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ī nián shí èr rì yè dēng qīng xīn gé
七年十二日夜登清心阁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曹勋 (cáo xūn)

小楼秋夜明月底,仰不见天惟见水。
岸巾独立四无人,白月青天伴阳子。
谁知横玉作秋声,一声吹尽九陌尘。
月轮半仄吾未睡,楼角风生凉杀人。

仄平平仄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
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仄平。
仄平仄仄平仄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xiǎo lóu qiū yè míng yuè dǐ , yǎng bù jiàn tiān wéi jiàn shuǐ 。
àn jīn dú lì sì wú rén , bái yuè qīng tiān bàn yáng zǐ 。
shuí zhī héng yù zuò qiū shēng , yī shēng chuī jìn jiǔ mò chén 。
yuè lún bàn zè wú wèi shuì , lóu jiǎo fēng shēng liáng shā rén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小楼秋夜,明月挂在天空之底,仰望之处不见天,只见水面倒影。岸边的帘巾孤立着,四周无人,洁白的月光和蔚蓝的天空陪伴着孤独的阳子。
谁能知晓横笛吹奏出的秋意,一曲笛声吹散着九条街巷的尘埃。月光半晕未使我入睡,楼角的微风带来清凉之感,却也带着凛冽之意,仿佛能够伤人。
全诗表达了一个小楼秋夜的景象,明月高悬,天空清朗,水面倒影,寂寥而美丽。诗人借此写景,抒发对孤独和寂寞的感受,笛声吹尽九陌尘,意味着把心中的烦扰随着音乐飘散。而月光和微风的描述,更凸显了这种深夜里的清冷和凛冽。整首诗给人以深沉而略带忧郁的感受。

赏析:这首古诗《七年十二日夜登清心阁》是曹勋创作的一首山水田园诗,通过描写秋夜的明月、水景、自然风光以及个人情感,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心境的感悟。
首先,诗人以小楼秋夜明月为开篇,将读者引入诗意的秋夜景象。明月高悬天空,照在水面上,营造出宁静的氛围。接着,诗人描述了岸巾独立,四周无人的情景,强调了这个场景的幽静和孤寂。
在第三节中,诗人运用了“白月青天伴阳子”的表达,将月亮和天空相互联系,暗示了作者心中的某种情感,也表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美丽。诗人在第四节中提到“横玉作秋声”,这里表达了对风声的感知,将风声与玉器横过的声音相联系,增加了诗歌的意境和音乐感。
最后两句“月轮半仄吾未睡,楼角风生凉杀人”表现了诗人对秋夜的独特体验,月亮依然高挂半空,让他难以入睡,而楼角的风带来的凉意则更加强烈,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本文作者曹勋介绍:🔈

曹勋(一○九八?~一一七四),字公显,一作功显,阳翟(今河南禹州)人。以恩补承信郎,徽宗宣和五年(一一二三)赐同进士出身(《嘉定赤城志》卷三四),仍爲武官。靖康之变从徽宗北迁,至燕山,受密旨间行诣康王。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至南京,以建言忤执政,出於外。绍兴十一年(一一四一),副刘光远使金,中途还,又充馆伴副使。未几,爲报谢副使使金,十二年至金,得请还梓宫及太后。十三年,兼枢密副都承旨。十五年奉祠。二十五年,起知合门事兼干办皇城司。二十九年,再爲称谢副使使金。三十年,提举万寿观(《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四一、一四二、一四四、一五○、一五三、一七○、一八五)。孝宗乾道七年(一一七一)起提举皇城... 查看更多>>

曹勋的诗:

曹勋的词:

  • 谒金门

    春待去。帘外连天飞絮。老大心情慵纵步...

  • 玉楼春

    昔年曾到神清洞。笑领希夷非夙梦。看时...

  • 饮马歌

    边头春未到。雪满交河道。暮沙明残照。...

  • 长寿仙促拍

    舜德日辉光,正初冬盛期。东朝喜、诞生...

  • 长寿仙促拍

    绛阙,正春光到时。当人日、诞芳仪。向...

