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ū xuān chéng shàn niàng jì sǒu
哭宣城善酿纪叟 🔈

朝代:唐 (táng)    作者: 李白 (lǐ bái)

纪叟黄泉里,还应酿老春。
夜台无晓日,沽酒与何人。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jì sǒu huáng quán lǐ , huán yìng niàng lǎo chūn 。
yè tái wú xiǎo rì , gū jiǔ yǔ hé rén 。

悼念

哭宣城善釀紀叟

—— 李白

紀叟黃泉裏,還應釀老春。
夜臺無曉日,沽酒與何人。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jì sǒu huáng quán lǐ , huán yìng niàng lǎo chūn 。
yè tái wú xiǎo rì , gū jiǔ yǔ hé rén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纪老在黄泉里,还会酿制老春美酒。
只是阴间没有李白,你老卖酒给何人?

注释:
⑴宣城:在今安徽省东南。善酿:擅长酿酒。
⑵老春:纪叟所酿酒名。唐人称酒多有”春“字。
⑶夜台:坟墓。亦借指阴间。《文选》陆机诗:”送子长夜合。“李周翰注:”坟墓一闭,无复见明,故云长夜台,后人称夜合本此。“
⑷题戴老酒店:这是此诗的另一个版本题目。
⑸大春:戴老所酿酒名。


赏析:

  这是李白凭吊友人的绝句,有两个传世版本,一题为《哭宣城善酿纪叟》,一题为《题戴老酒店》,两者酿酒老人的姓不同,正文文字也略有不同,而内容基本没有差别。这里赏析:所引述的文字以前一版本为准。

  酿酒老人离开人世间,引起诗人深深的惋惜和怀念。诗人痴情地想象这位酿酒老人死后的生活。首句”纪叟黄泉里“,黄泉本是人死葬身之所,可是按诗人的口气,纪叟之死入黄泉,就像搬家一样,既是说他死,似乎又还活着。次句”还应酿老春“,就是说:既然生前他能为我李白酿出老春名酒,那么如今在黄泉之下,他也应该还会施展他的拿手绝招,继续酿造香醇的美酒。这看上去是诗人一种荒诞可笑的假想,然而却说得那么认真、悲切,使读者在感情上容易接受,觉得这一奇想是合乎人情的。

  接着二句:”夜台无晓日,沽酒与何人?“诗人又沿着前面的思路想得更深一层:“纪叟纵然在黄泉里仍操旧业,但生死殊途,叫我李白如何能喝得到他的酒呢?”想到这里,诗人更为悲切,为了表达这种强烈的伤感之情,采用设问句式,故作痴语问道:“老师傅!你已经去到漫漫长夜般的幽冥世界中去了,而我李白还活在人世上,你酿了老春好酒,又将卖给谁呢?”照这两句诗的含意,似乎纪叟原是专为李白酿酒而活着,并且他酿的酒也只有李白赏识。这种想法更是不合乎情理的痴呆想法,但更能表明诗人平时与纪叟感情的深厚,彼此是难得的知音,现在死生分离,诗人感到十分悲痛。

  沽酒与酿酒是李白与纪叟生前最平常的接触,然而,这看似平常的小事,却最令诗人难忘,最易引起诗人伤感。诗人善于抓住这一点,并赋予浪漫主义的色彩加以渲染,感情真挚自然,十分感人。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年)。李白是个重感情的人,一生广交朋友。此诗凭吊的友人纪叟,是宣城人。宣城地处皖南,唐代为宣城郡治所,历史悠久,风光秀丽,六朝以来文人荟萃。李白尝七游宣城,对这里的风土人情都有很深的感受。纪叟的宣城著名的酿酒人,所酿的美酒遐迩闻名。李白一生嗜酒,屡游宣城,自然就和他交上了朋友。李白对纪叟的死很悲痛,所以写了这首诗哭他。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本文作者李白介绍:🔈

