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ái shàng
淮上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刘黻 (liú fú)

翠华南渡後,此地独防秋。
明月家家泪,西风处处愁。
鼓鼙寒出塞,烽火夜分楼。
征战何时息,长河万古流。

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cuì huá nán dù hòu , cǐ dì dú fáng qiū 。
míng yuè jiā jiā lèi , xī fēng chù chù chóu 。
gǔ pí hán chū sài , fēng huǒ yè fēn lóu 。
zhēng zhàn hé shí xī , cháng hé wàn gǔ liú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翠华南渡后,这个地方孤单地防守着秋天的来临。
明亮的月光照耀下,家家户户都在流泪,而西风吹拂着,处处都充满忧愁。
鼓声和战鼙寒冷地伴随着边塞的出征,而烽火在夜晚的时分点亮了高楼。
征战又何时才能停息,长河却永远地流淌着,见证了万古的兴衰沧桑。
全诗写景悲凉,通过对南渡、秋天、明月、西风、鼓鼙、烽火、征战和长河等元素的描绘,展现了边塞战争时期的苦难与忧愁。诗人用抒情的笔触,表达了对战乱的无奈和对和平的渴望,使得全诗在凄婉中透露着浓郁的历史氛围。同时,长河万古流象征着历史的长河在不断流淌,无论战争或是和平,历史将永远延续。整首诗深情地描绘了一个历史时期的景象,让读者感受到了当时边塞战乱的艰辛与哀愁。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还为您找到 3 首名为《淮上》的诗:

本文作者刘黻介绍:🔈

刘黻(一二一七~一二七六),字声伯(一作升伯),号质翁,学者称蒙川先生,乐清(今属浙江)人。理宗淳佑十年(一二五○)入太学,时年三十四。时太学生伏阙上书攻丁大全,首署其名,追送南安军安置,丁贬还太学。景定三年(一二六二)进士,以对策忤贾似道,授昭庆军节度掌书记。度宗咸淳二年(一二六六),召爲秘书正字。三年,迁校书郎(《南宋馆阁续录》卷八、九),除监察御史。六年,知庆元府兼沿海制置使。七年,召权刑部侍郎(《宝庆四明志》卷一)。累迁中书舍人,吏部尚书。恭帝德佑初随二王入广。二年(一二七六),拜参知政事(《宋史》卷四七《瀛国公本纪》),行至罗浮病卒。着作已散失,後由其弟应奎收集诗文残稿编爲《蒙川先生... 查看更多>>

刘黻的诗: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