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ū shān shī sān shǒu qí yī
孤山诗三首 其一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释智圆 (shì zhì yuán)

楼阁压危碧,山根疑有鳌。
隔湖千嶂断,出水一峰高。
岩冷秋空月,林清雪夜猱。
伊余绝羁束,长得恣游遨。

平仄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

lóu gé yā wēi bì , shān gēn yí yǒu áo 。
gé hú qiān zhàng duàn , chū shuǐ yī fēng gāo 。
yán lěng qiū kōng yuè , lín qīng xuě yè náo 。
yī yú jué jī shù , cháng dé zì yóu áo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楼阁压危碧,山根疑有鳌。
高耸的楼阁仿佛压在险峻的青山之上,山根之处似乎隐藏着一只巨大的鳌龙。

隔湖千嶂断,出水一峰高。
湖水将千山峰分割开,其中一座峰顶高耸出水。

岩冷秋空月,林清雪夜猱。
寒冷的岩石在秋空下映照出明亮的月光,林间的寂静中偶尔传来猱猱的脚步声。

伊余绝羁束,长得恣游遨。
我自由自在地摆脱了一切束缚,长久地畅游于天地之间。

这首诗通过描绘山川的壮丽景色和自然的奇妙变化,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的向往和追求。诗中的楼阁、山峰、岩石、月光和猱猱都成为表达自由和无拘无束的象征。诗人通过写景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展示了对美好自由生活的追求。

《孤山诗三首 其一》是释智圆创作的一首诗歌。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精湛的修辞描写了壮美的山水景致,表达了自由自在的心境。
诗中的“楼阁压危碧”展示了山峦层叠的壮丽景象,仿佛楼阁似的建筑物压迫着崇山峻岭。这一景象让人感受到山势的雄伟和壮观。
接着诗中描述了山根似乎有鳌,这里运用了神话中的生物形象,增添了一种神秘感和想象力。
诗句“隔湖千嶂断,出水一峰高”则生动地描绘了湖泊和山峰之间的关系,形成了一幅壮美的自然画卷。
在后半部分,诗人运用了“岩冷秋空月,林清雪夜猱”的表现手法,通过冷峻的山岩、秋夜的月光和雪夜的猱兽,强化了山野的荒凉和寂静,同时也突出了自然界的神奇之处。
最后两句“伊余绝羁束,长得恣游遨”表达了诗人的心境,他在这片山水之间感到自由自在,摆脱了束缚,畅游自如。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释智圆写的《孤山诗三首》系列:

本文作者释智圆介绍:🔈

释智圆(九七六~一○二二),字无外,自号中庸子,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俗姓徐。年八岁,受具於龙兴寺。二十一岁,传天台三观於源清法师(吴遵路《闲居编》序)。居杭州孤山玛瑙院,与处士林逋爲友(《咸淳临安志》卷七○)。真宗乾兴元年卒,年四十七。谥号法慧(《武林高僧事略》)。有杂着,闲居编》五十一卷,仁宗嘉佑五年刊行於世。 智圆诗,存於《闲居编》卷三七至五一。《闲居编》无单本传世,惟见《续藏经》。今录诗十五卷,即以上海涵芬楼影印日本大正《续藏经》本爲底本。 查看更多>>

释智圆的诗: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