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īng wǔ kāng xiǎo shān fǎ yáo shī jiù jū
经武康小山法瑶师旧居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释智圆 (shì zhì yuán)

至道不可状,至理杳无名。
万汇丧其源,出没何营营。
忽焉生法瑶,研虑还淳精。
立言宗能仁,百也驰休声。
我来访旧居,景物如有情。
闲庭惨树色,空山咽猿鸣。
斯人今也亡,孤棹寻归程。

仄仄仄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仄仄平平平。
仄平平仄平,平○平平平。
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
仄平仄仄平,仄仄○仄平。
平○仄仄仄,○平仄平平。
平平平仄平,平仄平平平。

zhì dào bù kě zhuàng , zhì lǐ yǎo wú míng 。
wàn huì sàng qí yuán , chū mò hé yíng yíng 。
hū yān shēng fǎ yáo , yán lǜ huán chún jīng 。
lì yán zōng néng rén , bǎi yě chí xiū shēng 。
wǒ lái fǎng jiù jū , jǐng wù rú yǒu qíng 。
xián tíng cǎn shù sè , kōng shān yàn yuán míng 。
sī rén jīn yě wáng , gū zhào xún guī chéng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至道无法形容,至理难以命名。
万物汇聚,它们的源头已经消失,来去无踪。
突然间出现了法瑶,经过深思熟虑,仍然保持纯粹的本质。
提出了能仁的宗旨,但千百年来,它的声音已经逐渐消失。
我来到了昔日的居所,周围景物仿佛也有感受。
宁静的庭院,树木的颜色显得凄凉,空山回荡着猿猴的叫声。
这个人今已离去,孤独的船桨寻找回归的路程。



总结:

诗人表达了至道至理无法言传的深邃之处,指出万物的源头已经失去,存在与消失无常。然而,纯粹的本质依然存在,并呼唤人们追求能仁的宗旨。诗人回到旧居,感叹时光流转,描绘了凄凉的景象,表达了生命的无常和离别之情。

赏析:这首诗《经武康小山法瑶师旧居》是释智圆所作,以诗意的语言表达了一种对师傅法瑶和旧居的怀念之情。诗中描写了自然景物和内心感受,通过对法瑶师傅和旧居的回忆,表达了作者对师傅智慧和慈悲的崇敬,以及对旧居的深情眷恋。
诗中提到“至道不可状,至理杳无名”,表现出法瑶师傅的高深境界,他的教诲无法用言语来形容。接着描述了万物源头的消失和涌现,反映出宇宙的永恒循环。
接下来的几句中,法瑶师傅被描绘为一个深思熟虑、纯粹的智者,他追求至善之道,崇尚仁爱。这些词语突显了法瑶师傅的伟大和高尚品德。
最后两句描写了诗人自己访问法瑶师傅的旧居,庭院凄凉,山谷空寂,表现出对法瑶师傅逝去的伤感和对曾经的美好时光的回忆。诗人表达了对法瑶师傅的感慨和对旧居的眷恋之情,以及对人生变迁的深刻思考。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本文作者释智圆介绍:🔈

释智圆(九七六~一○二二),字无外,自号中庸子,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俗姓徐。年八岁,受具於龙兴寺。二十一岁,传天台三观於源清法师(吴遵路《闲居编》序)。居杭州孤山玛瑙院,与处士林逋爲友(《咸淳临安志》卷七○)。真宗乾兴元年卒,年四十七。谥号法慧(《武林高僧事略》)。有杂着,闲居编》五十一卷,仁宗嘉佑五年刊行於世。 智圆诗,存於《闲居编》卷三七至五一。《闲居编》无单本传世,惟见《续藏经》。今录诗十五卷,即以上海涵芬楼影印日本大正《续藏经》本爲底本。 查看更多>>

释智圆的诗:

相关诗词:

听素法师讲法华经 (tīng sù fǎ shī jiǎng fǎ huá jīng)

朝代:唐    作者: 皎然

法子出西秦,名齐漆道人。
才敷药草义,便见雪山春。
护讲龙来远,闻经鹤下频。
应机如一雨,谁不涤心尘。

仄仄仄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仄仄平平平。
仄平平仄平,平○平平平。
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
仄平仄仄平,仄仄○仄平。
平○仄仄仄,○平仄平平。
平平平仄平,平仄平平平。

动物

谶 十三 (chèn shí sān)

