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èng xīn píng shào nián
赠新平少年 🔈

朝代:唐 (táng)    作者: 李白 (lǐ bái)

韩信在淮阴,少年相欺凌。
屈体若无骨,壮心有所凭。
一遭龙颜君,啸咤从此兴。
千金答漂母,万古共嗟称。
而我竟何为,寒苦坐相仍。
长风入短袂,两手如怀冰。
故友不相恤,新交宁见矜。
摧残槛中虎,羁绁韝上鹰。
何时腾风云,搏击申所能。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
仄仄仄平仄,仄平仄仄平。
仄平平平平,仄仄○仄○。
平平仄○仄,仄仄仄平○。
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
○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平平仄○仄,平仄平仄平。
平平平平平,仄仄平仄平。

hán xìn zài huái yīn , shào nián xiāng qī líng 。
qū tǐ ruò wú gǔ , zhuàng xīn yǒu suǒ píng 。
yī zāo lóng yán jūn , xiào zhà cóng cǐ xīng 。
qiān jīn dá piāo mǔ , wàn gǔ gòng jiē chēng 。
ér wǒ jìng hé wèi , hán kǔ zuò xiāng réng 。
cháng fēng rù duǎn mèi , liǎng shǒu rú huái bīng 。
gù yǒu bù xiāng xù , xīn jiāo níng jiàn jīn 。
cuī cán kǎn zhōng hǔ , jī xiè gōu shàng yīng 。
hé shí téng fēng yún , bó jī shēn suǒ néng 。

咏史 言志 抒情 怀才不遇 动物

贈新平少年

—— 李白

韓信在淮陰,少年相欺凌。
屈體若無骨,壯心有所憑。
一遭龍顏君,嘯咤從此興。
千金答漂母,萬古共嗟稱。
而我竟何爲,寒苦坐相仍。
長風入短袂,兩手如懷冰。
故友不相恤,新交寧見矜。
摧殘檻中虎,羈紲韝上鷹。
何時騰風雲,搏擊申所能。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
仄仄仄平仄,仄平仄仄平。
仄平平平平,仄仄○仄○。
平平仄○仄,仄仄仄平○。
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
○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平平仄○仄,平仄平仄平。
平平平平平,仄仄平仄平。

hán xìn zài huái yīn , shào nián xiāng qī líng 。
qū tǐ ruò wú gǔ , zhuàng xīn yǒu suǒ píng 。
yī zāo lóng yán jūn , xiào zhà cóng cǐ xīng 。
qiān jīn dá piāo mǔ , wàn gǔ gòng jiē chēng 。
ér wǒ jìng hé wèi , hán kǔ zuò xiāng réng 。
cháng fēng rù duǎn mèi , liǎng shǒu rú huái bīng 。
gù yǒu bù xiāng xù , xīn jiāo níng jiàn jīn 。
cuī cán kǎn zhōng hǔ , jī xiè gōu shàng yīng 。
hé shí téng fēng yún , bó jī shēn suǒ néng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韩信在淮阴的时候,有市井少年欺凌他。
他屈体而就,形若无骨,而其胸中却怀有雄心壮志。
他一遇上汉高祖这样的真龙天子后,从此叱咤风云。
后来对在淮阴接济过他的漂母报以千金,获得了被人称赞的千古美名。
而我今天如何呢?苦寒相仍,坐立不宁。
长风带着寒气吹入了短袖,袖手取暖却手冷如冰。
故友不相体恤帮助,而新交不予怜悯同情。
就像老虎被囚在笼子里,雄鹰被拴在臂驾上。
何时才能高飞入云,长天搏击,一申所能呢?

