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é yù wáng shí èr tí bā jiǎo diàn
和育王十二题 八角殿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李觏 (lǐ gòu)

晋後千百年,兹殿俨如昔。
梵宇若皆然,应须省民力。

仄仄平仄平,平仄仄○仄。
仄仄仄平平,○平仄平仄。

jìn hòu qiān bǎi nián , zī diàn yǎn rú xī 。
fàn yǔ ruò jiē rán , yìng xū shěng mín lì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晋后过去了千百年,这座殿宇依旧庄严如昔。若是所有的寺庙都是如此,就应该节约人力物力。

全诗概括:这首诗描绘了时光荏苒,历经千百年的晋后殿宇依旧保持着昔日的庄严。诗人思考了宏观的问题,如果所有的寺庙都能保持如此的状态,将会减轻人民的负担。整体上表达了对传统文化遗产的珍视以及对社会资源的合理利用的思考。

赏析:这首古诗《和育王十二题 八角殿》由晋代诗人李觏创作,赞美了八角殿的壮丽和永恒之美。诗中通过对八角殿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古建筑的敬仰和对历史传承的感慨。
首句"晋後千百年,兹殿俨如昔"表明了八角殿的古老和历史悠久,经过千百年的岁月沧桑,这座殿宇依然保持着昔日的风采。这里的"兹殿俨如昔"展现了作者对古建筑的敬仰,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转。
接下来的"梵宇若皆然,应须省民力"则表达了对古代建筑的独特价值的思考。作者称这座古老的殿堂就如同梵宇一般,神圣而庄严。然而,他也提到了"应须省民力",意味着保护和维护这些古代建筑需要付出很大的人力物力,因此需要谨慎对待。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对八角殿的赞美为主题,通过对古建筑的描述和对其价值的思考,展现了作者对历史和文化传承的尊重。这首诗可以标签为"咏物"、"历史"、"文化传承"。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李觏写的《和育王十二题》系列:

本文作者李觏介绍:🔈

李觏(一○○九~一○五九),字泰伯,建昌军南城(今属江西)人。曾举茂才异等不第,创建旴江书院(旴江在南城),教授生徒,学者称旴江先生。仁宗皇佑初,由范仲淹等荐,试太学助教,後爲直讲。嘉佑中,爲海门主簿、太学说书。四年卒,年五十一。有《退居类稿》十二卷,《皇佑续稿》八卷。明成化间南城左赞编爲《旴江集》(亦作《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外集三卷。事见《旴江集》卷首宋魏峙《李直讲年谱》,《宋史》卷四三二有傅。 李觏诗,以《四部业刊》影印明左赞编《旴江集》(其中诗三卷)爲底本,校以明正德十年孙甫刻本(简称孙本)、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又录得集外诗五首,编入卷末。 查看更多>>

李觏的诗: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