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屡书不一书”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快问快答

问题1:“屡书不一书”出自哪首诗?

答案:屡书不一书”出自: 宋代 李石 《次范宰韵》, 是一首五言诗, 诗句拼音为: lǚ shū bù yī shū ,诗句平仄: 仄平仄仄平

问题2:“屡书不一书”的上一句是什么?

答案:屡书不一书”的上一句是: 风雨烦笔记 , 诗句拼音为: fēng yǔ fán bǐ jì ,诗句平仄: 仄平仄仄平

问题3:“屡书不一书”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案:屡书不一书”的下一句是: 金玉文彩被 , 诗句拼音为: jīn yù wén cǎi bèi ,诗句平仄:平仄平仄仄

“屡书不一书”全诗

次范宰韵 (cì fàn zǎi yùn)

朝代:宋    作者: 李石

三仙白云乡,地与人境异。
金巵老翁泉,玉盘秋水芰。
谁欤肯下食,三仙入梦寐。
一笑谓我言,随处类投畀。
蟆颐霜雪山,危步踏森翠。
山间多君子,一饭岂易致。
诗书宽褐姿,曾何问名位。
家传元佑学,口语自妩媚。
颇识李夫子,一官若无意。
善恶政亦殊,天心各缘类。
大哉圣人经,春秋不书瑞。
但得好麦禾,风雨烦笔记。
屡书不一书,金玉文彩被。
物物胡为来,根荄异形气。
便欲献天子,明时乞宣示。
斯文傥有作,士子歌既醉。
我亦采民言,请付图牒吏。

○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
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
平仄仄仄仄,○平仄仄仄。
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
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仄。
平平平仄平,平平仄平仄。
平○平仄仄,仄仄仄仄仄。
○仄仄平仄,仄平仄平仄。
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仄平仄平平,平平仄平仄。
仄仄仄仄平,平仄平仄仄。
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
仄仄平平平,平平仄平仄。
仄仄○平仄,平平仄平仄。
平平仄仄仄,仄仄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

sān xiān bái yún xiāng , dì yǔ rén jìng yì 。
jīn zhī lǎo wēng quán , yù pán qiū shuǐ jì 。
shuí yú kěn xià shí , sān xiān rù mèng mèi 。
yī xiào wèi wǒ yán , suí chù lèi tóu bì 。
ma yí shuāng xuě shān , wēi bù tà sēn cuì 。
shān jiān duō jūn zǐ , yī fàn qǐ yì zhì 。
shī shū kuān hè zī , céng hé wèn míng wèi 。
jiā chuán yuán yòu xué , kǒu yǔ zì wǔ mèi 。
pō shí lǐ fū zǐ , yī guān ruò wú yì 。
shàn è zhèng yì shū , tiān xīn gè yuán lèi 。
dà zāi shèng rén jīng , chūn qiū bù shū ruì 。
dàn dé hǎo mài hé , fēng yǔ fán bǐ jì 。
lǚ shū bù yī shū , jīn yù wén cǎi bèi 。
wù wù hú wèi lái , gēn gāi yì xíng qì 。
biàn yù xiàn tiān zǐ , míng shí qǐ xuān shì 。
sī wén tǎng yǒu zuò , shì zǐ gē jì zuì 。
wǒ yì cǎi mín yán , qǐng fù tú dié lì 。

“屡书不一书”繁体原文

次范宰韻

三仙白雲鄉,地與人境異。
金巵老翁泉,玉盤秋水芰。
誰歟肯下食,三仙入夢寐。
一笑謂我言,隨處類投畀。
蟆頤霜雪山,危步踏森翠。
山間多君子,一飯豈易致。
詩書寬褐姿,曾何問名位。
家傳元祐學,口語自嫵媚。
頗識李夫子,一官若無意。
善惡政亦殊,天心各緣類。
大哉聖人經,春秋不書瑞。
但得好麥禾,風雨煩筆記。
屢書不一書,金玉文彩被。
物物胡爲來,根荄異形氣。
便欲獻天子,明時乞宣示。
斯文儻有作,士子歌既醉。
我亦採民言,請付圖牒吏。

“屡书不一书”韵律对照

○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
三仙白云乡,地与人境异。

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
金巵老翁泉,玉盘秋水芰。

平仄仄仄仄,○平仄仄仄。
谁欤肯下食,三仙入梦寐。

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
一笑谓我言,随处类投畀。

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
蟆颐霜雪山,危步踏森翠。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仄。
山间多君子,一饭岂易致。

平平平仄平,平平仄平仄。
诗书宽褐姿,曾何问名位。

平○平仄仄,仄仄仄仄仄。
家传元佑学,口语自妩媚。

○仄仄平仄,仄平仄平仄。
颇识李夫子,一官若无意。

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善恶政亦殊,天心各缘类。

仄平仄平平,平平仄平仄。
大哉圣人经,春秋不书瑞。

仄仄仄仄平,平仄平仄仄。
但得好麦禾,风雨烦笔记。

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
屡书不一书,金玉文彩被。

仄仄平平平,平平仄平仄。
物物胡为来,根荄异形气。

仄仄○平仄,平平仄平仄。
便欲献天子,明时乞宣示。

平平仄仄仄,仄仄平仄仄。
斯文傥有作,士子歌既醉。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
我亦采民言,请付图牒吏。

