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道从来岂有他”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快问快答

问题1:“妙道从来岂有他”出自哪首诗?

答案:妙道从来岂有他”出自: 宋代 汪藻 《题贺水部书画五首 其四》, 是一首七言诗, 诗句拼音为: miào dào cóng lái qǐ yǒu tā ,诗句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问题2:“妙道从来岂有他”的上一句是什么?

答案:妙道从来岂有他”的上一句是: 纷纷儿辈自名家 , 诗句拼音为:fēn fēn ér bèi zì míng jiā ,诗句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问题3:“妙道从来岂有他”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案:妙道从来岂有他”的下一句是: 时以丹青写佛事 , 诗句拼音为: shí yǐ dān qīng xiě fó shì ,诗句平仄:平仄平平仄仄仄

“妙道从来岂有他”全诗

题贺水部书画五首 其四 (tí hè shuǐ bù shū huà wǔ shǒu qí sì)

朝代:宋    作者: 汪藻

纷纷儿辈自名家,妙道从来岂有他
时以丹青写佛事,不妨柱史入流沙。

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平平仄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fēn fēn ér bèi zì míng jiā , miào dào cóng lái qǐ yǒu tā 。
shí yǐ dān qīng xiě fó shì , bù fáng zhù shǐ rù liú shā 。

“妙道从来岂有他”繁体原文

題賀水部書畫五首 其四

紛紛兒輩自名家,妙道從來豈有他。
時以丹青寫佛事,不妨柱史入流沙。

“妙道从来岂有他”韵律对照

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纷纷儿辈自名家,妙道从来岂有他。

平仄平平仄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时以丹青写佛事,不妨柱史入流沙。

“妙道从来岂有他”全诗注音

fēn fēn ér bèi zì míng jiā , miào dào cóng lái qǐ yǒu tā 。

纷纷儿辈自名家,妙道从来岂有他。

shí yǐ dān qīng xiě fó shì , bù fáng zhù shǐ rù liú shā 。

时以丹青写佛事,不妨柱史入流沙。

“妙道从来岂有他”全诗翻译

译文:
纷纷儿辈自谓才高之辈,以为自己出类拔萃,然而在奇妙的学问道路上,岂会有其他人能比拟呢?
在当时,有人以红红绿绿的颜料绘画来描绘佛教的事物,但也有人认为用文字记载历史才是真正的入流沙(指史书)之道。

“妙道从来岂有他”总结赏析

这首诗《题贺水部书画五首 其四》由汪藻创作,描述了贺水部的子嗣在书画艺术方面的卓越才华,以及他们承袭了先祖的妙道,将佛教题材的绘画创作发扬光大。
赏析::
这首诗以典雅的文言文表达了作者对贺水部子嗣的赞美和他们在书画领域的杰出表现。首句"纷纷儿辈自名家"表明了贺水部的后代都是书画名家的传承者,他们天生具备卓越的艺术天赋。接着,作者问道"妙道从来岂有他",强调了他们不仅继承了前辈的传统,还在艺术上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和创新。
诗中提到"时以丹青写佛事",意味着他们在绘画中以红色为主要颜色,可能用于绘制佛像等宗教题材的作品。这也表明他们在宗教艺术领域有一定的造诣。最后一句"不妨柱史入流沙"则可能指出他们的作品已经成为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后人所传颂。
标签:
咏物、抒情、赞美

“妙道从来岂有他”诗句作者汪藻介绍:

汪藻(一○七九~一一五四),字彦章,饶州德兴(今属江西)人。徽宗崇宁二年(一一○三)进士,调婺州观察推官,改宣州教授。除《九域图志》所编修官,迁着作佐郎。政我八年(一一一八),因忤宰相王黼,出通判宣州,罢,提点江州太平观。钦宗即位,召爲起属舍人。高宗即位,试中书舍人。建炎二年(一一二八),爲宰相黄潜善所恶,罢(《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之六)。未几,复召爲中书舍人,擢给事中、兵部侍郎。绍兴元年(一一三一),兼侍讲,拜翰林学士(同上书崇儒七之一、职官六之五三);出知湖州,因事停官。起知抚州,岁余罢,听辟属纂修日历。八年,上所编书,除显谟阁学士知徽州。十二年,知泉州,移宣州。以尝爲蔡京、王黼门客,夺驶居永州。二十四年卒,年七十六。有《浮溪集》六十卷(《郡斋读书志》附志卷五下又有《龙溪集》六十卷,似爲一书)及《猥稿外集》一卷、《裔夷谋夏录》三卷等,大多佚亡。明洪武时,赵子常辑《浮溪文粹》十五卷,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浮溪集》三十二卷。事见《鸿庆居士集》卷三四《汪公墓志铭》,《宋史》卷四四五有传。 汪藻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浮溪集》爲底本。参校清光绪福建布政使署刊武英殿聚珍版丛书本(有孙星华辑《拾遗》三卷,简称聚珍本),清康熙汪士汉居仕堂刻本《浮溪遗集》(实校补《浮溪文粹》,藏北京图书馆,简称遗集)等。新辑集外诗编爲每五卷。更多...

“妙道从来岂有他”相关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