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屐深寻九霄路”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快问快答

问题1:“蜡屐深寻九霄路”出自哪首诗?

答案:蜡屐深寻九霄路”出自: 宋代 李弥逊 《和表之清阴亭作》, 是一首七言诗, 诗句拼音为: là jī shēn xún jiǔ xiāo lù ,诗句平仄:

问题2:“蜡屐深寻九霄路”的上一句是什么?

答案:蜡屐深寻九霄路”的上一句是: 肯为闽山得得来 , 诗句拼音为: kěn wèi mǐn shān dé dé lái ,诗句平仄:

问题3:“蜡屐深寻九霄路”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案:蜡屐深寻九霄路”的下一句是: 诗成逸兴横太清 , 诗句拼音为: shī chéng yì xīng héng tài qīng ,诗句平仄:仄仄○平仄平仄

“蜡屐深寻九霄路”全诗

和表之清阴亭作 (hé biǎo zhī qīng yīn tíng zuò)

朝代:宋    作者: 李弥逊

西山朝来多爽气,露沐风梳发新翠。
泄云无力占山腰,初日分光上山背。
远山苍茫近山紫,四面钟鱼谈佛事。
人间那得山为城,玉亰联锦互相似。
先生结庐待三顾,道合宁论入宫妒。
肯为闽山得得来,蜡屐深寻九霄路
诗成逸兴横太清,平明更作支提行。
会须佳处吞八九,归去与君增眼明。

平平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仄。
仄平平仄○平平,平仄○平仄平仄。
仄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仄仄平平平,仄?平仄仄○仄。
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仄平仄。
仄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仄平仄。
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
仄平平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

xī shān cháo lái duō shuǎng qì , lù mù fēng shū fā xīn cuì 。
xiè yún wú lì zhàn shān yāo , chū rì fēn guāng shàng shān bèi 。
yuǎn shān cāng máng jìn shān zǐ , sì miàn zhōng yú tán fó shì 。
rén jiān nà dé shān wèi chéng , yù jīng lián jǐn hù xiāng sì 。
xiān shēng jié lú dài sān gù , dào hé níng lùn rù gōng dù 。
kěn wèi mǐn shān dé dé lái , là jī shēn xún jiǔ xiāo lù 。
shī chéng yì xīng héng tài qīng , píng míng gèng zuò zhī tí xíng 。
huì xū jiā chù tūn bā jiǔ , guī qù yǔ jūn zēng yǎn míng 。

“蜡屐深寻九霄路”繁体原文

和表之清陰亭作

西山朝來多爽氣,露沐風梳發新翠。
洩雲無力占山腰,初日分光上山背。
遠山蒼茫近山紫,四面鐘魚談佛事。
人間那得山爲城,玉亰聯錦互相似。
先生結廬待三顧,道合寧論入宫妒。
肯爲閩山得得來,蠟屐深尋九霄路。
詩成逸興横太清,平明更作支提行。
會須佳處吞八九,歸去與君增眼明。

