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iū dēng xuān chéng xiè tiǎo běi lóu
秋登宣城谢朓北楼 🔈

朝代:唐 (táng)    作者: 李白 (lǐ bái)

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
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仄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平仄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jiāng chéng rú huà lǐ , shān xiǎo wàng qíng kōng 。
liǎng shuǐ jiá míng jìng , shuāng qiáo luò cǎi hóng 。
rén yān hán jú yòu , qiū sè lǎo wú tóng 。
shuí niàn běi lóu shàng , lín fēng huái xiè gōng 。

秋天 咏史怀古 景点

秋登宣城謝朓北樓

—— 李白

江城如畫裏,山曉望晴空。
兩水夾明鏡,雙橋落彩虹。
人煙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誰念北樓上,臨風懷謝公。

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仄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平仄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jiāng chéng rú huà lǐ , shān xiǎo wàng qíng kōng 。
liǎng shuǐ jiá míng jìng , shuāng qiáo luò cǎi hóng 。
rén yān hán jú yòu , qiū sè lǎo wú tóng 。
shuí niàn běi lóu shàng , lín fēng huái xiè gōng 。

繁体原文 收起原文 韵律对照 收起韵律 注音对照 收起注音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江边的城池好像在画中一样美丽,山色渐晚,我登上谢朓楼远眺晴空。两条江之间,一潭湖水像一面明亮的镜子;江上两座桥仿佛天上落下的彩虹。橘林柚林掩映在令人感到寒意的炊烟之中;秋色苍茫,梧桐也已经显得衰老。除了我还有谁会想着到谢朓北楼来,迎着萧飒的秋风,怀念谢先生呢?

注释:
⑴谢朓北楼:即谢朓楼,为南朝齐诗人谢朓任宣城太守时所建,故址在陵阳山顶,是宣城的登览胜地。谢朓是李白很佩服的诗人。
⑵江城:泛指水边的城,这里指宣城。唐代江南地区的方言,无论大水小水都称之为“江”。
⑶两水:指宛溪、句溪。宛溪上有凤凰桥,句溪上有济川桥。明镜:指拱桥桥洞和它在水中的倒影合成的圆形,像明亮的镜子一样。
⑷双桥:指凤凰桥和济川桥,隋开皇(隋文帝年号,公元581~600年)年间所建。彩虹:指水中的桥影。
⑸人烟:人家里的炊烟。
⑹北楼:即谢朓楼。
⑺谢公:谢朓。


鉴赏:

  谢朓北楼是南齐诗人谢朓任宣城太守时所建,又名谢公楼,唐代改名叠嶂楼,是宣城的登览胜地。宣城处于山环水抱之中,陵阳山冈峦盘屈,三峰挺秀;句溪和宛溪的溪水,萦回映带着整个城郊,“鸟去鸟来山色里,人歌人哭水声中”(杜牧《题宣州开元寺水阁阁下宛溪夹溪居人》)。

  一个晴朗的秋天的傍晚,诗人独自登上了谢公楼。岚光山影,景色十分明净。诗人凭高俯瞰,“江城”犹如在图画中一样。开头两句,诗人把他登览时所见景色概括地写了出来,总摄全篇,一下子就把读者深深吸引住,一同进入诗的意境中去了。严羽《沧浪诗话》说:“太白发句,谓之开门见山。”指的就是这种表现手法。

