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信不能屡”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快问快答

问题1:“书信不能屡”出自哪首诗?

答案:书信不能屡”出自: 宋代 张耒 《寓陈杂诗十首 其六》, 是一首五言诗, 诗句拼音为: shū xìn bù néng lǚ ,诗句平仄: 平仄仄平仄

问题2:“书信不能屡”的上一句是什么?

答案:书信不能屡”的上一句是: 故人在旁郡 , 诗句拼音为: gù rén zài páng jùn ,诗句平仄: 平仄仄平仄

问题3:“书信不能屡”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案:书信不能屡”的下一句是: 兴哀东城公 , 诗句拼音为: xīng āi dōng chéng gōng ,诗句平仄:○平平平平

“书信不能屡”全诗

寓陈杂诗十首 其六 (yù chén zá shī shí shǒu qí liù)

朝代:宋    作者: 张耒

开门无客来,永日不冠履。
客至我老懒,投刺辄复去。
端成两相忘,因得百无虑。
故人在旁郡,书信不能屡
兴哀东城公,将掩郏山墓。
不能往一恸,名义真有负。
可能金玉骨,亦遂黄壤腐。
但恐已神仙,裂石终飞去。

平平平仄平,仄仄仄○仄。
仄仄仄仄仄,平仄仄仄仄。
平平仄○仄,平仄仄平○。
仄平仄仄仄,平仄仄平仄。
○平平平平,○仄仄平仄。
仄平仄仄仄,平仄平仄仄。
仄平平仄仄,仄仄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kāi mén wú kè lái , yǒng rì bù guān lǚ 。
kè zhì wǒ lǎo lǎn , tóu cì zhé fù qù 。
duān chéng liǎng xiāng wàng , yīn dé bǎi wú lǜ 。
gù rén zài páng jùn , shū xìn bù néng lǚ 。
xīng āi dōng chéng gōng , jiāng yǎn jiá shān mù 。
bù néng wǎng yī tòng , míng yì zhēn yǒu fù 。
kě néng jīn yù gǔ , yì suì huáng rǎng fǔ 。
dàn kǒng yǐ shén xiān , liè shí zhōng fēi qù 。

“书信不能屡”繁体原文

寓陳雜詩十首 其六

開門無客來,永日不冠履。
客至我老懶,投刺輒復去。
端成兩相忘,因得百無慮。
故人在旁郡,書信不能屢。
興哀東城公,將掩郟山墓。
不能往一慟,名義真有負。
可能金玉骨,亦遂黄壤腐。
但恐已神仙,裂石終飛去。

“书信不能屡”韵律对照

平平平仄平,仄仄仄○仄。
开门无客来,永日不冠履。

仄仄仄仄仄,平仄仄仄仄。
客至我老懒,投刺辄复去。

平平仄○仄,平仄仄平○。
端成两相忘,因得百无虑。

仄平仄仄仄,平仄仄平仄。
故人在旁郡,书信不能屡。

○平平平平,○仄仄平仄。
兴哀东城公,将掩郏山墓。

仄平仄仄仄,平仄平仄仄。
不能往一恸,名义真有负。

仄平平仄仄,仄仄平仄仄。
可能金玉骨,亦遂黄壤腐。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但恐已神仙,裂石终飞去。

