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é shèng yú yóu liáng wáng chuī tái yǒu gǎn
和圣俞游梁王吹台有感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韩维 (hán wéi)

高台压万井,四绝埃与氛。
上有金僊庐,凌虚结楣棼。
尝闻登其巅,直视太行云。
壮观良跂予,夙驾惭後君。
况当朱炎月,烈风来朝曛。
泛潋白正醴,飘颻轻练裙。
想像箫鼓处,寥寥如有闻。
一写沈鬰忧,怀古何足云。

平平仄仄仄,仄仄平仄平。
仄仄平平平,平平仄平平。
平○平○平,仄仄仄○平。
仄○平仄仄,仄仄平仄平。
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
仄仄仄○仄,平平○仄平。
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仄平,平仄平仄平。

gāo tái yā wàn jǐng , sì jué āi yǔ fēn 。
shàng yǒu jīn xiān lú , líng xū jié méi fén 。
cháng wén dēng qí diān , zhí shì tài háng yún 。
zhuàng guān liáng qí yǔ , sù jià cán hòu jūn 。
kuàng dāng zhū yán yuè , liè fēng lái cháo xūn 。
fàn liàn bái zhèng lǐ , piāo yáo qīng liàn qún 。
xiǎng xiàng xiāo gǔ chù , liáo liáo rú yǒu wén 。
yī xiě shěn yù yōu , huái gǔ hé zú yún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高台压着万井,四周尘土和气息极为独特。高台上有座金碧辉煌的仙庐,悬浮虚空,结构精巧。我曾听说登上它的巅峰,可以直接俯视太行山脉的云朵。壮观的景色使我不禁感叹自愧不如前辈君主的雄伟气象。

何况当朱炎照耀的月亮升起,烈风吹拂着朝霞。泛起潋滟的白色酒浆,飘荡着轻盈的裙摆。我不禁联想起箫鼓悠扬的地方,虽然只是虚幻缥缈,但仿佛真有所闻。

文字之中抒发了沉郁忧伤之情,怀古之情难以言表。全文描绘了高台的壮观景色,引发了对过往辉煌历史的感慨。

《和圣俞游梁王吹台有感》这首诗,可归为抒情诗。诗人韩维以壮观的景色为背景,表达了对自然山川的景仰之情,以及对历史名人的敬仰之情。
在诗中,韩维描述了高台上的景色,高台巍峨挺拔,金僊庐凌空而立,给人一种崇高的感觉。他曾听闻登上高台可以直视太行山脉的云海,这壮丽的景色让他心驰神往。他自己虽然曾骑着马前往,但仍感到自己的壮观不及古代名将吕洞宾,因为吕洞宾能够骑着神马飞升仙界,而他只能在凡间欣赏这美景。
诗人进一步描绘了当夜晚的朱炎月升起,烈风吹拂,泛潋白的酒在杯中,飘颻的轻练裙摆,勾勒出了一个宴会的场景。他在此刻想象着箫鼓声响的场景,仿佛可以感受到古代的氛围,但现实中只有他一个人,怀古之情油然而生。
这首诗以壮观的自然景色和对历史名人的景仰为主题,通过描述高台上的景色以及内心的感受,表达了诗人的抒情情感。整体来说,这是一首展现自然景色与人情感交融的抒情诗篇。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本文作者韩维介绍:🔈

韩维(一○一七~一○九八),字持国,颍昌(今河南许昌)人。亿子,与韩绦、韩缜等爲兄弟。以父荫爲官,父死後闭门不仕。仁宗时由欧阳修荐知太常礼院,不久出通判泾州。爲淮阳郡王府记室参军。英宗即位,召爲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知通进银台司。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迁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因与王安石议论不合,出知襄州,改许州,历河阳,复知许州。哲宗即位,召爲门下侍郎,一年余出知邓州,改汝州,以太子少傅致仕。绍圣二年(一○九五)定爲元佑党人,再次贬谪。元符元年卒,年八十二。有集三十卷,因曾封南阳郡公,定名爲《南阳集》(《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宋史》卷三一五有传。 韩维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南阳集》爲... 查看更多>>

韩维的诗:

韩维的词:

相关诗词:

同江邻几龚辅之陈和叔登吹台有感 (tóng jiāng lín jǐ gōng fǔ zhī chén hé shū dēng chuī tái yǒu gǎn)

朝代:宋    作者: 梅尧臣

在昔梁惠王,筑台聚歌吹。
笙箫无复闻,黄土化珠翠。
当时秦兵强,今亦归厚地。
我与诸贤良,举酒莫言醉。
曾谁问孟轲,空自有仁义。

平平仄仄仄,仄仄平仄平。
仄仄平平平,平平仄平平。
平○平○平,仄仄仄○平。
仄○平仄仄,仄仄平仄平。
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
仄仄仄○仄,平平○仄平。
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仄平,平仄平仄平。

城南五题 朱亥墓 (chéng nán wǔ tí zhū hài mù)

