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òng léng yán jīng xún wéi nà
送楞严经珣维那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释德洪 (shì dé hóng)

尸罗清浄心清浄,寄迹南台亦偶然。
室掩香灯见行道,壁悬巾屦伴孤禅。
宝书独欲烦君诵,法力真期迨我先。
细味此诗如实录,他年僧史定须编。

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shī luó qīng jìng xīn qīng jìng , jì jì nán tái yì ǒu rán 。
shì yǎn xiāng dēng jiàn xíng dào , bì xuán jīn jù bàn gū chán 。
bǎo shū dú yù fán jūn sòng , fǎ lì zhēn qī dài wǒ xiān 。
xì wèi cǐ shī rú shí lù , tā nián sēng shǐ dìng xū biān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尸罗心地纯净,心意也是纯净的,寄居在南台也是偶然的。
关闭香灯,看见修行的道路;墙壁上挂着巾履,陪伴孤独修禅。
珍贵的经书只想麻烦你来诵读,法力的真实修持需要等到我先开悟。
仔细品味这首诗,如实地记录了事实;将来的年代,僧侣的历史必定要将它收入编年史中。
全文总结:本文描写了作者在南台修行的一段经历。他的心地纯净,意外地来到南台寄居。在清静的室内,他点亮香灯,沉浸在修行的道路上,壁上挂着巾履象征着他孤独修禅。作者珍视的经书,他希望让别人来诵读,而自己修行的法力还需要更多时间开悟。这首诗真实地记录了他的经历,预示着他在将来的僧侣历史中必将被编纂收录。

这首诗《送楞严经珣维那》是由释德洪创作的,它表达了对僧人珣维那前去南台修行的送别之情。
赏析:
在这首诗中,诗人以清净心灵的僧人为主题,表现出对他的赞赏和送别之情。诗人提到僧人珣维那寄居南台,这是偶然之事,强调了修行者不拘于世俗,而是随缘追求内心的清净。
诗中提到了室内的香灯和壁上悬挂的巾屦,这些都是与禅修相关的元素,突出了僧人的修行境界。室内的香灯象征着心灵的明亮,壁上的巾屦则代表了禅宗的传统。
诗人还提到了宝书,表示他希望僧人能够专心诵读经典,追求更高的法力。这表现了诗人对僧人的鼓励和祝愿。
最后,诗人提到要细味这首诗,暗示这首诗值得后人传颂,将来的僧史定会将其编入史书。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本文作者释德洪介绍:🔈

释德洪(一○七一~一一二八),一名惠洪,号觉范,筠州新昌(今江西宜丰)人。俗姓喻。年十四,父母双成,依三峰靘禅师爲童子。哲宗元佑四年(一○八九),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爲僧。四年後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还俗。後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一一一一),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後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留南昌狱百余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德洪工书善画,尤擅绘... 查看更多>>

释德洪的诗:

相关诗词:

简瑄上人借楞严经 (jiǎn xuān shàng rén jiè léng yán jīng)

朝代:宋    作者: 裘万顷

石室云山镇日扃,午鸡啼处睡初醒。
案头上有炉熏在,试读楞严一卷经。

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勉日藏主书楞严 (miǎn rì cáng zhǔ shū léng yán)

朝代:宋    作者: 释云岫

银鈎铁画胸中有,得誉多因写外书。
何似回心归内典,楞严经卷着工夫。

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读楞严经 (dú léng yán jīng)

朝代:宋    作者: 释智圆

案上楞严典,时看浣病愁。
阶闲移短影,窗冷值高秋。
眼病花无菓,心狂照失头。
指空期识月,认指更悠悠。

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再用韵三首 其二 (zài yòng yùn sān shǒu qí èr)

朝代:宋    作者: 裘万顷

厌趋朝市元无梦,惯处山林似有情。
圆觉楞严俱不解,维摩会下一书生。

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疏山长老善清日诵楞严维摩二经赋小诗二首示之 其一 (shū shān zhǎng lǎo shàn qīng rì sòng léng yán wéi mó èr jīng fù xiǎo shī èr shǒu shì zhī qí yī)

朝代:宋    作者: 孙觌

尘涨迷三鹿,桑枯厌八蚕。
徵心浑不见,问疾有谁堪。
坐待成风斵,应须立雪参。
钦闻第一义,细说後三三。

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楞伽经注帖赞 (léng jiā jīng zhù tiē zàn)

朝代:宋    作者: 岳珂

贝多之叶来金仙,益以注释非忘言。
楞伽着在西域编,名虽或讹经则传。
唐世经生笔力便,兹文流布今几年。
河南题字恐未然,留与末世观蹄筌。

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疏山长老善清日诵楞严维摩二经赋小诗二首示之 其二 (shū shān zhǎng lǎo shàn qīng rì sòng léng yán wéi mó èr jīng fù xiǎo shī èr shǒu shì zhī qí èr)

朝代:宋    作者: 孙觌

弹指三生过,伤心一念差。
试标天上月,为种火中花。
粗识禅为味,初欣道有牙。
老师一笑许,千劫误蒸砂。

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