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ě xī yì
葛溪驿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王安石 (wáng ān shí)

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灯明灭照秋床。
病身最觉风露早,归梦不知山水长。
坐感岁时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凉。
鸣蝉更乱行人耳,正抱疏桐叶半黄。

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quē yuè hūn hūn lòu wèi yāng , yī dēng míng miè zhào qiū chuáng 。
bìng shēn zuì jué fēng lù zǎo , guī mèng bù zhī shān shuǐ cháng 。
zuò gǎn suì shí gē kāng kǎi , qǐ kàn tiān dì sè qī liáng 。
míng chán gèng luàn xíng rén ěr , zhèng bào shū tóng yè bàn huáng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缺月昏昏的不够明亮,滴漏未尽,夜已深;已是秋天,一盏灯忽明忽暗间照着的床边。
病中的身体最容易感受到清晨的寒露;梦里回家,总是不知山高水长路途的遥远。
坐着时感受岁月变迁,心中歌唱慷慨激昂;起身望向苍天大地,却感受到一片凄凉。
蝉的鸣叫更加嘈杂,让我的耳朵不能安宁;它正抱着稀疏的桐树杆自鸣得意,那树上的叶子已经半黄了。

葛溪:位于今天江西上饶弋阳。
缺月:不圆的月亮。
漏:漏壶,计时的仪器。

总结:
诗人描绘了一个滴漏水未停、月亮缺损的夜晚。寂静的秋夜中,只有一盏灯火忽明忽暗映照着床榻。诗人自抱病,对清晨的寒露格外敏感,心中思念家乡,梦里回家,总是不知山高水长路途的遥远。他感慨岁月易逝,心中充满豪情壮志;然而,抬头望向苍天大地,却觉得一片凄凉。鸣蝉的声音更加嘈杂,让行人(指自己)感到不安,诗人心情也因之而起伏不定、心烦意乱。而那蝉却还抱着稀疏的桐树,自鸣得意。整首诗意境凄美,抒发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家乡思念之情。 


背景:
宋代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曾从临川赴钱塘,途经葛溪,葛溪河岸边的一些村庄设有官道驿站,王安石曾在驿馆歇宿。在这次旅途中,他留下了《宿葛溪驿》这篇作品。表达了作者在旅途中的忧愁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还为您找到 1 首名为《葛溪驿》的诗:

本文作者王安石介绍:🔈

王安石(一○二一~一○八六),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历签书淮南判官、知鄞县、通判舒州,召爲群牧判官。出知常州,移提点江东刑狱。嘉佑三年(一○五八),入爲度支判官,献万言书极陈当世之务。六年,知制诰。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出知江宁府。寻召爲翰林学士。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除参知政事,推行新法。次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七年,因新法迭遭攻击,辞相位,以观文殿学士知江宁府。八年,复相。九年,再辞,以镇南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判江宁府。十年,免府任,爲集禧观使,居江宁锺山。元丰元年(一○七八),封舒国公。後改封荆。哲宗元佑元年卒,年六十六。赠太傅。... 查看更多>>

王安石的诗:

王安石的词:

  • 桂枝香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

  • 甘露歌

    折得一枝香在手。人间应未有。疑是经春...

  • 甘露歌

    尽日含毫难比兴。都无色可并。万里晴天...

  • 甘露歌

    天寒日暮山谷里。的砾愁成水。池上渐多...

  • 菩萨蛮

    数家茅屋闲临水。单衫短帽垂杨里。今日...

  • 渔家傲

    灯火已收正月半。山南山北花撩乱。闻说...

  • 渔家傲

    平岸小桥千嶂抱。柔蓝一水萦花草。茅屋...

  • 雨霖铃

    孜孜。向无明里、强作窠窟。浮名浮利何...

  • 清平乐

    云垂平野。掩映竹篱茅舍。阒寂幽居实潇...

  • 浣溪沙

    百亩中庭半是苔。门前白道水萦回。爱闲...

  • 王安石宋词全集>>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