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í cuì wēi tíng
题翠微亭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李观 (lǐ guān)

竹根穿石嘴,松影入泉心。
不致玄玄处,白云徒自深。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

zhú gēn chuān shí zuǐ , sōng yǐng rù quán xīn 。
bù zhì xuán xuán chù , bái yún tú zì shēn 。

題翠微亭

—— 李觀

竹根穿石嘴,松影入泉心。
不致玄玄處,白雲徒自深。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

zhú gēn chuān shí zuǐ , sōng yǐng rù quán xīn 。
bù zhì xuán xuán chù , bái yún tú zì shēn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竹根穿石,如同嘴巴一般张开,松影则沉入泉水之中。然而,这并不能让人感受到深奥玄妙的境界,白云虽然看似深邃,但却只是表面的景象,无法领悟其中的奥妙。



总结:

这段文字描绘了竹根穿石、松影入泉的景象,暗喻深奥的境界不是表面的美景所能领悟的。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本文作者李观介绍:🔈

李观(一○二三~一○九五),字梦符,号玉谿叟,袁州(今江西宜春)人。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时方弱冠,知清江县(明正德《袁州府志》卷八)。神宗熙宁初爲大官令,寻言役法不便,出通判处州(清乾隆《袁州府志》卷二五)。元丰四年(一○八一)知岳州(《宋会要辑稿》礼二○之六四)。哲宗元佑初由监江州太平兴国观除知虔州,不就,请监南岳庙以归。卒年七十三(乾隆《袁州府志》)。今录诗八首。 查看更多>>

李观的诗:

相关诗词:

题故翠微宫 (tí gù cuì wēi gōng)

朝代:唐    作者: 骊山游人

翠微寺本翠微宫,楼阁亭台几十重。
天子不来僧又去,樵夫时倒一株松。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

翠微寺 (cuì wēi sì)

朝代:宋    作者: 张俞

翠微寺本翠微宫,楼阁亭台数十重。
天子不来僧又死,樵夫时倒一株松。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

翠微亭 (cuì wēi tíng)

朝代:宋    作者: 徐安国

拄上风烟脚力顽,华亭深入翠微寒。
千岩万壑争呈秀,独指中峰一柱香。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

题陈朝干山亭二首 翠微 (tí chén cháo gān shān tíng èr shǒu cuì wēi)

朝代:宋    作者: 姜特立

高蹈烟霞远世尘,翠微深处一纶巾。
若非严濑垂竿客,即是桃源避世人。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

题齐山翠微亭 (tí qí shān cuì wēi tíng)

朝代:宋    作者: 喻良能

山深云气多,拨云寻径入。
但觉襟袖寒,不知浓翠湿。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

翠微亭 (cuì wēi tíng)

朝代:宋    作者: 林逋

亭在江干寺,清凉更翠微。
秋阶响松子,雨壁上苔衣。
绝境长难得,浮生不拟归。
旅怀何计是,西崦入斜晖。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

琅邪三十二咏 翠微亭 (láng xié sān shí èr yǒng cuì wēi tíng)

朝代:宋    作者: 韦骧

谢屐低前齿,登临势渐雄。
岚光动衣袂,知在翠微中。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

存目 其四 (cún mù qí sì)

朝代:宋    作者: 秦观

诗题:同前首句:谁构新亭近翠微。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

翠微亭 (cuì wēi tíng)

朝代:宋    作者: 晁端禀

晓风吹落秋泉声,夜雨洗出秋山色。
上有楼台深翠微,可惜丹青图不得。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