朝代:宋    作者: 穆修

闲登朱亥游侠墓,却望梁王歌吹台。
台上墓边芳草绿,游人心事立徘徊。

平平仄仄仄,仄仄平仄平。
仄仄平平平,平平仄平平。
平○平○平,仄仄仄○平。
仄○平仄仄,仄仄平仄平。
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
仄仄仄○仄,平平○仄平。
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仄平,平仄平仄平。

和圣俞农具诗十五首 牧笛 (hé shèng yú nóng jù shī shí wǔ shǒu mù dí)

朝代:宋    作者: 王安石

绿草无端倪,牛羊在平地。
芊绵杳霭间,落日一横吹。
超遥送逸响,澶漫写真意。
岂比卖饧人,吹箫贩童稚。

平平仄仄仄,仄仄平仄平。
仄仄平平平,平平仄平平。
平○平○平,仄仄仄○平。
仄○平仄仄,仄仄平仄平。
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
仄仄仄○仄,平平○仄平。
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仄平,平仄平仄平。

梁王吹台 (liáng wáng chuī tái)

朝代:宋    作者: 王安石

繁台繁姓人,埋灭为蒿蓬。
况乃汉骄子,魂游谁肯逢。
缅思当盛时,警跸在虚空。
蛾眉倚高寒,环佩吹玲珑。
大梁千万家,回首云蒙蒙。
仰不见王处,云间指青红。
宾客有司马,邹枚避其锋。
洒笔飞鸟上,为王赋雌雄。
惜今此不传,楚辞擅无穷。
空余一丘土,千载播悲风。

平平仄仄仄,仄仄平仄平。
仄仄平平平,平平仄平平。
平○平○平,仄仄仄○平。
仄○平仄仄,仄仄平仄平。
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
仄仄仄○仄,平平○仄平。
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仄平,平仄平仄平。

圣俞惠诗复以二章为谢 其一 (shèng yú huì shī fù yǐ èr zhāng wèi xiè qí yī)

朝代:宋    作者: 司马光

我得圣俞诗,於身亦何有。
名字托文编,佗年知不朽。

平平仄仄仄,仄仄平仄平。
仄仄平平平,平平仄平平。
平○平○平,仄仄仄○平。
仄○平仄仄,仄仄平仄平。
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
仄仄仄○仄,平平○仄平。
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仄平,平仄平仄平。

和圣俞农具诗十五首 台笠 (hé shèng yú nóng jù shī shí wǔ shǒu tái lì)

朝代:宋    作者: 王安石

耕有春雨濡,耘有秋阳暴。
二物应时须,九州同我服。
欲为生少慕,得此自云足。
君思周伯阳,所愿岂华毂。

平平仄仄仄,仄仄平仄平。
仄仄平平平,平平仄平平。
平○平○平,仄仄仄○平。
仄○平仄仄,仄仄平仄平。
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
仄仄仄○仄,平平○仄平。
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仄平,平仄平仄平。

圣俞惠诗复以二章为谢 其二 (shèng yú huì shī fù yǐ èr zhāng wèi xiè qí èr)

朝代:宋    作者: 司马光

我得圣俞诗,於家果何如。
留为子孙宝,胜有千年珠。

平平仄仄仄,仄仄平仄平。
仄仄平平平,平平仄平平。
平○平○平,仄仄仄○平。
仄○平仄仄,仄仄平仄平。
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
仄仄仄○仄,平平○仄平。
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仄平,平仄平仄平。

题梁王旧园 (tí liáng wáng jiù yuán)

朝代:宋    作者: 徐铉

梁王旧馆枕潮沟,共引垂藤系小舟。
树倚荒台风淅淅,草埋欹石雨修修。
门前不见邹枚醉,池上时闻雁鹜愁。
节士逢秋多感激,不须频向此中游。

平平仄仄仄,仄仄平仄平。
仄仄平平平,平平仄平平。
平○平○平,仄仄仄○平。
仄○平仄仄,仄仄平仄平。
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
仄仄仄○仄,平平○仄平。
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仄平,平仄平仄平。

题梁王旧园 (tí liáng wáng jiù yuán)

朝代:唐    作者: 徐铉

梁王旧馆枕潮沟,共引垂藤系小舟。
树倚荒台风淅淅,草埋欹石[雨]修修。
门前不见邹枚醉,池上时闻鴈鹜愁。
节士逢秋多感激,不须频向此中游。

平平仄仄仄,仄仄平仄平。
仄仄平平平,平平仄平平。
平○平○平,仄仄仄○平。
仄○平仄仄,仄仄平仄平。
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
仄仄仄○仄,平平○仄平。
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仄平,平仄平仄平。

和圣俞农具诗十五首 耒耜 (hé shèng yú nóng jù shī shí wǔ shǒu lěi sì)

朝代:宋    作者: 王安石

耒耜见於易,圣人取风雷。
不有仁智兼,利端谁与开。
神农后稷死,般尔相寻来。
山林尽百巧,揉斲无良材。

平平仄仄仄,仄仄平仄平。
仄仄平平平,平平仄平平。
平○平○平,仄仄仄○平。
仄○平仄仄,仄仄平仄平。
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
仄仄仄○仄,平平○仄平。
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仄平,平仄平仄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