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óng mèng dé mù chūn jì hè dōng xī chuān èr yáng shàng shū
同梦得暮春寄贺东西川二杨尚书 🔈

朝代:唐 (táng)    作者: 白居易 (bái jū yì)

龙节对持真可爱,雁行相接更堪夸。
两川风景同三月,千里江山属一家。
鲁卫定知连气色,潘杨亦觉有光华。
应怜洛下分司伴,冷宴闲游老看花。

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lóng jié duì chí zhēn kě ài , yàn xíng xiāng jiē gèng kān kuā 。
liǎng chuān fēng jǐng tóng sān yuè , qiān lǐ jiāng shān shǔ yī jiā 。
lǔ wèi dìng zhī lián qì sè , pān yáng yì jué yǒu guāng huá 。
yìng lián luò xià fēn sī bàn , lěng yàn xián yóu lǎo kàn huā 。

动物

同夢得暮春寄賀東西川二楊尚書

—— 白居易

龍節對持真可愛,雁行相接更堪誇。
兩川風景同三月,千里江山屬一家。
魯衛定知連氣色,潘楊亦覺有光華。
應憐洛下分司伴,冷宴閑遊老看花。

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lóng jié duì chí zhēn kě ài , yàn xíng xiāng jiē gèng kān kuā 。
liǎng chuān fēng jǐng tóng sān yuè , qiān lǐ jiāng shān shǔ yī jiā 。
lǔ wèi dìng zhī lián qì sè , pān yáng yì jué yǒu guāng huá 。
yìng lián luò xià fēn sī bàn , lěng yàn xián yóu lǎo kàn huā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龙节和持真在一起真是可爱,就像雁行一样紧密相连,更令人夸赞。
两川的风景和三月份一样美丽,千里江山就像属于一个家庭。
鲁卫和定知彼此都感受到了气色的相连,潘杨也觉得彼此都有着光华。
应该怜惜洛下的分司伴,一同在冷宴中闲逛,老年时多看花草。



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龙节和持真之间可爱的情景,形容他们如同雁行般紧密相连,值得称赞。接着描写了两川的美景和江山属于一家的壮丽景象。然后,以鲁卫和定知、潘杨为例,表达了彼此间气色和光华相连的情感。最后,诗人呼唤大家珍爱洛下的伴侣,共同在冷宴中闲逛,老年时多欣赏花草。整首诗表达了情感的交融和生活的美好。

《同梦得暮春寄贺东西川二杨尚书》是白居易的一首诗,它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情感以及对美好春光的赞美。这首诗可以标签为“抒情”和“咏物”。
在诗中,白居易通过描述龙节和雁行这两种美丽的景物,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和美丽。他以巧妙的笔法将这些景物与友人贺东西川二杨尚书联系起来,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整个诗篇充满了温馨和亲切的情感。
另外,诗人还以两川风景为背景,强调了春天的气息,将千里江山看作是一家人的,展现了诗人的乡愁之情。
最后两句表达了对友人的赞美,称他们在鲁卫之地也能保持活力和光华。诗人还表达了对友人的怀念,希望他们能够一起在洛下冷宴中欣赏花儿,享受生活的宁静和美好。
总之,这首诗通过描绘美丽的春景和表达深厚的友情,展现了白居易的情感和写作才华。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本文作者白居易介绍:🔈

白居易,字乐天,下邽人。贞元中,擢进士第,补校书郎。元和初,对制策,入等,调盩厔尉、集贤校理,寻召爲翰林学士、左拾遗,拜赞善大夫。以言事贬江州司马,徙忠州刺史。穆宗初,徵爲主客郎中、知制诰,复乞外,历杭、苏二州刺史。文宗立,以秘书监召,迁刑部侍郎。俄移病,除太子宾客分司东都,拜河南尹。开成初,起爲同州刺史,不拜,改太子少傅。会昌初,以刑部尚书致仕。卒赠尚书右仆射,諡曰文。自号醉吟先生,亦称香山居士。与同年元稹酬咏,号元白;与刘禹锡酬咏,号刘白。《长庆集》诗二十卷,後集诗十七卷,别集补遗二卷,今编诗三十九卷。 白居易字乐... 查看更多>>