  中间四句是具体的描写。这四句诗里所塑造的艺术形象,都是从上面的一个“望”字生发出来的。从结构的关系来说,上两句写“江城如画”,下两句写“山晚晴空”;四句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而又是有层次的。“两水”指句溪和宛溪。宛溪源出峄山,在宣城的东北与句溪相会,绕城合流,所以说“夹”。因为是秋天,溪水更加澄清,它平静地流着,波面上泛出晶莹的光。用“明镜”来形容,用语十分恰当。“双桥”指横跨溪水的上、下两桥。上桥叫做凤凰桥,在城的东南泰和门外;下桥叫做济川桥,在城东阳德门外,都是隋文帝开皇年间(581~600年)的建筑。这两条长长的大桥架在溪上,倒影水中,诗人从高楼上远远望去,缥青的溪水,鲜红的夕阳,在明灭照射之中,桥影幻映出无限奇异的璀璨色彩。这更像是天上的两道彩虹,而这“彩虹”的影子落入“明镜”之中去了。这两句与诗人的另一名作《望庐山瀑布水》中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相似。两者同样是用比拟的手法来塑造形象,同样用一个“落”字把地下和天上联系起来;然而同中有异,异曲同工:一个是以银河比拟瀑布的飞流,一个是用彩虹写夕阳明灭的波光中双桥的倒影;一个着重在描绘其奔腾直下的气势,一个着重在显示其瑰丽变幻的色彩,两者所给予读者的美感也不一样,而诗人想象的丰富奇妙,笔致的活泼空灵,则同样十分高明。

  秋天的傍晚,原野是静寂的,山冈一带的丛林里冒出人家一缕缕的炊烟,橘柚的深碧,梧桐的微黄,呈现出一片苍寒景色,使诗人感到是秋光渐老的时候了。当时诗人的心情是完全沉浸在他的视野里,他的观察是深刻的,细致的;而他的描写又是毫不粘滞的。他站得高,望得远,抓住了一刹那间的感受,用极端凝炼的形象语言,在随意点染中勾勒出一个深秋的轮廓,深深地透漏出季节和环境的气氛。他不仅写出秋景,而且写出了秋意。他在高度概括之中,用笔丝丝入扣。

  结尾两句,从表面看来很简单,只不过和开头二句一呼一应,点明登览的地点是在“北楼上”;这北楼是谢朓所建的,从登临到怀古,似乎是照例的公式,因而李白就不免顺便说一句怀念古人的话罢了。这里值得注意是“谁念”两个字。“怀谢公”的“怀”,是李白自指,“谁念”的“念”,是指别人。两句的意思,是慨叹诗人“临风怀谢公”的心情没有谁能够理解。这就不是一般的怀古了。

  客中的抑郁和感伤,特别当摇落秋风的时节,诗人那寂寞的心情,读者是可以想象的。宣城是他旧游之地,此时他又重来这里。一到宣城,他就会怀念到谢朓,这不仅因为谢朓在宣城遗留下了像叠嶂楼这样的名胜古迹,更重要的是因为谢朓对宣城有着和诗人相同的情感。当李白独自在谢朓楼上临风眺望的时候,面对着谢朓所吟赏的山川,缅怀他平素所仰慕的这位前代诗人,虽然古今世隔,然而他们的精神却是遥遥相接的。这种渺茫的心情,反映了他政治上苦闷彷徨的孤独之感;正因为政治上受到压抑,找不到出路,所以只得寄情山水,尚友古人;他当时复杂的情怀,很难有人能理解。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时间与《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相近,在安史之乱爆发前不久。李白在长安为权贵所排挤,被赐金放还,弃官而去之后,政治上一直处于失意之中,过着飘荡四方的流浪生活。公元753年(天宝十二载)与公元754年(天宝十三载)的秋天,李白两度来到宣城,此诗当作于公元753年或754年的中秋节后。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本文作者李白介绍:🔈

李白,字太白,陇西成纪人,凉武昭王暠九世孙。或曰山东人,或曰蜀人。白少有逸才,志气宏放,飘然有超世之心。初隐岷山,益州长史苏頲见而异之曰:“是子天才英特,可比相如。”天宝初,至长安,往见贺知章。知章见其文,叹曰:“子谪仙人也。”言於明皇,召见金銮殿,奏颂一篇。帝赐食,亲爲调羹。有诏供奉翰林,白犹与酒徒饮於巿。帝坐沈香亭子,意有所感,欲得白爲乐章,召入,而白已醉。左右以水頮面,稍解,援笔成文,婉丽精切。帝爱其才,数宴见。白常侍帝,醉,使高力士脱鞾。力士素贵,耻之,摘其诗以激杨贵妃。帝欲官白,妃輙沮止。白自知不爲亲近所容,恳求还山。帝赐金放还,乃浪迹江湖,终日沈饮。永王璘都督江陵,辟爲僚佐。璘谋乱... 查看更多>>

