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ì sòng sān shí èr shǒu qí yī èr
偈颂三十二首 其一二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释宗演 (shì zōng yǎn)

善财童子采来亲,大智文殊用得灵。
今日青山端午节,不劳拈出再施呈。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

shàn cái tóng zǐ cǎi lái qīn , dà zhì wén shū yòng dé líng 。
jīn rì qīng shān duān wǔ jié , bù láo niān chū zài shī chéng 。

偈頌三十二首 其一二

—— 釋宗演

善財童子採來親,大智文殊用得靈。
今日青山端午節,不勞拈出再施呈。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

shàn cái tóng zǐ cǎi lái qīn , dà zhì wén shū yòng dé líng 。
jīn rì qīng shān duān wǔ jié , bù láo niān chū zài shī chéng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善财童子采集了美好的财富,大智慧文殊运用其神奇的能力。
今天是青山端午节,无需费力再去探寻,已经呈献在此。
总结:这段文字表述了善财童子和大智慧文殊的优点,并庆祝青山端午节的到来,暗示无需再去寻找,已经有了所需之物。

这首诗是释宗演创作的《偈颂三十二首》中的第一首和第二首。以下是对这两首诗的赏析:
赏析::
这两首诗表达了佛教的慈悲和布施的精神,强调了大智慧和财富的结合。作者以“善财童子”采集了珍贵的香花,并以“大智文殊”为其指引和引导,呈现了佛教教义中的慈悲和智慧的融合。
第一首诗中,作者描述了一个名为“善财童子”的人物,他采集了宝贵的香花。这个人物通过自己的善行和布施,展现出了慈悲的品质。同时,大智文殊被提到,强调了智慧的重要性,暗示布施不仅需要慈悲,还需要智慧的指导。
第二首诗中,提到了“青山端午节”,这是一个传统的佛教节日,通常与供奉和布施相关。诗中强调了不需要再次拈出香花进行供养,因为布施已经完成。这传达了一个重要的佛教教义,即布施应该是无私的,不求回报的行为。
标签:
布施、慈悲、智慧、佛教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释宗演写的《偈颂三十二首》系列:

本文作者释宗演介绍:🔈

释宗演,号遯庵,俗姓郑,福州(今属福建)人。住常州华藏寺。爲南岳下十六世,径山宗杲禅师法嗣。《五灯会元》卷二○有传。 释宗演诗,据《续古尊宿语要》所收《遯庵演和尚语》等书所录,编爲一卷。 查看更多>>

释宗演的诗: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