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ǎng wáng qǐ jū bù yù liú zèng
访王起居不遇留赠 🔈

朝代:唐 (táng)    作者: 韩翃 (hán hóng)

双龙阙下拜恩初,天子令君注起居。
载笔已齐周右史,论诗更事谢中书。
行闻漏滴随金仗,入对炉烟侍玉除。
贺客自知来独晚,青骊不见意何如。

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shuāng lóng quē xià bài ēn chū , tiān zǐ lìng jūn zhù qǐ jū 。
zǎi bǐ yǐ qí zhōu yòu shǐ , lùn shī gèng shì xiè zhōng shū 。
xíng wén lòu dī suí jīn zhàng , rù duì lú yān shì yù chú 。
hè kè zì zhī lái dú wǎn , qīng lí bù jiàn yì hé rú 。

动物

訪王起居不遇留贈

—— 韓翃

雙龍闕下拜恩初,天子令君注起居。
載筆已齊周右史,論詩更事謝中書。
行聞漏滴隨金仗,入對爐煙侍玉除。
賀客自知來獨晚,青驪不見意何如。

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shuāng lóng quē xià bài ēn chū , tiān zǐ lìng jūn zhù qǐ jū 。
zǎi bǐ yǐ qí zhōu yòu shǐ , lùn shī gèng shì xiè zhōng shū 。
xíng wén lòu dī suí jīn zhàng , rù duì lú yān shì yù chú 。
hè kè zì zhī lái dú wǎn , qīng lí bù jiàn yì hé rú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在双龙阙下,开始恭敬地行拜,感谢天子赐予的宠信。天子命令我记录和审查君主的起居事务。
我已拿起笔,在周朝的右史那里准备好了。讨论诗歌,更加关注国家大事,向中书谢过。
行进时,听到漏水滴落声伴随着金铜的声响。进入皇宫与君主会面,炉烟中侍奉着贵重的玉器。
来贺的客人自知来得有些晚,不免有些抱歉。青骊马并未出现,不知主人有何意思。



总结:

诗中描绘了一位古代文人在皇宫中受到重用的情景。他受到天子的命令,担任起居注的职务。他在处理政务之余,也进行着文学交流,并表达了对国家大事的关心。他进入皇宫时,周围充满了庄严的氛围,听到了金铜的声响和漏水的声音。然而,他来得有些晚,没有见到应邀而来的青骊马,不知道君主对此是否有所寓意。整个诗篇以婉约的语言,展示了古代文人在朝廷中的职责与体验。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韩翃创作的《访王起居不遇留赠》,通过赞美和赠词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王起居的仰慕之情,同时也抒发了自己不遇的心情。整首诗以诗人访问王起居的经历为线索,以写景、抒情、赠言等多个标签来赏析:如下:
写景:诗中以"双龙阙下拜恩初"、"载笔已齐周右史"、"行闻漏滴随金仗"、"入对炉烟侍玉除"等描写,将皇宫的氛围生动地呈现在读者面前,表现出王起居的高官身份。
抒情:诗人通过赠言来表达对友人的情感,诗句中流露出对友情的深厚,例如"贺客自知来独晚",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和不遇之感。同时,诗人将自己的心情融入了对王起居的赞美之中,增强了抒情的色彩。
赠言:整首诗以"拜恩初"、"注起居"、"谢中书"、"侍玉除"等描写王起居的场景,以及"贺客自知来独晚"、"青骊不见意何如"等表达对友人的情感的词句,都构成了一篇充满赠言意味的赏析: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写景、抒情、赠言等手法,生动地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崇敬和自己的不遇之感,情感真挚,表达深刻,是一首充满感情的佳作。
标签: 写景、抒情、赠言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本文作者韩翃介绍:🔈

