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òu hé zhì jū xǔ chāng shī qí èr
又和治居许昌诗 其二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彭汝砺 (péng rǔ lì)

闻说当年鵷鹭班,谏书无数慰龙顔。
水横颍首归新第,云断峨眉忆旧山。
漫有新诗名海内,曾闻雅乐献河间。
西湖今日春应好,想见扁舟载月还。

仄仄平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wén shuō dāng nián yuān lù bān , jiàn shū wú shù wèi lóng yán 。
shuǐ héng yǐng shǒu guī xīn dì , yún duàn é méi yì jiù shān 。
màn yǒu xīn shī míng hǎi nèi , céng wén yǎ yuè xiàn hé jiān 。
xī hú jīn rì chūn yìng hǎo , xiǎng jiàn piān zhōu zǎi yuè huán 。

动物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闻说当年有一支鵷鹭的队伍,他们奉旨上书进谏,无数次地宽慰着龙颜。
水面横过颍水,归程回到了新的住所,云彩断续遮挡着峨眉山的景色,让人回忆起过去的山川风光。
如今海内传唱着他的新诗,曾经听闻他曾将雅乐献给过河间王。
西湖在今天的春天应该是美好的,让人联想到他乘着扁舟载着月色归来的情景。
总结:全文:文中描述了当年有一支鵷鹭班的队伍,他们多次上书进谏,安慰着当时的君主。之后提到了归程路上颍水横过,遥想着峨眉山的往事。同时,他的新诗也在海内传颂,还曾将雅乐献给过河间王。最后,预言了今日的西湖春色美好,想象他乘着扁舟载着月色归来的情景。整篇诗歌情趣优美,流露着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美好的期盼。

诗《又和治居许昌诗 其二》是彭汝砺创作的一首诗歌,表达了作者对当年治理居许昌时的回忆和对自然风景的感怀之情。
在这首诗中,诗人回忆了自己曾经谏书无数,以慰龙颜的经历。这些劝谏的文字如同鵷鹭一样众多,意味着作者曾为国家和皇帝的治理出谋划策,为国家安定贡献过自己的智慧。
接着,诗人提到了颍水横流,指向了归新第,这里可能是他在新的官职上工作的地方。云断峨眉则表达了对旧山的怀念,峨眉山是中国的一座著名山脉,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承。
诗人还提到自己创作了新诗,并传扬于海内,这表现了他在文学上的成就和影响。曾闻雅乐献河间,可能是指他曾经听到了雅乐的演奏,这些音乐可能是在河间地区传扬开来的。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西湖春天美好景色的期待,他想象着乘扁舟载月欣赏美丽的景色。这里诗人将自然景色与自己的情感愿望相结合,展现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彭汝砺写的《又和治居许昌诗》系列:

本文作者彭汝砺介绍:🔈

彭汝砺(一○四二~一○九五),字器资,饶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进士,授保信军推官,武安军掌书记。神宗熙宁初,召爲监察御史里行。元丰初,出爲江西转运判官,徙提点京西刑狱。哲宗元佑二年(一○八七),爲起居舍人,逾年迁中书舍人。以言事落职知徐州,旋加集贤殿修撰,入权兵、刑二部侍郎,进吏部尚书。因刘贽事出知江州,绍圣二年(一○九五)正月,召爲枢密都承旨,未及赴而卒(《名臣碑传琬琰集》中集卷三一曾肇《彭待制汝砺墓志铭》),年五十四。着有《易义》、《诗义》及诗文五十卷(《宋史·艺文志》着录四十卷),已佚。後人收辑遗诗爲《鄱阳集》十二卷,编次多舛误重复。《宋史》卷三四六有传。彭汝... 查看更多>>

彭汝砺的诗: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