李白,字太白,陇西成纪人,凉武昭王暠九世孙。或曰山东人,或曰蜀人。白少有逸才,志气宏放,飘然有超世之心。初隐岷山,益州长史苏頲见而异之曰:“是子天才英特,可比相如。”天宝初,至长安,往见贺知章。知章见其文,叹曰:“子谪仙人也。”言於明皇,召见金銮殿,奏颂一篇。帝赐食,亲爲调羹。有诏供奉翰林,白犹与酒徒饮於巿。帝坐沈香亭子,意有所感,欲得白爲乐章,召入,而白已醉。左右以水頮面,稍解,援笔成文,婉丽精切。帝爱其才,数宴见。白常侍帝,醉,使高力士脱鞾。力士素贵,耻之,摘其诗以激杨贵妃。帝欲官白,妃輙沮止。白自知不爲亲近所容,恳求还山。帝赐金放还,乃浪迹江湖,终日沈饮。永王璘都督江陵,辟爲僚佐。璘谋乱... 查看更多>>

李白的诗:

相关诗词:

送宣城路录事 (sòng xuān chéng lù lù shì)

朝代:唐    作者: 韦应物

江上宣城郡,孤舟远到时。
云林谢家宅,山水敬亭祠。
纲纪多闲日,观游得赋诗。
都门且尽醉,此别数年期。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哀鲁国宣靖曾公三首 其一 (āi lǔ guó xuān jìng céng gōng sān shǒu qí yī)

朝代:宋    作者: 刘摰

柱石三朝重,轩裳五纪荣。
忠勳等张霍,善庆似韦平。
光气收辰象,仪型失老成。
易名宣合靖,千古诏幽明。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哭张南史因寄南史侄叔宗 (kū zhāng nán shǐ yīn jì nán shǐ zhí shū zōng)

朝代:唐    作者: 李端

争路忽摧车,沈钩未得鱼。
结交唯我少,丧旧自君初。
谏草文难似,围棊智不如。
仲宣新有赋,叔夜近无书。
地闭滕公宅,山荒谢客庐。
歼良从此恨,福善竟成虚。
酿酒多同醉,烹鸡或取余。
阮咸虽永别,岂共仲容疎。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记万载风俗三绝 其二 (jì wàn zǎi fēng sú sān jué qí èr)

朝代:宋    作者: 祖无择

官酤米为麴,酿出成红酒。
里社醉丰年,便是宣城酎。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哭王达善 (kū wáng dá shàn)

朝代:宋    作者: 舒岳祥

一叟经年疟,萧然强饭蔬。
残花清供後,瘦竹苦吟余。
女授伏生业,儿工阿买书。
曾无一纸别,疑信问何如。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文宣王及其弟子赞 其二九 (wén xuān wáng jí qí dì zǐ zàn qí èr jiǔ)

朝代:宋    作者: 宋高宗

伯兹雩娄,务学实着。
三千之位,七十是预。
匪善莫行,惟德乃据。
纪干前书,式彰厥誉。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挽刘宣义 其二 (wǎn liú xuān yì qí èr)

朝代:宋    作者: 孙应时

令子论交重,三年为此来。
仪容亲几杖,笑语侍尊罍。
今日临归路,伤心哭夜台。
善人常罕见,宁独为公哀。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文宣王及其弟子赞 其四○ (wén xuān wáng jí qí dì zǐ zàn qí sì ○)

朝代:宋    作者: 宋高宗

肃肃曹伯,王室之裔。
积习乐道,切瑳明义。
惟善则主,尔德是类。
史笔有焕,令名永纪。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宣城花 (xuān chéng huā)

朝代:宋    作者: 苏爲

宣城花叠嶂,楼前簇绮霞。
若非翠露陶潜柳,即是红藏小谢家。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哭月桥兄 (kū yuè qiáo xiōng)

朝代:宋    作者: 陈纪

前辈风流尽,乡枌孰表仪。
如公又凋谢,末俗恐浇漓。
幼学皆真践,濒危属近思。
端为吾道恸,不但哭吾私。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