韩翃,字君平,南阳人。登天宝十三载进士第,淄青侯希逸,宣武李勉相继辟幕府。建中初,以诗受知德宗,除驾部郎中、知制诰,擢中书舍人卒。翃与钱起、卢纶辈号大历十才子,爲诗兴致繁富,一篇一咏,朝野珍之。集五卷,今编诗三卷。 韩翃,字君平,南阳人。登天宝十三载进士第,淄青侯希逸,宣武李勉相继辟幕府。建中初,以诗受知德宗,除驾部郎中、知制诰,擢中书舍人卒。翃与钱起、卢纶辈号大历十才子,爲诗兴致繁富,一篇一咏,朝野珍之,集五卷,今编诗三卷。 韩翃字君平,南阳人。天宝十三载杨紘榜进士。其诗兴致繁富,人谓如芙蓉出水云。补诗二首。 查看更多>>

韩翃的诗:

相关诗词:

访余昌言不遇留题 (fǎng yú chāng yán bù yù liú tí)

朝代:宋    作者: 陆九渊

蹇馿清晓破平芜,来访故人村外居。
门掩却寻山背路,堂虚惟閲案头书。
不知车马从何往,借问僮奴归得无。
留待西风日停午,只听松竹响萧疎。

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访僧法通不遇 (fǎng sēng fǎ tōng bù yù)

朝代:唐    作者: 姚合

访师师不遇,礼佛佛无言。
依旧将烦恼,黄昏入宅门。

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同尹子渐王几道访郭生别墅不遇 (tóng yǐn zǐ jiàn wáng jǐ dào fǎng guō shēng bié shù bù yù)

朝代:宋    作者: 梅尧臣

秋野已澄旷,偶来幽兴多。
茨居隔寒水,柴户荫乔柯。
看竹曾留凤,携朋不为鹅。
人归碧苔径,应识履痕过。

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访古村彦高不值留竹间 (fǎng gǔ cūn yàn gāo bù zhí liú zhú jiān)

朝代:宋    作者: 翁森

西风吹起一襟秋,遥度前村访子猷。
不见子猷空倚竹,此心犹为此君留。

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朗上人见访复谒不遇留刺而还有诗见谢依韵和答 (lǎng shàng rén jiàn fǎng fù yè bù yù liú cì ér huán yǒu shī jiàn xiè yī yùn hé dá)

朝代:宋    作者: 王禹偁

汤休访我我重寻,独叩松关绝好音。
满袖尘埃回俗步,一鑪香火隔禅林。
偶留刺字情非浅,忽枉诗章思更深。
犹喜谪官无吏役,往来从此伴闲吟。

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朗上人见访复谒不遇留刺而还有诗见谢依韵和答 (lǎng shàng rén jiàn fǎng fù yè bù yù liú cì ér huán yǒu shī jiàn xiè yī yùn hé dá)

朝代:宋    作者: 王之道

汤休访我我重寻,独叩松闗绝好音。
满袖尘埃回俗步,一鑪香火隔禅林。
偶留刺字情非浅,忽枉诗章思更深。
犹喜谪官无吏役,往来从此伴闲吟。

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访杨才叔不遇留偈斋舍 (fǎng yáng cái shū bù yù liú jì zhāi shè)

朝代:宋    作者: 释正觉

呼筇起寂下云居,寒麓回春寻友于。
烟染草芒三径暗,雪曦麦脚一鉏濡。
欲求真语涤尘想,那畏峭风生粟肤。
不见诗郎归怅怏,清癯时对石菖蒲。

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抒情 写景

休暇日访王侍御不遇 (xiū xiá rì fǎng wáng shì yù bù yù)

朝代:唐    作者: 韦应物

九日驱驰一日闲,寻君不遇又空还。
怪来诗思清人骨,门对寒流雪满山。

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寻周链师不遇留赠 (xún zhōu liàn shī bù yù liú zèng)

朝代:唐    作者: 许浑

闭门池馆静,云访紫芝翁。
零落槿花雨,参差荷叶风。
夜碁全局在,春酒半壶空。
长啸倚西阁,悠悠名利中。

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将发楚州经宝应县访李二忽於州馆相遇月夜书事因简李宝应 (jiāng fā chǔ zhōu jīng bǎo yìng xiàn fǎng lǐ èr hū wū zhōu guǎn xiāng yù yuè yè shū shì yīn jiǎn lǐ bǎo yìng)

朝代:唐    作者: 韦应物

孤舟欲夜发,祗为访情人。
此地忽相遇,留连意更新。
停杯嗟别久,对月言家贫。
一问临邛令,如何待上宾。

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