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òng lǐ táo tōng zhí fù qīng xī
送李陶通直赴清溪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苏轼 (sū shì)

忠文文正二大老,苏李广平三舍人。
喜见通家贤子弟,自言得邑少风尘。
从来势利关心薄,此去溪山琢句新。
肯向西湖留数月,钱塘初识小麒麟。

平平平仄仄仄仄,平仄仄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zhōng wén wén zhèng èr dà lǎo , sū lǐ guǎng píng sān shè rén 。
xǐ jiàn tōng jiā xián zǐ dì , zì yán dé yì shǎo fēng chén 。
cóng lái shì lì guān xīn báo , cǐ qù xī shān zhuó jù xīn 。
kěn xiàng xī hú liú shù yuè , qián táng chū shí xiǎo qí lín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忠文和文正是两位尊贵的长者,苏李和广平则是三位虔诚的学者。他们欣悦地看到家族中有着才德出众的子弟,自豪地表示自己在城邑中的功名与名望不多。

他们平日里一直很看重虚荣和私利,但是此刻却放下了对这些的追求,心思都放在了写作上,希望能创作出新的精美的诗句。

他们都愿意在西湖留下几个月,不急于回家,因为这里是文人墨客的聚集之地。在钱塘(杭州)的初次相见,他们还有机会结识一位年轻有为的文人,这位文人被形容成小麒麟般的灵秀和可爱。



总结:

这首古文描写了忠文、文正、苏李和广平等四位学者的闲适愉悦的生活情景。他们在欣赏家族中有才德的后代后,抛开功名和名利的追求,专心创作诗句,欢聚西湖,结识新朋友。这首诗反映了古代士人对文学的热爱和对清逸生活的向往。

赏析:这首诗《送李陶通直赴清溪》是苏轼送别李陶通直赴清溪的作品。诗人以清新淡雅的语言,表达了对李陶的赞美和送别之情。
首先,诗人提到“忠文文正二大老,苏李广平三舍人”,这里以“忠文文正”和“广平三舍人”来赞扬李陶的品德和地位,展现了他的高贵与崇高。
接下来,诗人谈到了李陶通直赴清溪,感慨地说:“喜见通家贤子弟,自言得邑少风尘”。这里表现了李陶的品行高洁和清雅的性格,也暗示了他将去一个清幽的地方。
诗中提到“从来势利关心薄,此去溪山琢句新”,强调了李陶对功名利禄不关心,而是追求文学的境界和创作的新境界。
最后两句“肯向西湖留数月,钱塘初识小麒麟”,则表现了诗人对李陶的依依不舍,希望他能在西湖留下更多时间,以便一起创作。而“小麒麟”这个词则可能指代了李陶的文学才子身份,也可以理解为诗人对李陶的赞美之词。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本文作者苏轼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佑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历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台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佑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历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 查看更多>>

苏轼的诗:

苏轼的词:

  • 水龙吟

    古来云海茫茫,道山绛阙知何处。人间自...

  • 水龙吟

    楚山修竹如云,异材秀出千林表。龙须半...

  • 水龙吟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

  • 水龙吟

    小舟横截春江,卧看翠壁红楼起。云间笑...

  • 满庭芳

    归去来兮,吾归何处,万里家在岷峨。百...

  • 满庭芳

    香雕盘,寒生冰箸,画堂别是风光。主人...

  • 满庭芳

    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算来著甚乾忙。事...

  • 满庭芳

    三十三年,今谁存者,算只君与长江。凛...

  • 满庭芳

    三十三年,飘流江海,万里烟浪云帆。故...

  • 水调歌头

    落日绣帘卷,亭下水连空。知君为我,新...

  • 苏轼宋词全集>>

相关诗词:

送夏中丞赴宁国任 (sòng xià zhōng chéng fù níng guó rèn)

朝代:唐    作者: 李端

楚县入青枫,长江一派通。
板桥寻谢客,古邑事陶公。
片雨收山外,连云上汉东。
陆机犹滞洛,念子望南鸿。

平平平仄仄仄仄,平仄仄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送襄州李中丞赴从事 (sòng xiāng zhōu lǐ zhōng chéng fù cóng shì)

朝代:唐    作者: 温庭筠

汉庭文采有相如,天子通宵爱子虚。
把钓看棊高兴尽,焚香起草宦情疎。
楚山重叠当归路,溪月分明到直庐。
江雨潇潇帆一片,此行谁道为鲈鱼。

平平平仄仄仄仄,平仄仄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题吉州龙溪 (tí jí zhōu lóng xī)

朝代:唐    作者: 何敬

龙溪之山秀而峙,龙溪之水清无底。
狂风激烈翻春涛,薄雾冥蒙溢清泚。
奔流百折银河通,落花滚滚浮霞红。
四时佳境不可穷,彷佛直与桃源通。

平平平仄仄仄仄,平仄仄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动物

送雍陶侍御赴兖州裴尚书命 (sòng yōng táo shì yù fù yǎn zhōu péi shàng shū mìng)

朝代:唐    作者: 刘得仁

纶阁知孤直,翻论北巷贤。
且縻莲幕里,会致玉堦前。
洙泗秋微动,龟蒙月正圆。
元戎军务息,清句待君联。

平平平仄仄仄仄,平仄仄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送黄集虚赴任知州 (sòng huáng jí xū fù rèn zhī zhōu)

朝代:宋    作者: 李廌

桐庐古郡淛江东,山色溪光藻镜中。
後夜相思千里月,高怀为寄一襟风。
欲纡龟纽黄金印,且学羊裘老钓翁。
忠义传家君勉勉,清名不必问穷通。

平平平仄仄仄仄,平仄仄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句 其五 (jù qí wǔ)

朝代:宋    作者: 赵崇嶓

天形低赴海,潮势直通吴。

平平平仄仄仄仄,平仄仄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送客北关回赴省宿次韵和杨秘书 (sòng kè běi guān huí fù shěng sù cì yùn hé yáng mì shū)

朝代:宋    作者: 项安世

扰扰送征行,匆匆赴北城。
隔关愁暝早,入直爱官清。
夏屋连云冷,冬宵彻晓明。
不眠身百转,无计决平生。

平平平仄仄仄仄,平仄仄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赠章使君 (zèng zhāng shǐ jūn)

朝代:宋    作者: 陶弼

善战无如新息侯,汉兵才度绿萝州。
爱君挽我陶溪粟,直到牂牁水口头。

平平平仄仄仄仄,平仄仄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赠陶辰州 其一 (zèng táo chén zhōu qí yī)

朝代:宋    作者: 章惇

善战无如新息侯,汉兵才渡绿萝洲。
爱君挽我陶溪粟,直到牂牁水口头。

平平平仄仄仄仄,平仄仄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送丁直谅赴西涧山长 其二 (sòng dīng zhí liàng fù xī jiàn shān cháng qí èr)

朝代:宋    作者: 王义山

去时行李只携琴,更带奚奴作伴行。
所谓伊人何所似,漪漪涧水一般清。

平平平仄仄仄仄,平仄仄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