“屡书不一书”全诗注音

sān xiān bái yún xiāng , dì yǔ rén jìng yì 。

三仙白云乡,地与人境异。

jīn zhī lǎo wēng quán , yù pán qiū shuǐ jì 。

金巵老翁泉,玉盘秋水芰。

shuí yú kěn xià shí , sān xiān rù mèng mèi 。

谁欤肯下食,三仙入梦寐。

yī xiào wèi wǒ yán , suí chù lèi tóu bì 。

一笑谓我言,随处类投畀。

ma yí shuāng xuě shān , wēi bù tà sēn cuì 。

蟆颐霜雪山,危步踏森翠。

shān jiān duō jūn zǐ , yī fàn qǐ yì zhì 。

山间多君子,一饭岂易致。

shī shū kuān hè zī , céng hé wèn míng wèi 。

诗书宽褐姿,曾何问名位。

jiā chuán yuán yòu xué , kǒu yǔ zì wǔ mèi 。

家传元佑学,口语自妩媚。

pō shí lǐ fū zǐ , yī guān ruò wú yì 。

颇识李夫子,一官若无意。

shàn è zhèng yì shū , tiān xīn gè yuán lèi 。

善恶政亦殊,天心各缘类。

dà zāi shèng rén jīng , chūn qiū bù shū ruì 。

大哉圣人经,春秋不书瑞。

dàn dé hǎo mài hé , fēng yǔ fán bǐ jì 。

但得好麦禾,风雨烦笔记。

lǚ shū bù yī shū , jīn yù wén cǎi bèi 。

屡书不一书,金玉文彩被。

wù wù hú wèi lái , gēn gāi yì xíng qì 。

物物胡为来,根荄异形气。

biàn yù xiàn tiān zǐ , míng shí qǐ xuān shì 。

便欲献天子,明时乞宣示。

sī wén tǎng yǒu zuò , shì zǐ gē jì zuì 。

斯文傥有作,士子歌既醉。

wǒ yì cǎi mín yán , qǐng fù tú dié lì 。

我亦采民言,请付图牒吏。

“屡书不一书”全诗翻译

译文:

三仙白云乡,这里的地貌与人居之境异乎寻常。
金巵老翁泉,泉水宛如金色的器皿,老翁指泉水源头的一个长者。
玉盘秋水芰,泉水如玉盘一般清澈,芰荷在其中盛开。
谁欤肯下食,有谁愿意下来一同共进美食,三仙却在梦中食宴。
一笑谓我言,他们笑着对我说,随处都有他们归依的地方。
蟆颐霜雪山,青蛙生活在寒霜覆盖的山中,山势险峻,如踏入翠色的森林。
山间多君子,山间多是有品德的君子,但想要一顿饭却并不容易得到。
一饭岂易致,让他们得到一顿饭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诗书宽褐姿,他们身着宽松的褐色衣裳,文采斐然,却不问名位。
曾何问名位,何曾关心过名利地位。
家传元佑学,家传下来对学问的秉承,口语却显得妩媚。
口语自妩媚,说话风趣而娓娓动听。
颇识李夫子,对李夫子的学问颇有了解,但对官位却不感兴趣。
一官若无意,官位在他们看来并不是所追求的目标。
善恶政亦殊,治理善政与恶政截然不同,天意各有缘由。
天心各缘类,天意对不同的人有着各自的安排。
大哉圣人经,伟大的圣人的思想经典,春秋时代并未记载奇异的事迹。
春秋不书瑞,《春秋》经典并未记载有关神异的情节。
但得好麦禾,只要能够有好的麦和禾,风雨的烦恼也就不需要过多记录。
风雨烦笔记,指记录风雨变化的烦恼。
屡书不一书,多次书写也不尽相同,就像宝贵的金玉文彩被。
金玉文彩被,指金玉铺就的华丽被褥。
物物胡为来,各种各样的物事为何而来。
根荄异形气,它们的根源和形态都各异。
便欲献天子,我心中便欲将此文献给天子,希望在明朝得到赏识。
明时乞宣示,希望在明朝时期能够得到传颂。
斯文傥有作,这篇文章当然有可取之处,值得士人传颂。
士子歌既醉,士子们欢歌畅饮,陶醉其中。
我亦采民言,我也收集百姓的言语,准备呈送官吏。
请付图牒吏,请将这篇文章呈递给官吏们。

“屡书不一书”诗句作者李石介绍:

李石(?~一一八一),字知几,号方舟子,资州(今四川资中)人。高宗绍兴二十一年(一一五一)进士(清光绪《资州直隶州志》卷一三)。调成都户曹参军。召爲太学录,迁太学博士。二十九年,出爲成都府学官(《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八三)。历通判彭州,知黎州、合州、眉州。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爲成都府路转运判官,寻罢(《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二之一二)。八年卒(《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乙集卷一三)。有《方舟集》五十卷、後集二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二十四卷,事见本集卷一○《自叙》。 李石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方舟集》爲底本,新辑集外诗附於卷末。更多...

“屡书不一书”相关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