注释:
⑴新平:原邠州,天宝元年(742)改为新平郡,治所在新平县,即今陕西彬县。《旧唐书·地理志》:“关内道邠州,开元十三年改豳为邠,天宝元年改为新平郡。“
⑵“韩信”二句:据《史记·淮阴侯列传》,韩信少年时贫困。曾在淮水边向漂母乞食,曾受谁阴市井中少年胯下之辱。
⑶屈体:犹屈膝。指屈服、投降。
⑷遭:遇也。龙颜君:指汉高祖刘邦。《史记·高祖本纪》:高祖为人隆准而龙颜。
⑸啸咤(zhà):叱咤风云。
⑹“千金”句:《史记·淮阴侯列传》说,韩信封楚王后,将从前在淮水畔接济过他的漂母找来,予以千金作为报答。
⑺相仍:相续。
⑻短袂(mèi):短袖。
⑼内手:将手纳人袖中取暖。一作“两手”。内,同“纳”。
⑽相恤(xù):相互体贴怜恤。恤,救济。
⑾见矜(jīn):怜悯。
⑿羁(jī)绁(xiè):用绳子拴住。韝(gōu):臂上架鹰的皮套袖。鲍照《乐府》:“昔如韝上鹰。”刘良注:“韝,以皮蔽手而臂鹰也。”
⒀搏击:冲击长空或迎向风浪。


赏析:

  全诗十八句,可分为前后二部分,前八句借韩信事自喻。淮阴人韩信,开始为布衣,“贫无行,不得为吏,又不能治生商贾,常从人寄食,人多厌之者”。后来碰到一位“漂母”,她见韩信饥饿,就给他饭吃,一连数十日。……当时淮阴屠中有恶少公开欺侮韩信说:你虽然个儿大,还喜欢带着刀剑,其实是个胆小鬼,如果你有胆量不怕死,就用剑刺我,如果贪生怕死,就从我胯下爬过去!韩信冷冷地看了他们一下,忍受着暂时的屈辱照办了。“众皆笑,以为怯。”……后来韩信碰到汉高祖刘邦,得到重用,为汉朝的开国立下大功,被封为淮阴侯。韩信出头后,“召所食漂母,赐千金。”这个故事一直为后人传诵。八句诗概述的就是这段史事,见于《史记·淮阴侯列传》。李白自幼聪颖,满腹经纶,自认有韩信那样的辅国才智,自比眼前遭遇有如韩信未遇汉王前在淮阴的处境。“少年相欺凌”句,是否李白在邠州也遭到过像淮阴屠中少年欺韩信那样的事,今无可考。但落魄文人到处受人白眼,在李白诗中多有记载,其忍气吞声的苦状可以由此体会。“屈体若无骨”句,原出蔺相如故事,此处承前之意仍应指韩信受辱事。意思是说,韩信从恶少袴下钻过,是一时之辱,而心中却怀抱着自己的“壮志”。“一遭龙颜君,啸咤从此兴”两句是说:韩信遇到刘邦后,受到重用,从此叱咤风云,为汉朝的统一大业大大地干了一番事业,为人万古传颂。

  “而我竟何为”以下,由上八句咏史转入言志。这十句又可分为几层,前六句慨叹自己的困顿处境。李白二十四岁“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去成都,下渝州;二十五岁出三峡,过荆门,到江陵,游洞庭,登庐山,抵金陵,二十六岁往扬州,西达陈州;二十七岁娶妻孙氏,遂家安陆,直到三十四岁西谒长安。这期间他游历祖国名山大川,饱尝旖旎风光。但其真正目的在于从事干谒活动,广交豪士,寻求政治出路,希望以布衣直接进入仕途。据《与韩荆州书》所云:“十五学剑术,遍干诸侯”,他的干谒活动从十五岁就开始了。其诗歌中明白记载的如:二十岁谒益州长史苏颋,得到称赏,说他“天才英丽,下笔不休”,“若广之以学,可以相如比肩也”,(《上安州裴长史书》);二十六岁由扬州谒陈州刺史李邕,《上李邕》诗:“大鹏一日同自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李白以大鹏比,语极狂放;二十九岁谒安州李长史遭辱,后来连交情较深的裴长史也不理解他,一次又一次干谒失败。三十岁已是而立之年,本望来京都能有所获,结果仍是一无所得,“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长相思,在长安,络纬秋啼金井栏,微霜凄凄簟色寒”!(《长相思》)。

