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é zhèng hóng zhōng xiān jū shí yī shǒu qí yī ○
和郑闳中仙居十一首 其一○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陈襄 (chén xiāng)

我爱仙居好,三年理尚宽。
民虽离网罟,政未息风澜。
悯物刑多省,劳心席少安。
祗惭无惠术,求配古人难。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wǒ ài xiān jū hǎo , sān nián lǐ shàng kuān 。
mín suī lí wǎng gǔ , zhèng wèi xī fēng lán 。
mǐn wù xíng duō shěng , láo xīn xí shǎo ān 。
zhī cán wú huì shù , qiú pèi gǔ rén nán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我热爱仙居的美好,三年来我的心情仍然宽广。
尽管人民远离了困扰,但政治的风云还未平息。
我深感物品的刑罚过多,治理国家仍需更多省思,而我的心灵休憩之所却很少。
我自愧没有为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福祉,追求与古人的配合是多么困难啊。



总结:

诗人表达了对家乡仙居美好的热爱之情,同时也反思了社会政治的困境和个人无力改变现状的无奈。他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的追求交织在诗中,呈现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这首诗《和郑闳中仙居十一首 其一○》是陈襄的作品。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仙居的热爱和对社会政治的关切。
赏析:
诗人以"我爱仙居好"作为开篇,表现了他对仙居的钟爱之情。仙居可能是一个景美宜人的地方,让诗人留连忘返。
接着,诗中提到"民虽离网罟,政未息风澜",表达了对民生问题和政治动荡的担忧。"网罟"可能指的是社会的陷阱和困境,而"风澜"则象征政治的波澜不安。这句话暗示着社会的不稳定和政治的动荡,使得人们难以安宁。
诗人还提到"悯物刑多省,劳心席少安",表现了他对社会不公和刑罚过重的同情之情。"刑多省"意味着对刑罚的反思和担忧,而"劳心席少安"则表明他为此感到焦虑和不安。
最后两句"祗惭无惠术,求配古人难"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无法提出有效建议和改进的惭愧之情,同时也表现了他对古代先贤的仰慕之情,因为他们能够提出有益于社会的建议。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陈襄写的《和郑闳中仙居十一首》系列:

本文作者陈襄介绍:🔈

陈襄(一○一七~一○八○),字述古,福州侯官(今福建福州)人。因家在古灵村,人号古灵先生。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初仕浦城主簿,历知仙居、河阳、蒙阳等县。嘉佑二年(一○五七),入爲秘阁校理、判祠部事。六年,出知常州。英宗治平初,复爲开封府推官、三司盐铁判官。神宗即位,出知明州。熙宁二年(一○六九),同修起居注,知谏院、改知制诰。寻直学士院。四年,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出知陈州。五年,知杭州。七年,复知陈州。八年,召还,知通进银台司兼侍读,判尚书都省。元丰三年卒,年六十四。有《古灵先生文集》。事见宋陈晔《古灵先生年谱》(《永乐大典》卷三一四二),《宋史》卷三二一有传。 陈襄诗四卷,以宋刻《古... 查看更多>>

陈襄的诗: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