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ǎn shěn shū huì guó lù qí èr
挽沈叔晦国录 其二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孙应时 (sūn yìng shí)

庭诤汲长孺,官师萧望之。
士能令国重,吾意匪公谁。
朱绂江湖远,苍顔疾病衰。
堂堂竟如此,造物尔胡为。

仄仄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仄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仄仄仄平平。

tíng zhèng jí cháng rú , guān shī xiāo wàng zhī 。
shì néng lìng guó chóng , wú yì fěi gōng shuí 。
zhū fú jiāng hú yuǎn , cāng yán jí bìng shuāi 。
táng táng jìng rú cǐ , zào wù ěr hú wèi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庭上辩论的是汲长孺,官府的老师是萧望之。士人有能力让国家变得重要,但我心里不是很满意,不知道谁能真正称得上公正的人。红绸衣服在江湖远行,年岁已老,疾病开始显现。庄严的形象最终会如此衰败,造物主啊,你为何如此安排呢?
全诗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反思和感慨,对时世人物和命运的忧虑。通过对汲长孺、萧望之等人的描写,反映了社会上公正人才的稀缺与不足。红绸衣服和苍颜衰病,象征着人生的脆弱和无常。最后诗人疑问造物主的意图,对生命和命运有着深刻的思考。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孙应时写的《挽沈叔晦国录》系列:

本文作者孙应时介绍:🔈

孙应时(一一五四~一二○六),字季和,自号烛湖居士,余姚(今属浙江)人。早年从陆九渊学。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进士,调台州黄岩尉。历秦州海陵丞、知严州遂安县。光宗绍熙三年(一一九二),应辟入崈幕。後知常熟县。宁宗开禧二年改通判邵武军,未赴而卒,年五十三。有文集十卷等,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烛湖集》二十卷。事见本集附编宋杨简《孙烛湖圹志》、张淏《孙应时传》。 孙应时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烛湖集》爲底本,酌校他书引录。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查看更多>>

孙应时的诗: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