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ú fǔ èr shǒu qí yī
渔父二首 其一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李观 (lǐ guān)

八月九月芦花飞,南溪老人垂钓归。
秋山入帘翠滴滴,野艇倚槛云依依。
却把鱼竿寻小径,闲梳鹤发对斜晖。
翻嫌四皓曾多事,出为储王定是非。

仄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平平仄平。
平平仄平仄仄仄,仄仄仄仄平平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bā yuè jiǔ yuè lú huā fēi , nán xī lǎo rén chuí diào guī 。
qiū shān rù lián cuì dī dī , yě tǐng yǐ kǎn yún yī yī 。
què bǎ yú gān xún xiǎo jìng , xián shū hè fā duì xié huī 。
fān xián sì hào céng duō shì , chū wèi chǔ wáng dìng shì fēi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八月九月,芦花随风飘扬,南溪的老人钓鱼一天结束回家了。
秋山的景色透过窗帘涌入,翠绿滴落,野艇停在栏杆边,云雾缭绕。
他却收起鱼竿,踏着小径归去,悠然自得地梳理着白发,对着斜斜的夕阳。
可惜有些人不满足,总是批评四皓过去的种种事情,却把他当作储君王的定夺是对是非的根据。

全诗描绘了八九月份芦花飞舞的景象,以及南溪老人垂钓归家的宁静场景。其间景色如画,秋山翠绿,野艇停泊,落日斜晖,老人悠闲地享受着温暖的时光。然而,最后两句则以对比手法,点明了有些人喜欢挑刺,批评过去的事情,对他们的定夺不加思索。整体描绘了自然与人心的平和与不和谐。

这首诗《渔父二首 其一》是李观创作的,它通过生动的画面和深刻的情感表达了渔父的生活和内心世界。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在这首诗中,诗人以诗意的语言描绘了八九月间,芦花飘散,南溪老人带着渔竿垂钓而归。这一景象展现出了秋天的宁静与美丽,以及渔父与自然的亲近关系。作者运用了秋山入帘、翠滴滴、云依依等形象生动的描写,使读者仿佛置身于这幅画面之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宁静和美妙。
诗中还提到渔父在寻找小径的过程中,梳理自己的鹤发,面对斜晖。这里表现出了渔父的从容和淡定,他追求的是内心的宁静和满足,而不是世俗的荣华富贵。这与后文中提到的储王的是非之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最后两句诗提到了储王,似乎在暗示渔父与世事无关,不愿卷入政治纷争,宁可守着自己的渔竿和山水之间的宁静。这种渔父的心境与大自然的和谐相统一,展现出了一种深刻的人生哲理。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李观写的《渔父二首》系列:

还为您找到 4 首名为《渔父二首 其一》的诗:

本文作者李观介绍:🔈

李观(一○二三~一○九五),字梦符,号玉谿叟,袁州(今江西宜春)人。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时方弱冠,知清江县(明正德《袁州府志》卷八)。神宗熙宁初爲大官令,寻言役法不便,出通判处州(清乾隆《袁州府志》卷二五)。元丰四年(一○八一)知岳州(《宋会要辑稿》礼二○之六四)。哲宗元佑初由监江州太平兴国观除知虔州,不就,请监南岳庙以归。卒年七十三(乾隆《袁州府志》)。今录诗八首。 查看更多>>

李观的诗: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