭道,莽莽四海志。
晨光曦高林,泫露泣征辔。
巨防扬渌漪,哀泉赴横卫。
我生窘羁束,感叹抚消髀。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仄仄。
平平平平平,仄仄仄平仄。
仄○平仄平,平平仄○仄。
仄平仄平仄,仄○仄平仄。

yōu yōu dōng guō dào , mǎng mǎng sì hǎi zhì 。
chén guāng xī gāo lín , xuàn lù qì zhēng pèi 。
jù fáng yáng lù yī , āi quán fù héng wèi 。
wǒ shēng jiǒng jī shù , gǎn tàn fǔ xiāo bì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悠悠东郭的道路,广阔无边志向蔓延四海。
晨光高照着茂密的林木,泪珠滴落在出征的马鞍。
巨大的城墙抵挡着波涛汹涌的江水,悲哀之情涌向横卫城。
我生来时就受制于命运的羁绊,感慨万千,不禁抚摸着自己的大腿。
全文总结:这段古文描绘了东郭道的辽阔和四海志向的宏大,以及清晨阳光照耀下茂密林木和出征战士的泪水。同时,城墙巍峨屹立,抵御着汹涌江水,哀泉横卫,表现了悲哀之情。作者对自己受命运束缚的境遇感到深感慨叹。

这首诗《秋日杂兴 其一》是李廌的作品,它表现了作者在秋日早晨的感慨和情感。让我们来详细赏析:这首诗:
诗中第一句“悠悠东郭道,莽莽四海志。”描绘了一个广袤无垠的东郭道路,使人感受到无限的遐想和志向。作者以“悠悠”、“莽莽”这样的词语增强了环境的广阔感,与“四海志”相呼应,表达了作者追求宏伟目标的决心。
第二句“晨光曦高林,泫露泣征辔。”通过“晨光曦高林”展示了清晨的景色,而“泫露泣征辔”则暗示了马匹的泪水,这里可能有一种别离或远行的情感。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晨光和泪水这两个元素,为诗歌增加了深度和情感。
第三句“巨防扬渌漪,哀泉赴横卫。”这里描述了水流的动态,以及泉水的哀怨情感。这些意象与前文的景色和情感相互交织,创造了一种充满生命力和感情的画面。
最后一句“我生窘羁束,感叹抚消髀。”表达了诗人的个人感慨和苦闷。他可能正处于一种困境或束缚之中,内心充满感叹和无奈之情。通过这句话,诗人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了自然景色之中,使诗歌更具情感共鸣。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李廌写的《秋日杂兴》系列:

还为您找到 3 首名为《秋日杂兴 其一》的诗:

本文作者李廌介绍:🔈

李廌(一○五九~一一○九),字方叔,号太华逸民(宋周紫芝《太仓稊米集》卷六六《书月岩集後》)、济南先生(宋谢采伯《密斋笔记》卷三),祖先由郓州迁华州,遂爲华州(今陕西华县)人。早年以文章受知苏轼。哲宗元佑三年(一○八八),苏轼知贡举,得试卷以爲廌作,置之首选,而是科廌竟下第,所以轼有“平生漫说古战场,过眼还迷日五色”(《送李方叔下第》)之叹。後再举亦失利,遂绝意仕进,定居长社。徽宗大观三年卒,年五十一。有《济南集》(一名《月岩集》)二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八卷,其中诗四卷。《宋史》卷四四四有传。李廌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近人李之鼎宜秋... 查看更多>>

李廌的诗: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