“书信不能屡”全诗注音

kāi mén wú kè lái , yǒng rì bù guān lǚ 。

开门无客来,永日不冠履。

kè zhì wǒ lǎo lǎn , tóu cì zhé fù qù 。

客至我老懒,投刺辄复去。

duān chéng liǎng xiāng wàng , yīn dé bǎi wú lǜ 。

端成两相忘,因得百无虑。

gù rén zài páng jùn , shū xìn bù néng lǚ 。

故人在旁郡,书信不能屡。

xīng āi dōng chéng gōng , jiāng yǎn jiá shān mù 。

兴哀东城公,将掩郏山墓。

bù néng wǎng yī tòng , míng yì zhēn yǒu fù 。

不能往一恸,名义真有负。

kě néng jīn yù gǔ , yì suì huáng rǎng fǔ 。

可能金玉骨,亦遂黄壤腐。

dàn kǒng yǐ shén xiān , liè shí zhōng fēi qù 。

但恐已神仙,裂石终飞去。

“书信不能屡”全诗翻译

译文:
开门却无客人来,整日里不穿冠履。
有客到来我却懒散,拿起名片又马上离去。
彼此都端坐不说话,因此得到了无忧无虑的心情。
故人在旁边的郡县,书信写了也多次无法传送。
哀痛于东城的公爵,打算掩埋郏山的墓地。
却不能去亲自吊唁,自觉名义上真的有些对不起。
可能金玉做的尸骨,最终也只能腐烂在黄土之中。
只是担心他已经成了神仙,裂石飞升而去。
全文总结:诗人描绘了自己冷清的家门,很少有客人光临,他日复一日地懒散不愿打扮整齐。当有客人来访时,却因自己懒散而未能善待,客人很快又离去。诗人与朋友相处时,彼此默默无言,却因此获得了无忧无虑的心境。故人在远方的地方,书信不能频繁往来。诗人悲伤于东城的公爵去世,心有不甘地未能亲自前去吊唁,觉得名义上有些对不起。最后,诗人担心故人可能已经成为神仙,离开尘世飞去。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在寂寞与忧伤中思考生死、感叹光阴流逝的情感。

“书信不能屡”总结赏析

赏析:这首诗是唐代张耒的《寓陈杂诗十首》中的第六首,通过诗人的自白和内心感受,表达了对故人离去的伤感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
首节写诗人的居室门常打开,但却少有客人光临,整日无所作为,不愿打扮整齐。客人来了,他也懒得招待,客人走了,他马上又恢复了平静。这里反映出诗人的寂寞和不愿与外界交往的心境。
第二节提到端成两相忘,意味着他与故人之间已经渐行渐远,彼此都忘却了对方。这种遗忘让他陷入了百无虑的状态,不再忧虑故人的消息。
第三节表达了他对故人的思念之情,故人虽然在近郡,但书信往来却屡屡无果,使他感到痛苦和无奈。
接下来几节诗歌描述了诗人对故人的哀思,以及对已故东城公的悼念之情。他无法前去送别,内心的伤感却愈发深切,感到自己对故人的名誉也有所负担。
最后两节涉及到生死和时光流逝的主题,诗人用金玉骨、黄壤腐、裂石终飞去等意象,表达了对故人已故和自己命运不可逆转的感叹。整首诗情感丰富,抒发了诗人对故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光阴易逝的感慨。

“书信不能屡”诗句作者张耒介绍:

张耒(一○五四~一一一四),字文潜,人称宛丘先生,祖籍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生长於楚州淮阴(今江苏淮阴西南)。爲诗文服膺苏轼,与黄庭坚、晁补之、秦观并称苏门四学士。神宗熙宁六年(一○七三)进士,授临淮主簿。元丰元年(一○七八),爲寿安尉。七年,迁咸平丞。哲宗元佑元年(一○八六),以太学录召试馆职,历秘书丞、着作郎、史馆检讨。元佑末,擢起居舍人。哲宗亲政,以直龙图阁学士出知润州,未几,改宣州。绍圣三年(一○九六),管勾明道宫。四年,坐党籍落职,谪监黄州酒税。元符二年(一○九九),改监复州酒税。徽宗即位,起通判黄州,迁知兖州,召爲太常少卿,出知颍州、汝州。崇宁元年(一一○二),因党论复起,贬房州别驾,黄州安置。五年,归淮阴。大观二年(一一○八)居陈州,政和四年卒,年六十一。有《柯山集》五十卷(另有拾遗十二卷、续拾遗一卷),《张右史文集》六十卷,《宛丘先生文集》七十六卷。《宋史》卷四四四有传。张耒诗,前二十五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柯山集》爲底本;第二十六卷至三十一卷以清光绪广东广雅书局重印武英殿聚珍版《柯山集》附录“拾遗”(陆心源辑)、“续拾遗”爲底本。参校明小草斋钞本《宛丘先生文集》(简称草斋本,藏北京图书馆)、清康熙吕无隠钞本《宛丘先生文集》(简称吕本,藏北京图书馆)、《四部丛刊》影印旧钞本《张右史文集》(简称丛刊本)、民国十八年(一九二九)田毓璠校勘重印粤本《柯山集》(简称田本)等。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三十二、三十三卷。更多...

“书信不能屡”相关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