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全宋诗 >诗词名句 > 无思轩 > 妙妙无心岂有思

“妙妙无心岂有思”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快问快答

问题1:“妙妙无心岂有思”出自哪首诗?

答案:妙妙无心岂有思”出自: 宋代 郭祥正 《无思轩》, 是一首七言诗, 诗句拼音为: miào miào wú xīn qǐ yǒu sī ,诗句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问题2:“妙妙无心岂有思”的上一句是什么?

答案: 没有上一句,“妙妙无心岂有思”已经是第一句了。

问题3:“妙妙无心岂有思”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案:妙妙无心岂有思”的下一句是: 一轩幽瞰碧涟漪 , 诗句拼音为: yī xuān yōu kàn bì lián yī ,诗句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妙妙无心岂有思”全诗

无思轩 (wú sī xuān)

朝代:宋    作者: 郭祥正

妙妙无心岂有思,一轩幽瞰碧涟漪。
篆香销尽月华午,知是高僧定起时。

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仄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miào miào wú xīn qǐ yǒu sī , yī xuān yōu kàn bì lián yī 。
zhuàn xiāng xiāo jìn yuè huá wǔ , zhī shì gāo sēng dìng qǐ shí 。

“妙妙无心岂有思”繁体原文

無思軒

妙妙無心豈有思,一軒幽瞰碧漣漪。
篆香銷盡月華午,知是高僧定起時。

“妙妙无心岂有思”韵律对照

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妙妙无心岂有思,一轩幽瞰碧涟漪。

仄平平仄仄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篆香销尽月华午,知是高僧定起时。

“妙妙无心岂有思”全诗注音

miào miào wú xīn qǐ yǒu sī , yī xuān yōu kàn bì lián yī 。

妙妙无心岂有思,一轩幽瞰碧涟漪。

zhuàn xiāng xiāo jìn yuè huá wǔ , zhī shì gāo sēng dìng qǐ shí 。

篆香销尽月华午,知是高僧定起时。

“妙妙无心岂有思”全诗翻译

译文:
妙妙无心,岂有所思,坐在一座小轩中,静静地眺望着碧蓝的水面波澜。香烟消尽,月华已到中午,明白这是高僧定下的时辰。



总结:

诗人描绘了一幅静谧优美的景象,妙妙心境宁静无忧,俯瞰着水面波光粼粼,而在这宁静的时刻,一位高僧定下了重要的时辰。诗意深邃,表现了自然与心灵的交融。

“妙妙无心岂有思”诗句作者郭祥正介绍:

郭祥正(一○三五~一一一三)(生年据本集卷二○《癸酉除夜呈邻舍刘秀才》“六十明朝是”推算),字功父(甫),自号醉吟居士,谢公山人、漳南浪士,当涂(今属安徽)人。据本集推知,约举仁宗皇佑五年(一○五三)进士,爲德化尉。神宗熙宁五年(一○七二)权邵州防御判官。六年,爲太子中舍,与江东路家便差遣,爲桐城令。後任签书保信军节度判官,未几弃官隐姑孰青山。元丰四年(一○八一)前後,通判汀州。五年,摄守漳州。七年,因事勒停。哲宗元佑三年(一○八八),起知端州。四年,致仕。卒年七十九(明嘉靖《太平府志》卷六)。祥正诗格俊逸似李白,同时人梅尧臣誉之爲“真太白後身”。有《青山集》三十卷。《宋史》卷四四四有传。 郭祥正诗,以书目文献出版社一九九○年影印《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南宋初刊本爲底本。校以清道光刊本(简称道光本),参校清影印宋抄本(简称影宋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傅增湘校道光本(简称傅校本)等。《四库全书》尚有《青山续集》七卷,其中卷一、卷二诗均见《青山集》,卷三至卷七诗均见孔平仲《朝散集》,故不录。另从道光本及《无爲集》等书中辑得集外诗,编爲第三十一卷。更多...

“妙妙无心岂有思”相关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