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ài hé chéng èr shǒu qí yī
再和呈二首 其一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吕南公 (lǚ nán gōng)

五亩之园未种桑,自怜疏懒致财伤。
稻粱只是同鷄鹜,皮鞟徒劳胜犬羊。
敢羡苏秦终富贵,正忧郗鉴遇饥荒。
遭承若值开元日,何恤东南万里粮。

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仄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wǔ mǔ zhī yuán wèi zhǒng sāng , zì lián shū lǎn zhì cái shāng 。
dào liáng zhǐ shì tóng jī wù , pí kuò tú láo shèng quǎn yáng 。
gǎn xiàn sū qín zhōng fù guì , zhèng yōu chī jiàn yù jī huāng 。
zāo chéng ruò zhí kāi yuán rì , hé xù dōng nán wàn lǐ liáng 。

再和呈二首 其一

—— 呂南公

五畝之園未種桑,自憐疏懶致財傷。
稻粱只是同鷄鶩,皮鞟徒勞勝犬羊。
敢羨蘇秦終富貴,正憂郗鑒遇饑荒。
遭承若值開元日,何卹東南萬里糧。

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仄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wǔ mǔ zhī yuán wèi zhǒng sāng , zì lián shū lǎn zhì cái shāng 。
dào liáng zhǐ shì tóng jī wù , pí kuò tú láo shèng quǎn yáng 。
gǎn xiàn sū qín zhōng fù guì , zhèng yōu chī jiàn yù jī huāng 。
zāo chéng ruò zhí kāi yuán rì , hé xù dōng nán wàn lǐ liáng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五亩的园子里还没有种植桑树,我自怨懒散导致财富受损。虽然种了稻谷和谷子,但与鸡鹜相比毫无优势,而专心饲养牲畜却是徒劳无功。我敢羡慕苏秦最终能够富贵,但又忧虑郗鉴可能会遭遇饥荒。如果遇到开元年间的灾荒,又怎能安心东南方向上万里之外的粮食供给呢。
总结:全文:这篇古文描述了一个人的园子里尚未种植桑树,只种了稻谷和谷子,但却无法与养鸡养鹜和养牲畜相比,导致财富受损。虽然羡慕他人的成功,但也担忧可能遭受灾荒。面对未来可能发生的风险,内心充满焦虑。

这首诗《再和呈二首 其一》是吕南公创作的,它反映了作者对自己园地的经营和生活的感受,同时也表达了一些社会和人生观念。
首先,这首诗写了作者的园地未种桑树,说明了他自己的懒惰和经济上的损失。他感到遗憾,因为他没有充分地利用这块土地来增加财富。
接着,诗中提到了稻粱和鸡鹜,这些是农田的产物,但作者似乎在强调,这些产物虽然有,但并不比养犬羊更有价值。这可能是一种对努力经营农田的怀疑,或者是在暗示农田经营的辛苦并不一定能带来更大的回报。
诗的下半部分提到了苏秦和郗鉴,两位历史上的人物。苏秦因才智而终富贵,而郗鉴却遇到了饥荒。这部分似乎在表达作者对命运的思考,暗示人生充满了不确定性,不一定能如愿以偿。
最后,诗中提到了“开元日”,这是中国古代的一个重要节日,但作者似乎在这一天也没有得到丰收的粮食。这可能是一种对命运的抱怨和感慨,再次强调了生活的艰辛。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吕南公写的《再和呈二首》系列:

本文作者吕南公介绍:🔈

吕南公(一○四七~一○八六,生卒年据《全宋词》小传),字次儒,建昌南城(今属江西)人。神宗熙宁初,曾举进士不第,会以新经取士,遂罢举(《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以着书讲学爲事。《宋史》言熙宁中士方推崇马融、王肃、许慎之业,剽掠补拆临摹之艺大行,南公度不能逐时好,遂罢举。《四库总目提要》已驳正其谬。哲宗元佑初,获曾肇等人推荐,未及授官而卒,年四十。其子吕郁收拾遗稿编成《灌园集》三十卷(符行中《灌园集》序),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所录,辑爲二十卷。《宋史》卷四四四有传。吕南公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灌园集》爲底本。参校八千卷楼钞本(简称钞本,藏南京图书馆)及《永乐大典》残本等。新辑集... 查看更多>>

吕南公的诗:

吕南公的词: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