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ú 《 hàn wǔ nèi chuán 》
读《汉武内传》 🔈

朝代:唐 (táng)    作者: 李郢 (lǐ yǐng)

云锦囊开得画图,岳神森耸耀灵躯。
青真小童捧诀籙,紫府道士携琼苏。
金鼎未成悲浊世,玉缄时捧望青都。
一辞姥长昏醉,方朔留言尽记无。

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平仄仄仄,仄仄仄仄平平平。
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仄○平仄,平仄○平仄仄平。

yún jǐn náng kāi dé huà tú , yuè shén sēn sǒng yào líng qū 。
qīng zhēn xiǎo tóng pěng jué lù , zǐ fǔ dào shì xié qióng sū 。
jīn dǐng wèi chéng bēi zhuó shì , yù jiān shí pěng wàng qīng dōu 。
yī cí lǎo cháng hūn zuì , fāng shuò liú yán jìn jì wú 。

讀《漢武內傳》

—— 李郢

雲錦囊開得畫圖,岳神森聳耀靈軀。
青真小童捧訣籙,紫府道士攜瓊蘇。
金鼎未成悲濁世,玉緘時捧望青都。
一辭姥長昏醉,方朔留言盡記無。

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平仄仄仄,仄仄仄仄平平平。
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仄○平仄,平仄○平仄仄平。

yún jǐn náng kāi dé huà tú , yuè shén sēn sǒng yào líng qū 。
qīng zhēn xiǎo tóng pěng jué lù , zǐ fǔ dào shì xié qióng sū 。
jīn dǐng wèi chéng bēi zhuó shì , yù jiān shí pěng wàng qīng dōu 。
yī cí lǎo cháng hūn zuì , fāng shuò liú yán jìn jì wú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云锦囊打开之时,其中绘有神岳耸立、灵躯耀眼的画像。
青真小童端着祭祀的文书,紫府道士带着琼浆玉液前来。
金鼎尚未炼成,悲叹这世间的浮浊不堪。
玉缄之中时刻期盼着前往青都的机缘。
曾一别老姥长久酩酊烂醉,方朔留下书信,尽情纪念无悔。

全诗概括:诗中描绘了一个神秘的仙境场景,其中有画像、祭祀、道士等元素,展现出仙界神鬼的灵异氛围。金鼎未成,象征着世间不完美与遗憾。玉缄期盼前往青都,表达了向往仙境的心愿。最后,通过姥姥与方朔的情节,强调了人间离别的离愁和依恋之情。整体上,诗意深远,流露出对仙境世界的向往和对现实生活的感慨。

这首诗《读《汉武内传》》是李郢创作的。它表现了诗人对古代历史和神秘传说的向往与沉浸。让我们进行赏析:
在诗中,诗人首先提到了云锦囊,描绘了一幅神秘的场景。这里的云锦囊可能指的是装载珍宝或秘籍的宝物袋子。岳神森耸,表现了神明的庄严与威严,仿佛它们的灵躯高耸入云。
接下来,诗人提到了青真小童捧诀籙和紫府道士携琼苏,这些都是古代道教的元素。这里的青真小童和紫府道士象征了神秘的仙境和仙人,表现了诗人对道教信仰的崇敬。
金鼎未成悲浊世,玉缄时捧望青都,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道法神秘之地的向往,金鼎和玉缄分别代表着神秘的仪式和宝贵的文献,都是诗人所渴望的。
最后两句"一辞姥长昏醉,方朔留言尽记无"则表现了诗人对仙境的追求,不顾世俗烦扰,只想留下自己的信仰和记忆。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本文作者李郢介绍:🔈

李郢,字楚望,长安人。大中十年,第进士,官终侍御史。诗一卷。 李郢,字楚望,长安人。大中十年,第进士,官终侍御史。诗一卷。 查看更多>>

李郢的诗:

相关诗词:

女武王谣(题从《古谣谚》卷十二) (nǚ wǔ wáng yáo tí cóng 《 gǔ yáo yàn 》 juàn shí èr )

朝代:唐    作者: 佚名

当有女武王者。
(《旧唐书》卷六九《李君羡传》)。

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平仄仄仄,仄仄仄仄平平平。
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仄○平仄,平仄○平仄仄平。

