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òng sēng zhù méi shān qí èr
送僧住梅山 其二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韩驹 (hán jū)

近闻僧说宜黄寺,一道松门夜不关。
投老有禾三百把,亦随君去住梅山。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jìn wén sēng shuō yí huáng sì , yī dào sōng mén yè bù guān 。
tóu lǎo yǒu hé sān bǎi bǎ , yì suí jūn qù zhù méi shān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近来听闻僧人称赞宜黄寺,门前的松门夜晚不关闭。
投老之地有三百亩禾田,我也愿随君一同前往住在梅山。
全文总结:这是一首描写宜黄寺和梅山美好景色的古诗。僧人称赞宜黄寺的松门夜晚不关,展现出宜黄寺的安宁与美丽。诗人投老的地方有广阔的禾田,表示丰收的美好景象。他愿意与朋友一同前往梅山,与自然融为一体,享受宁静与自由。整首诗充满了对自然和生活的赞美与向往。

赏析:这首诗《送僧住梅山 其二》是韩驹创作的,表达了诗人送别僧人前往梅山寺的情感。诗中通过描写僧人的行程和行李,以及与诗人的告别,表达了诗人对僧人的祝愿和对佛教修行的尊重。
首先,诗人提到“近闻僧说宜黄寺”,这表明他已经听闻了梅山寺的美誉,这是一个佛教胜地。接着,他描述了“一道松门夜不关”,暗示梅山寺的松门夜晚不关上,显示了这个地方的宁静和祥和。
诗中提到“投老有禾三百把”,这里的“投老”指的是僧人,他带着三百把禾谷前往梅山,这显示了僧人的虔诚和对修行的执着。最后两句“亦随君去住梅山”则表达了诗人对僧人的送别和祝愿,希望他能在梅山寺安心修行。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送别和祝愿的情感,同时通过具体的细节描写,增强了诗的形象感。这是一首富有禅意的诗歌,标签可以包括:“送别”和“禅意”。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韩驹写的《送僧住梅山》系列:

本文作者韩驹介绍:🔈

韩驹(一○八○~一一三五),字子苍,蜀仙井监(今四川仁寿)人。早年从苏辙学。徽宗政和初以献赋召试舍人院,赐进士出身,除秘书省正字。旋因曾爲苏氏学,谪监蒲城市易务,迁知分宁县。召爲着作郎。宣和五年(一一二三),除秘书少监。六年,迁中书舍人兼修国史,擢权直学士院。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由知应天府移知黄州,寻又因苏氏学提举江州太平观。高宗即位,知江州。绍兴五年卒於抚州,年五十六(明弘治《抚州府志》卷二四)。苏辙称其诗如储光羲,吕本中亦引之入江西诗派。有《陵阳集》四卷传世。《宋史》卷四四五有传。 韩驹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萧山王氏十万卷楼旧藏抄本(简称王本,今藏南京图书馆),清... 查看更多>>

韩驹的诗:

韩驹的词: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