白居易的诗:

相关诗词:

杨六尚书新授东川节度使代妻戏贺兄嫂二绝 二 (yáng liù shàng shū xīn shòu dōng chuān jié dù shǐ dài qī xì hè xiōng sǎo èr jué èr)

朝代:唐    作者: 白居易

金花银椀饶君用,罨画罗衣尽嫂裁。
觅得黔娄为妹壻,可能空寄蜀茶来。

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杨六尚书新授东川节度使代妻戏贺兄嫂二绝 一 (yáng liù shàng shū xīn shòu dōng chuān jié dù shǐ dài qī xì hè xiōng sǎo èr jué yī)

朝代:唐    作者: 白居易

刘纲与妇共昇仙,弄玉随夫亦上天。
何似沙哥领崔嫂,碧油幢引向东川。

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寄和东川杨尚书慕巢兼寄西川继之二公近从弟兄情分偏睦早忝游旧因成是诗 (jì hé dōng chuān yáng shàng shū mù cháo jiān jì xī chuān jì zhī èr gōng jìn cóng dì xiong qíng fēn piān mù zǎo tiǎn yóu jiù yīn chéng shì shī)

朝代:唐    作者: 刘禹锡

太华莲峰降岳灵,两川棠树接郊垧。
政同兄弟人人乐,曲奏埙篪处处听。
杨叶百穿荣会府,芝泥五色耀天庭。
各抛笔砚夸旄钺,莫遣文星让将星。

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会昌元年春五绝句 卢尹贺梦得会中作 (huì chāng yuán nián chūn wǔ jué jù lú yǐn hè mèng dé huì zhōng zuò)

朝代:唐    作者: 白居易

病闻川守贺筵开,起伴尚书饮一杯。
任意少年长笑我,老人自觅老人来。

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寄题刘元明环翠阁二首 其二 (jì tí liú yuán míng huán cuì gé èr shǒu qí èr)

朝代:宋    作者: 杨万里

一夜秋声恼井桐,梦回得句寄西风。
诗成却问题诗处,正在东山东复东。

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偶书 (ǒu shū)

朝代:宋    作者: 范成大

伯劳东去燕西飞,同寄春风二月时。
可恨同时不同调,此情那得更相知。

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与诸同年贺座主侍郎新拜太常同宴萧尚书亭子 (yǔ zhū tóng nián hè zuò zhǔ shì láng xīn bài tài cháng tóng yàn xiāo shàng shū tíng zǐ)

朝代:唐    作者: 白居易

宠新卿典礼,会盛客徵文。
不失迁莺侣,因成贺燕羣。
池台晴间雪,冠盖暮和云。
共仰曾攀处,年深桂尚熏。

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中元前贺余处恭尚书祷雨沛然沾足 (zhōng yuán qián hè yú chù gōng shàng shū dǎo yǔ pèi rán zhān zú)

朝代:宋    作者: 杨万里

数点飘萧供晚清,二更倾泻到天明。
雷驱云气如旋磨,雨徧山村却入城。
簟面顿无秋後暑,檐牙最爱梦中声。
尚书幸有为霖手,偏洒江东作麽生。

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代书寄友人 (dài shū jì yǒu rén)

朝代:宋    作者: 邵雍

一别光阴二纪余,岁华如箭止堪吁。
东西契阔久经难,前後殷懃两得书。
故国山川皆梦寐,旧家人物半丘墟。
何时重讲当时事,笑对西风坼酒壶。

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酬浙东元尚书见寄绫素 (chóu zhè dōng yuán shàng shū jiàn jì líng sù)

朝代:唐    作者: 张籍

越地缯纱纹样新,远封来寄学曹人。
便令裁制为时服,顿觉光荣上病身。
应念此官同弃置,独能相贺更殷勤。
三千里外无由见,海上东风又一春。

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