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ān níng qián lǎo yǐ shān zhōng chūn mò sān shī tóu hóng qìng shàng shū mò zhāng jiàn jí cì yùn dá zhī qí sān
天宁潜老以山中春莫三诗投鸿庆尚书末章见及次韵答之 其三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程俱 (chéng jù)

踉跄鹤阿师,遮眼寄经籍。
苦吟思岛可,达观泯儒墨。
高轩时一过,解带有余适。
颓然後车人,大瓠号五石。

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仄。
仄仄仄仄仄,仄平平平仄。
平平平仄平,仄仄仄平仄。
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

liàng qiàng hè ā shī , zhē yǎn jì jīng jí 。
kǔ yín sī dǎo kě , dá guān mǐn rú mò 。
gāo xuān shí yī guò , jiě dài yǒu yú shì 。
tuí rán hòu chē rén , dà hù hào wǔ shí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踉跄的鹤阿师,捂住双眼,寄托着经籍。
苦苦吟咏,思念遥远的岛屿可望而不可及。心境达观,超脱于儒家和墨家之争。
登上高轩,有时候经过,解开腰带却仍然有余地合宜。
颓然地离开车上的人,手持大瓢,高声呼喊着五石的价格。
全文总结:这段古文描述了踉跄的鹤阿师,他捂住双眼,寄托着经籍。作者苦苦思念可望而不可及的遥远岛屿,心境达观超脱于儒家和墨家之争。有时候经过高轩,解开腰带却仍然有余地合宜。而颓然地离开车上的人,则手持大瓢,高声呼喊着五石的价格。整篇文章抒发了作者对逍遥自在生活和超越尘世之情怀。

这是一首唐代程俱的诗,题目是《天宁潜老以山中春莫三诗投鸿庆尚书末章见及次韵答之 其三》。这首诗的主题可以归纳为赞美天宁潜老,同时表达了诗人对于宁静自然山水的向往。
赏析:
这首诗以一种朴实自然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天宁潜老的敬佩之情。首句“踉跄鹤阿师”描绘了潜老苍劲的形象,仿佛是一只踉跄的仙鹤,给人以仙风道骨的印象。接着诗人提到“遮眼寄经籍”,这似乎在暗示潜老不受外界纷扰,专心修身养性,遮眼寄情于经书之中。这里反映了古代士人对儒学的崇敬。
第二句“苦吟思岛可”表达了诗人自己对修身养性的向往,苦心吟咏,思念着可以静心修行的岛屿。同时,他提到“达观泯儒墨”,表示追求达观的境界,超越了儒家和墨家的争辩,追求更高的道德和智慧。
第三句“高轩时一过”描写了潜老高屋之处,表示他过去的辉煌一时,但随后“解带有余适”,转而过着简朴的生活,不再被外界物质所困扰。最后两句“颓然後车人,大瓠号五石”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修身养性的渴望,愿意放下尘世的俗务,过上简朴自然的生活。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程俱写的《天宁潜老以山中春莫三诗投鸿庆尚书末章见及次韵答之》系列:

本文作者程俱介绍:🔈

程俱(一○七八~一一四四),字致道,衢州开化(今属浙江)人。哲宗绍圣四年(一○九七),以外祖荫补苏州吴江县主簿,监舒州太湖盐场,以上书论事罢。徽宗政和元年(一一一),起知泗州临淮县,官满後寓吴。因叶梦得荐爲着作佐郎,未几出管勾岱岳观。宣和二年(一一二○),赐上舍上第。三年,除礼部员外郎,以病告归。高宗建炎三年(一一二九),自太常少卿知秀州,金兵据临安,弃城退保华亭。绍兴元年(一一三一),爲秘书少监,上《麟台故事》五卷,擢中书舍人。二年,因言事爲言官论弃秀州事,罢职求举江州太平观。秦桧当政,诏除集英殿修撰、徽猷阁待制,皆不赴。十四年,卒,年六十七。有《北山小集》四十卷。事见宋程瑀《程公行状》(四... 查看更多>>

程俱的诗: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