  • 浣溪沙

    西苑烟光倚槛新。桃花艳艳静无尘。照溪...

  • 浣溪沙

    日上龙城散晓阴。琼芳堂下玉成林。江梅...

  • 酒泉子

    连面霜风。野馆山村逢至日,开怀欲酒杯...

  • 诉衷情

    人情世态饱经过。眼也见来多。忙中掉得...

  • 诉衷情

    得抽头处好抽头。等待几时休。贤且广张...

  • 曹勋宋词全集>>

相关诗词:

四月二十七日登灵洲阁明日前迓新漕回首望阁赋长韵寄堂头僧 (sì yuè èr shí qī rì dēng líng zhōu gé míng rì qián yà xīn cáo huí shǒu wàng gé fù cháng yùn jì táng tóu sēng)

朝代:宋    作者: 曾丰

昨日我登山阁上,前村人落世尘中。
今还望望寻村去,复觉区区与世同。
眼界那分清与浊,心机已破碍为通。
撙斋寄语灵洲老,莫向空边更说空。

仄平平仄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
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仄平。
仄平仄仄平仄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成都遨乐诗二十一首 七月六日晚登太慈寺阁观夜市 (chéng dōu áo lè shī èr shí yī shǒu qī yuè liù rì wǎn dēng tài cí sì gé guān yè shì)

朝代:宋    作者: 田况

万里银潢贯紫虚,桥边螭辔待星姝。
年年巧若从人乞,未省灵恩徧得无。

仄平平仄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
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仄平。
仄平仄仄平仄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七月十二日夜登清心阁醉吟 (qī yuè shí èr rì yè dēng qīng xīn gé zuì yín)

朝代:宋    作者: 杨万里

小楼秋夜月明底,仰不见天惟见水。
岸巾独立四无人,白月青天伴杨子。
谁知横玉作秋声,一声吹尽九陌尘。
月轮半仄吾未睡,楼角风生凉杀人。

仄平平仄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
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仄平。
仄平仄仄平仄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登爱阁有感 (dēng ài gé yǒu gǎn)

朝代:宋    作者: 白玉蟾

五六年前彭觉非,同登爱阁翫荷池。
如今再到还重省,十二阑干谩雨丝。

仄平平仄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
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仄平。
仄平仄仄平仄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学士院端午帖子二十七首 皇太后阁六首 其二 (xué shì yuàn duān wǔ tiě zi èr shí qī shǒu huáng tài hòu gé liù shǒu qí èr)

朝代:宋    作者: 苏辙

玉宇宜朱夏,壶冰生晚凉。
深心念行暍,清夜久焚香。

仄平平仄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
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仄平。
仄平仄仄平仄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夜登桐柏上清阁 (yè dēng tóng bǎi shàng qīng gé)

朝代:宋    作者: 林表民

雨过中宵夜满空,一山松竹韵溪风。
披衣独上上清阁,身在半天云气中。

仄平平仄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
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仄平。
仄平仄仄平仄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春日登大悲阁二首(一字至七字) (chūn rì dēng dà bēi gé èr shǒu yī zì zhì qī zì )

朝代:唐    作者: 钱惟治

仄平平仄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
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仄平。
仄平仄仄平仄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中秋後一夕登清心阁二首 其二 (zhōng qiū hòu yī xī dēng qīng xīn gé èr shǒu qí èr)

朝代:宋    作者: 杨万里

秋夜真成昼,西山却在东。
吹高半轮月,正頼一襟风。
清景今年过,何人此兴同。
青天忽成纸,似欲借诗翁。

仄平平仄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
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仄平。
仄平仄仄平仄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登高 (dēng gāo)

朝代:宋    作者: 蔡沆

九日登高庙阁阴,山间犬吠白云深。
清秋空谷寒侵夜,绕屋幽林翠满岑。
佳景随开陶令兴,雅怀犹负远公心。
年来名利都抛却,唯有游观到处寻。

仄平平仄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
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仄平。
仄平仄仄平仄仄,平仄平平平仄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