  李白来邠州以后的遭遇,还是一派凄寒孤寂的惨景:“长风入短袂,内手如怀冰,故友不相恤,新交宁见矜?”这二句与前一句“寒苦坐相仍”是写气候,写环境,写愁情。北风呼哨,客舍枯坐,两手如冰,一腔苦水,无法倾吐!同时同地之作《邠歌行上新平长史兄粲》中有句:“哀鸿酸嘶暮声急,愁云苍惨寒气多”“寒灰寂寞凭谁暖,落叶飘扬何处归”,正好用作这几句的注释:。“故友不相恤,新交宁见矜”是写世态、写人情。“故友”当指入长安前曾八、九次干谒过的裴长史等一班人;“新交”或指来长安拜见的张垍、来新平后结交的同族李粲等。投靠无门的一介书生,旧友既不能扶持救济,新知也没有谁能怜悯。

  最后四句“摧残槛中虎,羁绁韝上鹰。何时腾风云,搏击申所能!”李白以猛虎、雄鹰自比,说自己目前的处境,有如被囚的猛虎,任人“摧残”;有如束缚着的雄鹰,不能展翅。呼哨腾越、博击长空之宏志无法实现。李白自少以神鸟大鹏自况,廿五岁那年在江陵遇见道士司马承祯,作有《大鹏希有鸟赋》,后改定为《大鹏赋》,希望自己能像大鹏那样展翅翱翔,为国家建立功业,对前途充满信心,他是乐观的。这年他才三十岁,风华正茂,所以坚信“腾风云”,“申所能”的机会一定会到来。用历史上的英雄人物为榜样,以山川鱼鸟为比拟,咏史言志,赋物抒情,是李白诗歌浪漫主义的一个特色。他对光明前途的执着追求,对暂时困难的乐观主义精神,在这首诗中也表现得很突出。


创作背景:

  清王琦《李太白年谱》置此诗与《豳歌行上新平长史兄粲》、《登新平楼》等三首于天宝三载(744)。今人詹锳《李白诗文系年》承此说,并注云:“‘长风入短袂,内手如怀冰’当是冬季作;‘故友不相恤,新交宁见矜’,盖亦去朝失意之叹也。”李白生于武周长安元年(701),天宝三载(744)是四十四岁,这里的所谓“去朝”是指这年三月李白自知不为朝廷亲近所容,上书请求还山,玄宗说他“非廊庙器”,赐金遣归这件事。1962年,稗山在《中华文史论丛》第二辑发表《李白两入长安辨》,首先提出李白曾于开元二十五年(737)夏至二十九年(741)之间初入长安。此论得到许多研究者赞同,只在“初入长安”的确切时间这一点上还有分歧。郭沫若据李白《与韩荆州书》中“三十成文章,历抵卿相”等语,推定李白初入长安在开元十八年(730),李白三十岁(《李白与杜甫》)。郁贤皓、朱金城等也赞成郭说。根据新的研究成果,安旗、薛天纬著《李白年谱》将这几首诗的写作时间确定在开元十八年(730)。