“蜡屐深寻九霄路”韵律对照

平平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仄。
西山朝来多爽气,露沐风梳发新翠。

仄平平仄○平平,平仄○平仄平仄。
泄云无力占山腰,初日分光上山背。

仄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远山苍茫近山紫,四面钟鱼谈佛事。

平○仄仄平平平,仄?平仄仄○仄。
人间那得山为城,玉亰联锦互相似。

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仄平仄。
先生结庐待三顾,道合宁论入宫妒。

仄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仄平仄。
肯为闽山得得来,蜡屐深寻九霄路。

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
诗成逸兴横太清,平明更作支提行。

仄平平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
会须佳处吞八九,归去与君增眼明。

“蜡屐深寻九霄路”全诗注音

xī shān cháo lái duō shuǎng qì , lù mù fēng shū fā xīn cuì 。

西山朝来多爽气,露沐风梳发新翠。

xiè yún wú lì zhàn shān yāo , chū rì fēn guāng shàng shān bèi 。

泄云无力占山腰,初日分光上山背。

yuǎn shān cāng máng jìn shān zǐ , sì miàn zhōng yú tán fó shì 。

远山苍茫近山紫,四面钟鱼谈佛事。

rén jiān nà dé shān wèi chéng , yù jīng lián jǐn hù xiāng sì 。

人间那得山为城,玉亰联锦互相似。

xiān shēng jié lú dài sān gù , dào hé níng lùn rù gōng dù 。

先生结庐待三顾,道合宁论入宫妒。

kěn wèi mǐn shān dé dé lái , là jī shēn xún jiǔ xiāo lù 。

肯为闽山得得来,蜡屐深寻九霄路。

shī chéng yì xīng héng tài qīng , píng míng gèng zuò zhī tí xíng 。

诗成逸兴横太清,平明更作支提行。

huì xū jiā chù tūn bā jiǔ , guī qù yǔ jūn zēng yǎn míng 。

会须佳处吞八九,归去与君增眼明。

“蜡屐深寻九霄路”全诗翻译

译文:
西山朝阳的景色非常宜人,露水沐浴,微风梳洗,让青翠更加嫩新。泄云不再强势,只能在山腰徘徊,初升的太阳分光照在山背上。远处的山峦苍茫,近处的山峰呈现紫色,四周钟鱼在谈论佛法的事。人间的城市怎能与山相比,玉石台阶宛如彩锦,相互映照。先生住在山中等待着三次拜访,因为心意相投,不愿进宫被妒忌。肯定愿意为闽山而努力,不辞辛劳寻找通往九霄的路。诗篇完成,逸兴横溢太清宫,天明时又以支提行继续创作。需要吞咽八九处佳作,才能归去与您分享更多的见识,让您的眼界更加开阔。

“蜡屐深寻九霄路”总结赏析

《和表之清阴亭作》赏析:
这首诗由李弥逊创作,描绘了一幅西山清晨的美丽景色。让我们来逐句分析和赏析:
1. "西山朝来多爽气,露沐风梳发新翠。" 这两句表现了清晨的西山景色,天空明媚,清新的空气和露水令山林生机勃勃,绿意盎然。作者通过“新翠”这一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山林的生气。
2. "泄云无力占山腰,初日分光上山背。" 诗中继续描述了云雾逐渐消散,阳光初升,照亮了山腰和山背,这种景象增加了诗的层次感。
3. "远山苍茫近山紫,四面钟鱼谈佛事。" 通过描绘远近不同的山峰,诗人创造了一种山峦重叠的效果。提到“钟鱼谈佛事”,暗示山林间宁静祥和,似乎山间有僧人在念经修行。
4. "人间那得山为城,玉亰联锦互相似。" 这两句表达了山景之美,无法与人间的城市相比。山峰如宝塔,山间如仙境,与城市的喧嚣和繁忙形成鲜明对比。
5. "先生结庐待三顾,道合宁论入宫妒。" 这句话可能是在赞美某位先生,他居住在山中,等待皇帝三次登门拜访,强调了他对清幽山林生活的珍视,不受宫廷权谋的诱惑。
6. "肯为闽山得得来,蜡屐深寻九霄路。" 作者表示愿意在闽山中寻找灵感,穿越险阻,以求文学成就,这里的“九霄路”象征了高远的道路和成就。
7. "诗成逸兴横太清,平明更作支提行。" 这句话表明,一旦创作完成,作者的心情会像飞翔的鸟一样自由愉悦。同时,他鼓励读者在早晨创作,以更好地启发灵感。
8. "会须佳处吞八九,归去与君增眼明。" 诗人鼓励读者去游历名胜佳处,吸取八九之长,以提高自己的见识和文学修养。

“蜡屐深寻九霄路”诗句作者李弥逊介绍:

李弥逊(一○八九~一一五三),字似之,号筠溪居士,又号普现居士,苏州吴县(今属江苏)人。徽宗大观三年(一一○九)进士,调单州司户。政和四年(一一一四)除国朝会要所检阅文字。八年,擢起居郎,因上封事剀切,贬知卢山县。宣和七年(一一二五),知冀州。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召爲卫尉少卿,出知端州。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除淮南路转运副使。绍兴二年(一一三二),知饶州。五年,知吉州。七年,迁起居郎,试中书舍人。八年,试户部侍郎。九年,因反对议和忤秦桧,出知漳州。十年奉祠,归隐福建连江西山。二十三年卒。有《筠溪集》二十四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又《甘露集》(《苕溪渔隐丛话》後集卷二八),已佚。《宋史》卷三八二有传。 李弥逊诗,以丁氏八千卷楼藏李鹿山原藏《竹谿先生文集》爲底本(藏南京图书馆)。参校朱彝尊藏明钞本(简称明本,藏上海图书馆)、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筠溪集》(简称四库本)。新辑集外诗附於卷末。更多...

“蜡屐深寻九霄路”相关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