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窃禄从来岂有因”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快问快答

问题1:“窃禄从来岂有因”出自哪首诗?

答案:窃禄从来岂有因”出自: 宋代 苏轼 《十二月二十八日蒙恩责授检校水部员外郎黄州团练副使复用前韵二首 其一》, 是一首七言诗, 诗句拼音为: qiè lù cóng lái qǐ yǒu yīn ,诗句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问题2:“窃禄从来岂有因”的上一句是什么?

答案:窃禄从来岂有因”的上一句是: 此灾何必深追咎 , 诗句拼音为: cǐ zāi hé bì shēn zhuī jiù ,诗句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问题3:“窃禄从来岂有因”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案: 没有下一句,“窃禄从来岂有因”已经是最后一句了。

“窃禄从来岂有因”全诗

十二月二十八日蒙恩责授检校水部员外郎黄州团练副使复用前韵二首 其一 (shí èr yuè èr shí bā rì méng ēn zé shòu jiǎn xiào shuǐ bù yuán wài láng huáng zhōu tuán liàn fù shǐ fù yòng qián yùn èr shǒu qí yī)

朝代:宋    作者: 苏轼

百日归期恰及春,余年乐事最关身。
出门便旋风吹面,走马联翩鹊啅人。
却对酒杯浑是梦,试拈诗笔已如神。
此灾何必深追咎,窃禄从来岂有因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bǎi rì guī qī qià jí chūn , yú nián lè shì zuì guān shēn 。
chū mén biàn xuán fēng chuī miàn , zǒu mǎ lián piān què zhuó rén 。
què duì jiǔ bēi hún shì mèng , shì niān shī bǐ yǐ rú shén 。
cǐ zāi hé bì shēn zhuī jiù , qiè lù cóng lái qǐ yǒu yīn 。

“窃禄从来岂有因”繁体原文

十二月二十八日蒙恩責授檢校水部員外郎黄州團練副使復用前韵二首 其一

百日歸期恰及春,餘年樂事最關身。
出門便旋風吹面,走馬聯翩鵲啅人。
却對酒杯渾是夢,試拈詩筆已如神。
此災何必深追咎,竊祿從來豈有因。

“窃禄从来岂有因”韵律对照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百日归期恰及春,余年乐事最关身。

仄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出门便旋风吹面,走马联翩鹊啅人。

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却对酒杯浑是梦,试拈诗笔已如神。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此灾何必深追咎,窃禄从来岂有因。

“窃禄从来岂有因”全诗注音

bǎi rì guī qī qià jí chūn , yú nián lè shì zuì guān shēn 。

百日归期恰及春,余年乐事最关身。

chū mén biàn xuán fēng chuī miàn , zǒu mǎ lián piān què zhuó rén 。

出门便旋风吹面,走马联翩鹊啅人。

què duì jiǔ bēi hún shì mèng , shì niān shī bǐ yǐ rú shén 。

却对酒杯浑是梦,试拈诗笔已如神。

cǐ zāi hé bì shēn zhuī jiù , qiè lù cóng lái qǐ yǒu yīn 。

此灾何必深追咎,窃禄从来岂有因。

“窃禄从来岂有因”全诗翻译

译文:
百日的离别期限正好赶上春天归来,我度过了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
刚出门就被旋风吹打着面颊,行马奔跑,鹊鸟欢快地叫着。
然而,我明白对酒杯中的欢愉只是一场幻梦,而挥舞诗笔却仿佛得到了神的指引。
面对灾难,又何必深究责任,窃取的财富岂能有因缘呢?
总结:诗人写下了百日归期时的心情与感慨。他喜迎春天的到来,但在迎接春天的同时,他也体悟到人生中欢愉短暂如梦,而文学创作却给予了他一种超然的神秘力量。对于遭遇的灾难,他选择不深究原因,暗示一种豁达与超然的心态。

“窃禄从来岂有因”总结赏析

赏析:这首诗是苏轼写给自己的。诗人在百日归期之际,感慨岁月匆匆,生活中的乐事与遭遇的困难都与自身息息相关。诗中以出门即受风吹,形象生动地表现了风驰电掣的奔波之势。鹊啅人象征着世间的烦琐与纷扰,诗人感叹自己在这种快节奏的生活中如何应对,表达了对时局变迁的无奈和感慨。然而,诗人并不为困境所困,他将心境转向酒杯和诗笔,酒杯中的酒仿佛是梦境,诗笔在他手中已经如神,表现了诗人对文学创作的自信和执着。最后,诗人宽慰自己,认为遭受的灾祸不必深究,窃禄之事本无因由,表现了对命运的豁达与坦然。

“窃禄从来岂有因”诗句作者苏轼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佑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历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台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佑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历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於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於仁宗景佑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谥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後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乾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後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後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後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乾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采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佑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更多...

“窃禄从来岂有因”相关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