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í xú cì yóu tōng pàn xiǎo yǐn táng èr shǒu qí èr
题徐次游通判小隐堂二首 其二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刘一止 (liú yī zhǐ)

一时药笼召参术,何事全家傍翠微。
勿谓小山招不出,太平须要隐人归。

仄平仄仄仄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yī shí yào lóng zhào cān shù , hé shì quán jiā bàng cuì wēi 。
wù wèi xiǎo shān zhāo bù chū , tài píng xū yào yǐn rén guī 。

題徐次游通判小隱堂二首 其二

—— 劉一止

一時藥籠召參朮,何事全家傍翠微。
勿謂小山招不出,太平須要隱人歸。

仄平仄仄仄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yī shí yào lóng zhào cān shù , hé shì quán jiā bàng cuì wēi 。
wù wèi xiǎo shān zhāo bù chū , tài píng xū yào yǐn rén guī 。

繁体原文 收起原文 韵律对照 收起韵律 注音对照 收起注音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一时医术高明,医生来诊治。全家人纷纷前来寻求医治。
不要小看这座小山,也能召唤出医术高超的医生。在太平时期,有需要时,隐士归隐也是必要的。
总结:这首古文描写了一位医术高明的隐士,在太平时期,全家人都前来求医,暗示了人们在太平盛世时也需要珍惜医术,时刻备好医疗资源。并强调了隐士的重要性,他们可能在平静时期隐居,但在紧要关头,他们的知识和能力能为社会做出重要贡献。

赏析:: 这首诗是刘一止的《题徐次游通判小隐堂二首》中的第二首。诗人以自然景物为背景,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社会纷扰的厌倦之情。
诗中的"药笼召参术"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山居场景,医学的学问和山居生活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表现了诗人对宁静和自然的向往。"翠微"则暗示了山中的美景和宁静。
接下来的两句"勿谓小山招不出,太平须要隐人归"表达了诗人对于社会动荡和纷争的不满,他认为小山也能拥有太平,但前提是需要隐士们回归山林,远离纷扰,以追求内心的宁静和和谐。
标签: 抒情、咏物、隐逸、社会批判。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刘一止写的《题徐次游通判小隐堂二首》系列:

本文作者刘一止介绍:🔈

刘一止(一○八○~一一六一),字行简,号太简居士,湖州归安(今浙江湖州)人。徽宗宣和三年(一一二一)进士。监秀州都酒务,迁越州教授。高宗建炎四年(一一三○),详定一司敕令所删定官。绍兴间,历秘书省校书郎,监察御史,起居郎,以言事罢,主管台州崇道观。起知袁州,改浙东路提点刑狱。召爲中书舍人兼侍讲,迁给事中,又以言事罢,提举江州太平观。一止以忤秦桧,两次奉祠,秦桧死,以敷文阁直学士致仕。绍兴三十年十二月卒,年八十二(此据《行状》,《宋史》本传作八十三)。有《苕溪集》五十五卷传世。事见《苕溪集》卷五四《阁学刘公行状》,《宋史》卷三七八有传。 刘一止诗,以清拥万堂《苕溪集》(藏北京图书馆)爲底本,校以... 查看更多>>

刘一止的诗:

刘一止的词:

  • 洞仙歌

    细风轻雾,锁山城清晓。冷蕊疏枝为谁好...

  • 夜行船

    十顷疏梅开半就。折芳条、嫩香沾袖。今...

  • 念奴娇

    江边故国,望南云缥缈,连山修木。远意...

  • 念奴娇

    故山秋晚,叹萧萧华发,霜林同色。崖谷...

  • 念奴娇

    燕台暮集,对秋容凄紧,松阴幂幂。徙倚...

  • 念奴娇

    水烟收尽,望汀苹千顷,银光如幂。霜镜...

  • 踏莎行

    两水中分,三山半落。风云气象通廖廓。...

  • 虞美人

    浪花云叶交加舞。身近轻冥路。天知此客...

  • 江城子

    秋香岩下著尊。小徘徊。莫停杯。来岁花...

  • 临江仙

    柳外双旌斜照日,匆匆去意难留。大江旁...

  • 刘一止宋词全集>>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