李白的诗:

相关诗词:

奉和宣城张太守南亭秋夕怀友 (fèng hé xuān chéng zhāng tài shǒu nán tíng qiū xī huái yǒu)

朝代:唐    作者: 钱起

池馆蟪蛄声,梧桐秋露晴。
月临朱戟静,河近画楼明。
卷幔浮凉入,闻钟永夜清。
片云悬曙斗,数雁过秋城。
羽扇扬风暇,瑶琴怅别情。
江山飞丽藻,谢朓让前名。

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仄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平仄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送前汝州李侍御罢归宣城 (sòng qián rǔ zhōu lǐ shì yù bà guī xuān chéng)

朝代:唐    作者: 许棠

吟诗早得名,戴豸又加荣。
下国闲归去,他人少此情。
云移寒峤出,烧夹夜江明。
重引池塘思,还登谢朓城。

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仄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平仄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寄崔侍御 (jì cuī shì yù)

朝代:唐    作者: 李白

宛溪霜夜听猿愁,去国长为不系舟。
独怜一雁飞南海,却羡双溪解北流。
高人屡解陈蕃榻,过客难登谢朓楼。
此处别离同落叶,朝朝分散敬亭秋。

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仄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平仄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人生 友情 相思

登宣城郡楼仰谢公 (dēng xuān chéng jùn lóu yǎng xiè gōng)

朝代:宋    作者: 吴龙翰

翠屏四面敞阑干,谢老诗情不说官。
魂冷青山呼欲醒,吟声渗在石泉间。

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仄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平仄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动物

宣城花 (xuān chéng huā)

朝代:宋    作者: 苏爲

宣城花叠嶂,楼前簇绮霞。
若非翠露陶潜柳,即是红藏小谢家。

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仄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平仄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己未秋登城北楼 (jǐ wèi qiū dēng chéng běi lóu)

朝代:宋    作者: 翁泳

脚底江南第一州,台城北上小淹留。
难忘故国千年恨,不尽长江万古流。
目断中原谁击楫,秋来多雨独登楼。
举头忽见长安日,一醉能消太白愁。

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仄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平仄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次韵道卿登楼有作 (cì yùn dào qīng dēng lóu yǒu zuò)

朝代:宋    作者: 周紫芝

谢朓楼头烟树低,雨余帘幕卷雌霓。
山从云外分千叠,水自天来落两溪。
南圃飞红香满砌,画桥春涨绿平堤。
登临日日伤愁眼,栏下夕阳还复西。

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仄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平仄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次韵侯宣城题叠嶂楼 (cì yùn hóu xuān chéng tí dié zhàng lóu)

朝代:宋    作者: 苏辙

小邑来时路,宣城最近邻。
楼台百年旧,花竹一番新。
登览春深日,凝思病後身。
何时对樽酒,重为洗埃尘。

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仄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平仄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用前韵再和许朝奉 (yòng qián yùn zài hé xǔ cháo fèng)

朝代:宋    作者: 苏轼

高门元世旧,客路晚追游。
清绝闻诗语,疏通岂法流。
传有有衣鉢,断狱尽春秋。
邂逅陪车马,寻芳谢朓洲。
凄凉望乡国,得句仲宣楼。
恨赋投湘水,悲歌祀柳州。
何如五字律,相与一樽留。
更约登尘外,归时月满舟。

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仄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平仄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宣城北楼昔从顺阳公会於此 (xuān chéng běi lóu xī cóng shùn yáng gōng huì wū cǐ)

朝代:唐    作者: 鲍溶

诗楼郡城北,窗牖敬亭山。
几步尘埃隔,终朝世界闲。
凭师看粉壁,名姓在其间。

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仄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平仄仄平仄,平平平仄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