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ú qù suì yóu xiāng chéng zhī gāo yáng shān dǎi jīn fù lái shì bì jiān suǒ shí shì dàng qù nián zhī yóu rì zuò shī jì zhī
余去岁游襄城之高阳山逮今复来视壁间所识适当去年之游日作诗记之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韩维 (hán wéi)

曾访禅林翠霭间,再游时序已循环。
自怜不是风尘客,独喜年年来看山。

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céng fǎng chán lín cuì ǎi jiān , zài yóu shí xù yǐ xún huán 。
zì lián bú shì fēng chén kè , dú xǐ nián nián lái kàn shān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曾经参访过佛寺,见到翠绿的树林,再次来到这里时,季节已经循环了一轮。
自我怜悯,不是那种风尘俗世的游客,我喜欢独自每年来此观赏山景。



总结:

诗人曾经访问过一座禅寺,在那里欣赏了翠绿的山林。后来再次来到此地时,发现季节已经循环,一切似曾相识。诗人自觉不同于寻常的红尘游客,更喜欢独自一人每年来到这里欣赏美丽的山景。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山林幽静之美的喜爱和对禅林生活的向往。

赏析:这首诗《余去岁游襄城之高阳山逮今复来视壁间所识适当去年之游日作诗记之》是唐代韩维创作的一首山水田园诗。诗人通过自己去年游览高阳山的经历,再次来到此地,对壁间所见的景物和感受进行了抒发。
诗中,作者以自然景物为背景,展现了高阳山的宜人风景,如“禅林翠霭间”,描绘了山中的宁静和神秘。通过“再游时序已循环”这句,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强调了自然景物的恒久存在,与人生的短暂相对比。这与古代山水诗常常借景抒怀、寄托情感的特点相契合。
接下来,诗人自我抒情,表现了对高阳山的喜爱和归属感,他认为自己并非风尘之客,而是年年来此山观赏的常客。这种对山的深情厚意使他感到自豪。最后两句“自怜不是风尘客,独喜年年来看山”,道出了诗人对自身境遇的自信和对山景的倾慕之情。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本文作者韩维介绍:🔈

韩维(一○一七~一○九八),字持国,颍昌(今河南许昌)人。亿子,与韩绦、韩缜等爲兄弟。以父荫爲官,父死後闭门不仕。仁宗时由欧阳修荐知太常礼院,不久出通判泾州。爲淮阳郡王府记室参军。英宗即位,召爲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知通进银台司。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迁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因与王安石议论不合,出知襄州,改许州,历河阳,复知许州。哲宗即位,召爲门下侍郎,一年余出知邓州,改汝州,以太子少傅致仕。绍圣二年(一○九五)定爲元佑党人,再次贬谪。元符元年卒,年八十二。有集三十卷,因曾封南阳郡公,定名爲《南阳集》(《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宋史》卷三一五有传。 韩维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南阳集》爲... 查看更多>>

韩维的诗:

韩维的词:

相关诗词:

寄微之三首 二 (jì wēi zhī sān shǒu èr)

朝代:唐    作者: 白居易

君游襄阳日,我在长安住。
今君在通州,我过襄阳去。
襄阳九里郭,楼堞连云树。
顾此稍依依,是君旧游处。
苍茫蒹葭水,中有浔阳路。
此去更相思,江西少亲故。

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送张说道县尉之官襄阳 (sòng zhāng shuō dào xiàn wèi zhī guān xiāng yáng)

朝代:宋    作者: 许及之

一尉襄阳去,三年别旧游。
烦君登岘首,拭泪望神州。
勳业男儿事,依违我辈羞。
为言贤府帅,问讯橘乡侯。

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东帅张传之遣人来相致将以七言次韵答之三首 其二 (dōng shuài zhāng chuán zhī qiǎn rén lái xiāng zhì jiāng yǐ qī yán cì yùn dá zhī sān shǒu qí èr)

朝代:宋    作者: 李壁

阆风当日奉清樽,犹记银鈎洒七言。
别去凄凉浑一梦,只今疎懒且衡门。
已非绝足那希骥,自比游尘或佐鲲。
珍重曲江劳仰止,人间岁晚雪霜繁。

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