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ì yǒng èr shǒu qí èr
自咏二首 其二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祖无择 (zǔ wú zé)

形胜山前感物华,却乘清兴过僧家。
楼台消废无人问,今古传闻只自嗟。
云拥断崖埋石笋,泉冲凉雨落金沙。
凭君识得寻幽趣,只管高谭至日斜。

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xíng shèng shān qián gǎn wù huá , què chéng qīng xīng guò sēng jiā 。
lóu tái xiāo fèi wú rén wèn , jīn gǔ chuán wén zhī zì jiē 。
yún yōng duàn yá mái shí sǔn , quán chōng liáng yǔ luò jīn shā 。
píng jūn shí dé xún yōu qù , zhǐ guǎn gāo tán zhì rì xié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形胜山前,我感叹大自然的美景,心中不禁充满赞叹。于是,我乘着清新的心境前往一位僧侣的家中。

然而,到了那座楼台,却发现已经荒废无人问津,似乎已经被人遗忘。这让我深感惋惜,只能自叹时光的流转和传承的无常。

山上云雾缭绕,断崖上长满了石笋,仿佛被云朵所环绕,形成一幅美丽的画卷。清泉冲击着峭壁,落下如金沙般的凉雨,形成了另一番壮丽的景象。

我奉劝你,拿出心中的智慧去寻找那些幽趣美景,不必关注高谈阔论,只需在夕阳西下的时刻来此,便能体会到其中的美妙与惊艳。



总结:

诗人游览形胜山前,感叹着山水之美,心情舒畅,于是前往僧侣家中。却发现楼台已废弃无人问津,唏嘘时光的无情流转。山上云雾环绕,断崖上的石笋和泉水形成绝美景色。诗人劝人珍惜寻幽之趣,不必过多顾虑世俗名利。

这首诗《自咏二首 其二》由祖无择创作,描写了山水景致和禅意情感。让我们来赏析:一下:
赏析::
这首诗以山水为背景,以诗人的个人感悟和情感抒发为主题。首句"形胜山前感物华"表现了诗人置身在美丽的山水之中,感受到大自然的华丽景色,这是一种写景的手法。接下来,诗人提到"乘清兴过僧家",暗示他正在前往禅僧的住所,这里展现了禅意的元素。
第二句"楼台消废无人问"传达了一种废弃的景象,暗示这里已经不再有人居住,可能是因为僧人的离去。这一句表现了时间的推移和岁月的流转,为诗歌增添了历史感。
第三句"云拥断崖埋石笋"和"泉冲凉雨落金沙"通过对山川景色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和宏伟,同时也突出了禅修中对自然界的敏感感受。
最后一句"凭君识得寻幽趣,只管高谭至日斜"鼓励读者去寻找自己的幽趣,不必太过担忧光阴的流逝,强调了禅宗的心境和态度。
标签:
写景、禅意、自然、时光流转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祖无择写的《自咏二首》系列:

还为您找到 4 首名为《自咏二首 其二》的诗:

本文作者祖无择介绍:🔈

祖无择(一○一○~一○八五,生年参《龙学文集》所附《龙学始末》及《咸淳临安志》卷八九),字择之,上蔡(今属河南)人。仁宗景佑五年(一○三八)进士。历知南康军、海州,皇佑元年(一○四九)擢广南东路转运使,入直集贤院。五年知袁州,嘉佑初改知陕府,迁湖北转运使,入爲中书舍人。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加龙图阁直学士,权知开封府,进龙图阁学士,知郑、杭二州。神宗立,知通进银台司。熙宁三年(一○七○)谪忠正军节度副使。元丰六年(一○八三)分司西京御史台,移知信阳军,八年卒,年七十六。有《洛阳九老祖龙学文集》十六卷。《宋史》卷三三一有传。 祖无择诗,以宜秋馆校刊徐氏积学斋景宋钞本《祖龙学文集》(其中诗四卷)... 查看更多>>

祖无择的诗: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