  李白这年在安州(今湖北安陆县)写了《上安州裴长史书》,书中说:“今也运会,得趋末尘,承颜接辞,八九度矣。常欲一雪心迹,崎岖未便。何图谤言忽生,众口攒毁。”又说:“若赫然作威,加以大怒,不许门下,逐之长途。白即膝行于前,再拜而去,西入秦海,一观国风。永辞君侯,黄鹄举矣。何王公大人之门,不可以弹长剑乎?”上书的目的一方面在“自明无辜。”李白与裴长史的关系本来比较好,有过八九次“承颜接辞”,但某些庸俗势利之徒背后散布流言蜚语,使李白受了不白之冤,内心十分痛苦,故上书自白,一方面仍是恳求引荐。裴氏听信流言,拒绝了李白的要求。李白再向李长史献诗叙述衷曲,仍无结果。遂决意西入长安,到京城去寻求出路。从“何王公大人之门,不可以弹长剑乎?”二句,可见李白十分自信,以为凭自己的才能,一到长安,定会受到王公大臣的赏识的。去长安为的是实现政治理想:“愿一佐明主,功成还旧林,西来何所为,孤剑托知音。”(《留别王司马嵩》)。于是在“荷花初红柳条碧”的时节登途,取道南阳,到达向往已久的帝都长安。到长安时李白寓居终南山。因玄宗的妹妹玉真公主(出家做道士)的别馆就在这里,他住进别馆等待谒见公主。这别馆其实是座荒园,连伙食也无人料理,李白只好寄食田家。等了多日,终未得见公主,转而请求左丞相张说的儿子张垍帮忙。听人说,张说素有文名,且“喜推藉后进,多引天下知名士,以佐王化”;张垍本人又是玄宗女婿,亦能文,深得皇帝恩宠。李白以为能得到这个有权有势的人引荐,一定可以实现他在《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中说的那样“申管、晏之谈,谋帝皇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内清一”的崇高理想。他想不到,张垍这样的花花公子不会一下子看上一名远道而来的穷书生。相反,他还在玉真公主面前说了李白的坏话。据说李白二入长安供奉翰林,终因谗言被逐,进谗者之中就有张垍。满腔热情,得到的是冷水浇头,干谒其他王公大臣,也无结果。《行路难》(其二)有句:“弹剑作歌奏苦声,曳裙王门不称情”;后作《梁甫吟》说:“我欲攀龙见明主……阊阖九门不可通,以额叩关阍者怒!”走投无路,于是在这年(730)暮秋再西出邠州。《赠新平少年》就是出游邠州期间有所感而写下的。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本文作者李白介绍:🔈

李白,字太白,陇西成纪人,凉武昭王暠九世孙。或曰山东人,或曰蜀人。白少有逸才,志气宏放,飘然有超世之心。初隐岷山,益州长史苏頲见而异之曰:“是子天才英特,可比相如。”天宝初,至长安,往见贺知章。知章见其文,叹曰:“子谪仙人也。”言於明皇,召见金銮殿,奏颂一篇。帝赐食,亲爲调羹。有诏供奉翰林,白犹与酒徒饮於巿。帝坐沈香亭子,意有所感,欲得白爲乐章,召入,而白已醉。左右以水頮面,稍解,援笔成文,婉丽精切。帝爱其才,数宴见。白常侍帝,醉,使高力士脱鞾。力士素贵,耻之,摘其诗以激杨贵妃。帝欲官白,妃輙沮止。白自知不爲亲近所容,恳求还山。帝赐金放还,乃浪迹江湖,终日沈饮。永王璘都督江陵,辟爲僚佐。璘谋乱... 查看更多>>

李白的诗:

相关诗词:

嘲少年 (cháo shào nián)

朝代:宋    作者: 许及之

守舍看家老者便,少年争逐艳阳天。
新花日买添新水,肯信翁心尚少年。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
仄仄仄平仄,仄平仄仄平。
仄平平平平,仄仄○仄○。
平平仄○仄,仄仄仄平○。
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
○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平平仄○仄,平仄平仄平。
平平平平平,仄仄平仄平。

少年子 (shào nián zǐ)

朝代:宋    作者: 周行己

临洮少年子,白马黄金羁。
醉向垆边宿,小女倩缝衣。
不惜千金赠,只惜少年时。
当时不行乐,过时空自悲。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
仄仄仄平仄,仄平仄仄平。
仄平平平平,仄仄○仄○。
平平仄○仄,仄仄仄平○。
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
○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平平仄○仄,平仄平仄平。
平平平平平,仄仄平仄平。

维扬少年与孟氏赠荅诗 二 (wéi yáng shào nián yǔ mèng shì zèng dá shī èr)

朝代:唐    作者: 不详

谁家少年儿,心中暗自欺。
不道终不可,可即恐郎知。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
仄仄仄平仄,仄平仄仄平。
仄平平平平,仄仄○仄○。
平平仄○仄,仄仄仄平○。
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
○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平平仄○仄,平仄平仄平。
平平平平平,仄仄平仄平。