朝代:唐    作者: 菩提达摩

本是大虫勇,(印宗法师本是小乘,喻如大虫,不是师子)回(《天圣广灯录》作「翻」)成师子谈。
(回者,传也。
回小作大,印宗法师礼六祖便悟上乘,是成师子吼)官家封马岭,(封者,印也。
马岭者,宗也。
印宗曾为讲经法师也)同详三十三。
(同详者,同学也。
六祖弟子祥岑等三十三人,祥禅师住於峡山)。

仄仄仄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仄仄平平平。
仄平平仄平,平○平平平。
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
仄平仄仄平,仄仄○仄平。
平○仄仄仄,○平仄平平。
平平平仄平,平仄平平平。

送缘有禅师与雷处士入武夷山 (sòng yuán yǒu chán shī yǔ léi chǔ shì rù wǔ yí shān)

朝代:唐    作者: 贯休

师与雷居士,寻山道入闽。
应将熊耳印,别授武夷君。

仄仄仄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仄仄平平平。
仄平平仄平,平○平平平。
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
仄平仄仄平,仄仄○仄平。
平○仄仄仄,○平仄平平。
平平平仄平,平仄平平平。

求道 山水

武康溪居即事寄宝印大师四首 其二 (wǔ kāng xī jū jí shì jì bǎo yìn dà shī sì shǒu qí èr)

朝代:宋    作者: 释智圆

月下猿声水畔山,卧听吟望只宜闲。
柴门不掩无来客,时有精灵暂往还。

仄仄仄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仄仄平平平。
仄平平仄平,平○平平平。
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
仄平仄仄平,仄仄○仄平。
平○仄仄仄,○平仄平平。
平平平仄平,平仄平平平。

武康溪居即事寄宝印大师四首 其四 (wǔ kāng xī jū jí shì jì bǎo yìn dà shī sì shǒu qí sì)

朝代:宋    作者: 释智圆

禅外相怀雪乍晴,音书早晚到柴扃。
残阳独倚危楼望,极目山光数点青。

仄仄仄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仄仄平平平。
仄平平仄平,平○平平平。
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
仄平仄仄平,仄仄○仄平。
平○仄仄仄,○平仄平平。
平平平仄平,平仄平平平。

自张平道入瑶谿 (zì zhāng píng dào rù yáo xī)

朝代:宋    作者: 释德洪

冲虎曾经落照村,千峰盘尽始登门。
惯闻跛脚阿师法,喜见横行道者孙。
爱客精神清入画,游方踪迹夜重论。
杖藜又入层云去,知有安公旧隐存。

仄仄仄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仄仄平平平。
仄平平仄平,平○平平平。
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
仄平仄仄平,仄仄○仄平。
平○仄仄仄,○平仄平平。
平平平仄平,平仄平平平。

经方干旧居 (jīng fāng gān jiù jū)

朝代:宋    作者: 释乾康

镜湖中有月,处士後无人。
荻笋抽高节,鲈鱼跃老鳞。

仄仄仄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仄仄平平平。
仄平平仄平,平○平平平。
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
仄平仄仄平,仄仄○仄平。
平○仄仄仄,○平仄平平。
平平平仄平,平仄平平平。

华子冈 (huá zǐ gāng)

朝代:宋    作者: 邹斌

风流晋人物,康乐性乐山。
文选数十诗,大半皆林泉。
未知当时士,多少肥遯贤。
投书犯世网,何如康乐阡。
小隠华子冈,世事成云烟。
高风辋川期,师法甪里传。
倘悟神仙诀,千载如眼前。

仄仄仄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仄仄平平平。
仄平平仄平,平○平平平。
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
仄平仄仄平,仄仄○仄平。
平○仄仄仄,○平仄平平。
平平平仄平,平仄平平平。

寄题武陵柳氏所居二首 康乐楼 (jì tí wǔ líng liǔ shì suǒ jū èr shǒu kāng lè lóu)

朝代:宋    作者: 苏辙

邑居欲尽溪山好,不作层楼无奈何。
岩谷满前收蜡屐,漪涟极目卷渔蓑。
安心已得安身法,乐土偏令乐事多。
千里筠阳犹静治,还家一笑定无他。

仄仄仄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仄仄平平平。
仄平平仄平,平○平平平。
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
仄平仄仄平,仄仄○仄平。
平○仄仄仄,○平仄平平。
平平平仄平,平仄平平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