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ò àn chūn xíng èr shǒu qí èr
洛岸春行二首 其二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张耒 (zhāng lěi)

南山晴翠入波光,一派溪声绕郭长。
最爱早春沙岸暖,衮风轻浪拍鸳鸯。

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nán shān qíng cuì rù bō guāng , yī pài xī shēng rào guō cháng 。
zuì ài zǎo chūn shā àn nuǎn , gǔn fēng qīng làng pāi yuān yāng 。

写景 抒情 咏物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南山晴婉,青翠的山峦融入波光之中,整个景色如画。一片悠扬的溪水声环绕着城郭,长久不息。
我最钟爱初春时节,沙岸温暖宜人,衣袂飘飘,轻拂水面,仿佛是一幅细腻的画面,美如仙境。湖面上,波浪轻拍,不断激起鸳鸯游荡。

晴翠:草木在阳光照耀下映射出的一片碧绿色。
一派:一条支流;一条水流。


全文表达了南山晴美丽的景色,以及作者对初春时节温暖宜人的喜爱之情,展现了一幅山水诗般的画面。 


赏析:
《洛岸春行二首 其二》描绘了南山的春景,以及清澈的溪水、温暖的沙岸和欢快的鸳鸯,展现了春日宜人的景色和愉悦的心情。
诗人通过描绘南山的晴朗景色,翠绿的山峦映入波光之中,形成了一幅宜人的画面。溪水潺潺,如音乐般环绕在长郭周围,为整个景色增添了生动和清新的氛围。
诗中提及最喜欢早春时节的沙岸,描述了温暖的阳光洒在沙岸上,令人感受到春日的暖意。风吹轻拂,浪花拍打,与沙岸形成和谐的画面,让人感到宜人而愉悦。
诗中以鸳鸯作为象征,寓意着春日美好的景象和欢乐的心情。鸳鸯的形象也烘托了春天的愉悦和和谐。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张耒写的《洛岸春行二首》系列:

本文作者张耒介绍:🔈

张耒(一○五四~一一一四),字文潜,人称宛丘先生,祖籍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生长於楚州淮阴(今江苏淮阴西南)。爲诗文服膺苏轼,与黄庭坚、晁补之、秦观并称苏门四学士。神宗熙宁六年(一○七三)进士,授临淮主簿。元丰元年(一○七八),爲寿安尉。七年,迁咸平丞。哲宗元佑元年(一○八六),以太学录召试馆职,历秘书丞、着作郎、史馆检讨。元佑末,擢起居舍人。哲宗亲政,以直龙图阁学士出知润州,未几,改宣州。绍圣三年(一○九六),管勾明道宫。四年,坐党籍落职,谪监黄州酒税。元符二年(一○九九),改监复州酒税。徽宗即位,起通判黄州,迁知兖州,召爲太常少卿,出知颍州、汝州。崇宁元年(一一○二),因党论复起,贬房州... 查看更多>>

张耒的诗:

张耒的词: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