赠赵九弟 (zèng zhào jiǔ dì)

朝代:宋    作者: 吕本中

独居少还往,况此阴雨天。
疏篱闭岑寂,昼永不得眠。
芳菲随手尽,乐事缺周旋。
赵郎远过我,千里一蓬舡。
温姿破残梦,妙语争春妍。
喜逢骨肉亲,懒初新少年。
平生金石交,惟尔未改前。
君看嵇与阮,感概後代传。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
仄仄仄平仄,仄平仄仄平。
仄平平平平,仄仄○仄○。
平平仄○仄,仄仄仄平○。
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
○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平平仄○仄,平仄平仄平。
平平平平平,仄仄平仄平。

次韵酬王之孟见赠 (cì yùn chóu wáng zhī mèng jiàn zèng)

朝代:宋    作者: 张鎡

相逢未问有诗新,识得全然少得人。
莫怪世间多不爱,翰林憔悴少陵贫。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
仄仄仄平仄,仄平仄仄平。
仄平平平平,仄仄○仄○。
平平仄○仄,仄仄仄平○。
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
○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平平仄○仄,平仄平仄平。
平平平平平,仄仄平仄平。

少年行 (shào nián xíng)

朝代:唐    作者: 李百药

少年飞翠盖,上路勒金镳。
始酌文君酒,新吹弄玉箫。
少年不欢乐,何以尽芳朝。
千金笑里面,一搦掌中腰。
挂缨岂惮宿,落珥不胜娇。
寄语少年子,无辞归路遥。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
仄仄仄平仄,仄平仄仄平。
仄平平平平,仄仄○仄○。
平平仄○仄,仄仄仄平○。
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
○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平平仄○仄,平仄平仄平。
平平平平平,仄仄平仄平。

赠僧二首 二 (zèng sēng èr shǒu èr)

朝代:唐    作者: 顾况

出头皆是新年少,何处能容老病翁。
更把浮荣喻生灭,世间无事不虚空。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
仄仄仄平仄,仄平仄仄平。
仄平平平平,仄仄○仄○。
平平仄○仄,仄仄仄平○。
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
○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平平仄○仄,平仄平仄平。
平平平平平,仄仄平仄平。

赠李简夫司封 (zèng lǐ jiǎn fū sī fēng)

朝代:宋    作者: 苏辙

平生谈笑接诸公,归老身心着苦空。
往事少能陪晤语,新诗时喜挹清风。
形骸摩诘羸偏健,笔札西台晚更工。
笑我壮年常苦病,异时何以作衰翁。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
仄仄仄平仄,仄平仄仄平。
仄平平平平,仄仄○仄○。
平平仄○仄,仄仄仄平○。
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
○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平平仄○仄,平仄平仄平。
平平平平平,仄仄平仄平。

主簿程同年和永平门诗再赋四绝因以赠别 其二 (zhǔ bó chéng tóng nián hé yǒng píng mén shī zài fù sì jué yīn yǐ zèng bié qí èr)

朝代:宋    作者: 王十朋

高唱犹嫌二谢平,偏师能破五言城。
鄱人口诵新门记,已作雷门振大声。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
仄仄仄平仄,仄平仄仄平。
仄平平平平,仄仄○仄○。
平平仄○仄,仄仄仄平○。
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
○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平平仄○仄,平仄平仄平。
平平平平平,仄仄平仄平。

赠易秀才 (zèng yì xiù cái)

朝代:唐    作者: 李白

少年解长劒,投赠即分离。
何不断犀象,精光暗往时。
蹉跎君自惜,窜逐我因谁。
地远虞翻老,秋深宋玉悲。
空摧芳桂色,不屈古松姿。
感激平生意,劳歌寄此辞。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
仄仄仄平仄,仄平仄仄平。
仄平平平平,仄仄○仄○。
平平仄○仄,仄仄仄平○。
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
○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平平仄○仄,平仄平仄平。
平平平平平,仄仄平仄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