武侯墓 (wǔ hòu mù)

朝代:唐    作者: 张演

动业伊周亚,经纶楚汉前。
有才真命世,无地与中天。
大统《春秋》意,誊章《说命篇》。
吾家子房後,千载英贤。
(《关中胜蹟图志》二十二《汉中府·古蹟·郊邑》)。

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平仄仄仄,仄仄仄仄平平平。
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仄○平仄,平仄○平仄仄平。

(jì)

朝代:唐    作者: 罗汉和尚

宇内为闲客,人中作野僧。
任从他笑我,随处自腾腾。
(均见《景德传灯录》卷十一、《五灯会元》卷四)。

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平仄仄仄,仄仄仄仄平平平。
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仄○平仄,平仄○平仄仄平。

汉武帝祈仙台(《三秦记》:「坊州桥山有汉武帝祈仙台,高百尺。」李钦止题诗云:) (hàn wǔ dì qí xiān tái 《 sān qín jì 》 : 「 fāng zhōu qiáo shān yǒu hàn wǔ dì qí xiān tái , gāo bǎi chǐ 。 」 lǐ qīn zhǐ tí shī yún : )

朝代:唐    作者: 李钦止

四方祸结与兵连,海内空虚在末年。
谩筑此台高百尺,不知何处有神仙。
(《永乐大典》二六○四「台」字韵)(〖1〗李钦止,疑非唐人。
《大典》殆据《类编长安志》卷三。
)。

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平仄仄仄,仄仄仄仄平平平。
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仄○平仄,平仄○平仄仄平。

送史长沙 (sòng shǐ cháng shā)

朝代:唐    作者: 陈用拙

人说洞庭波浪险(《广东通志》、《南汉书》作「恶」),使君自有,(《广东通志》、《南汉书》作「身是」)济川舟。
(见《小草斋诗话》卷四、《粤诗蒐逸》卷一引《连州志》、郑方坤《五代诗话》卷二、同治《广东通志》卷三○三、梁廷柟《南汉书》卷十)。

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平仄仄仄,仄仄仄仄平平平。
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仄○平仄,平仄○平仄仄平。

寄南平王 (jì nán píng wáng)

朝代:唐    作者: 怀濬

马头渐入扬州路,亲眷应须洗眼看。
(见《太平广记》卷九十八引《北梦琐言》、《宋高僧传》卷二十二《晋巴东怀濬传》)。

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平仄仄仄,仄仄仄仄平平平。
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仄○平仄,平仄○平仄仄平。

竹枝词 (zhú zhī cí)

朝代:唐    作者: 圆观

(二首○《蜀中名胜记》二三《夔州府·万县》引《碑目》云:「大云寺碑有唐僧圆泽传。
」又《忠义传》载李源道人再生事诗云云。
)。

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平仄仄仄,仄仄仄仄平平平。
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仄○平仄,平仄○平仄仄平。

军中谣 (jūn zhōng yáo)

朝代:唐    作者: 佚名

邓守嘑,百夫避途。
(明黄佐《广州人物传》卷三《邓文进传》,原注:「用《唐书》、《一统志》参修」。
邓於唐高祖时仕至韶州刺史)。

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平仄仄仄,仄仄仄仄平平平。
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仄○平仄,平仄○平仄仄平。

(jù)

朝代:唐    作者: 杜牧

闭门客到常疑(一作「如」)病,满院花开不似(一作「未是」)贫。
(以上《云谿友议》上《冯生佞》。
又《唐诗纪事》五六、《诗话总龟》三《知遇门》、《诗人玉屑》十《知音》、《唐才子传》七)。

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平仄仄仄,仄仄仄仄平平平。
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仄○平仄,平仄○平仄仄平。

竹枝词 二 (zhú zhī cí èr)

朝代:唐    作者: 圆观

身前身後事茫茫,欲话因缘恐断肠。
吴越溪山寻已遍,却回烟棹上瞿塘。
(《岁时广纪》三三《中秋》引《甘泽谣》)(见《太平广记》卷三八七引《甘泽谣》。
《宋高僧传》卷二十有《唐洛京慧林寺圆观传》)。

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平仄仄仄,仄仄仄仄平平平。
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仄○平仄,平仄○平仄仄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