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í lù yuàn sì yī jī xuān qí yī
题鹿苑寺一撃轩 其一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李正民 (lǐ zhèng mín)

本来无物可修治,一击当年何所知。
拱手问师都不语,等闲拈起布毛吹。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běn lái wú wù kě xiū zhì , yī jī dāng nián hé suǒ zhī 。
gǒng shǒu wèn shī dōu bù yǔ , děng xián niān qǐ bù máo chuī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本来无事可修理,当年一次打击又有何知觉。
拱手请教老师也不说话,随意拿起布毛吹弹。
总结:这段古文描述了一种无所事事、自得其乐的境界。作者表示本来没有什么需要去修正或改进的,回忆起当年的一次打击也感觉仿佛没有真正感知。接着,作者和老师对话,但老师似乎不愿多言。于是,作者随意拿起布毛吹弹玩耍,表现出无忧无虑、悠然自得的心境。

赏析:这首诗是李正民创作的,表达了一种禅宗的思维和境界。诗人描述了在鹿苑寺一撃轩中的一幕,以此来启发读者对禅宗和修行的思考。
首先,诗中提到“本来无物可修治”,意味着禅宗修行强调的是直接体验和超越世俗的境界,而不是依附于物质或形式的修行方法。这是禅宗的一大特点。
然后,诗中出现了“一击当年何所知”,这句话可能指的是一种颠覆性的领悟,是一种瞬间的启迪。禅宗常强调领悟的瞬间,即顿悟,是修行的高点。
接着,诗人写道:“拱手问师都不语”,这句话反映出禅宗师生关系的特殊性,师父并不总是通过言语来传授,而是通过示范和体验引导弟子。
最后,诗末提到“等闲拈起布毛吹”,这里的布毛可能指的是坐垫或坐具,吹去布毛表示抛却一切繁琐的物质和杂念,回归心灵的宁静。这也是禅宗修行的一个重要概念。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李正民写的《题鹿苑寺一撃轩》系列:

本文作者李正民介绍:🔈

李正民,字方叔,江都(今江苏扬州)人。徽宗大观元年(一一○七)入宣城学,政和二年(一一一二)进士(明嘉靖《惟扬志》卷一九)。曾知吉、筠、洪、温、婺、淮宁等州府。高宗绍兴十年(一一四○)知陈州时,爲金人所执。十二年和议成,放归(《三朝北盟会编》卷二○八)。回朝後,历任给事中、礼部、吏部侍郎、中书舍人等职。官终徽猷阁待制(清康熙《扬州府志》卷二三)。有《大隐集》三十卷(《宋史·艺文志》),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十卷,其中诗四卷。 李正民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爲底本,酌校他书。新辑集外诗附於卷末。 查看更多>>

李正民的诗: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